中國釣魚人網海釣課程 磯釣  釣魚技巧 所謂磯釣,是指在突出水面的巖石或礁石灘上垂釣。在那些人跡罕至或很少有人為幹擾的磯、礁、島、嶼周圍,水下往往是峰巒疊嶂、懸崖峭壁、深不可測,地形十分復雜;磯巖周圍,礁石叢中,海峽海岬,往往都伴生著極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成為海洋中各種洄遊性魚類索餌、產卵的必經之路,一年四季,魚源極為豐富,所以成為磯釣冒險家的垂釣樂園。

    尋找磯釣釣場,不一定非要乘船渡海,去找那荒磯荒礁;而沿著海岸線的或者大型島嶼周圍的礁巖、磯石之邊,防波堤、消波樁、攔海壩、水閘、港口、碼頭、船塢、橋、石油平臺、橋梁平臺或停泊的船舷旁,凡於潮漲潮落水位能達二三米、三五米或十余米以上水深的地方,都是很好的磯釣釣場。磯釣,又有“輕磯釣”和“重磯釣”之分。

    “輕磯釣”裝備輕,使用“輕武器”,主攻中、小型魚類;“重磯釣”裝備重,需要用“重武器”,主攻大中型魚類。由於海洋魚類品種繁多,形體各異,其泳層、個性、食性都不盡相同,其釣具裝備除分輕、重之外,具體施釣的釣組和釣餌也要因魚而異。下邊分別介紹輕磯釣和重磯釣的兩種釣具和釣法。

(一)輕磯釣

    輕磯釣的釣具包括:5.4米碳素纖維或玻璃鋼海竿1支,備配5.4米~6.3米手竿一支;中號旋壓式繞線輪1只,可蓄母線100米~120米;母線最細的用3號線(φ0.28毫米),一般都用4號(φ0.33毫米)、5號(φ0.37毫米)或6號(φ0.41毫米)線。釣組上的披掛物,如浮標、誘餌籠、轉環、橡膠管、太空豆、大小鉛墜、小浮球、夜光棒、鉤,它們將構成眾多不同的釣組;其他輔助釣具,還有長繩魚護或冰箱、誘餌桶、長柄撒餌杓、4米~5米的長柄抄網、失手繩、安全帶及安全繩、晴雨帽、太陽鏡、救生背心、雨衣、防滑靴、餐飲、漁具包袋等。在講述磯釣的具體釣法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磯釣的特殊浮標、誘餌籠和特殊的釣組結構。如果不搞懂這些主要結構,那我們就無法進行磯釣。

1.磯釣浮標

    由於磯釣釣場的特殊性,故需要配備適應這種環境的特殊浮標。它與淡水釣浮標截然不同。不同之處就在於這些浮標在製造時,都安裝有2/10~3/10的金屬“自重”裝置,形似“不倒翁”那樣,浮標入水後,不論何種形狀,均能“自立”於水面,利於拋投垂釣,而不致因墜子輕造成“睡標”。磯釣浮標的種類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阿波”浮,又名“丹錐”;第二類稱為“阿達利”;第三類稱為“水拋浮”。“阿波”、“阿達利”又分若幹種型號,每一種型號由小(輕)到大(重),一般又分為8個等級,等級用英文字母“B”代表,1B、2B、3B……直到8B,說明在同一型號中就有8個大小不等的浮標,便於你在垂釣時根據釣組、水情和魚情而選用恰當的浮標。

    “水拋浮”為中空圓球型,大小亦可分成5B~6B,圓球兩側有兩個小孔和兩個小活塞,小孔便於灌上適量的水(一般灌上1/5~1/3),然後用小塞緊就便於垂釣,灌水式自重裝置,其穩定性能好。上述三大類磯釣浮標均由漁具廠家專業生產,材質有桐木、杉木、巴爾沙木、工程塑料等。自重裝置,一般都用 鑄銅件配合粘牢,久泡海水而不銹蝕。最大的阿波浮有鵝蛋大小,最長的阿達利浮標有30厘米,最大的水拋浮直徑有10厘米。木質浮標外層均貼有防水尼龍薄膜,上半部塗有鮮艷的熒光紅色。所有浮標要求鮮艷、醒目,清晰地跳躍在洶湧澎湃的波濤之中,以便釣者觀察魚吃鉤後反映到浮標上的“魚訊”。

2.磯釣誘餌籠

誘餌籠在輕磯釣、重磯釣以及其他海釣中,都可普遍使用,只要使用得法,誘餌對路,其垂釣效果均大大高於無誘餌籠無誘餌釣組。當然,在從事近磯釣時,如果釣組拋得不遠,在5米~6米範圍內,用撒餌杓就可以將誘餌撒到釣點時,那就不用誘餌籠。但要帶在身邊,才有備無患。 誘餌籠為了便於同釣組一道拋投,又不宜太大,一般的尺寸為10厘米×7厘米(高×直徑),有圓柱形、大肚小口形、立方形、大肚小口尼龍絲網袋形,網目以6毫米×6毫米或8毫米×8毫米為好,以不漏掉誘餌、又不被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