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竿的主要配件包括過線環(簡稱導眼),滑輪座,手柄,尾件,裝飾圈,掛鉤器等。
1、過線環
常用的類型有單腿,雙腿。單腿常用於直柄輕調和直柄中調路亞竿。
下面是部分種類的圖片:
單腿樣式:
雙腿樣式:
這些過線環由2部分組成:支架和瓷環。最外面的金屬部分叫支架,支架是用整塊不銹鋼板沖壓,然後在模具中翻邊成型的。由於路亞竿要經受海水和鹽霧的腐蝕,所以過線環支架必須用耐腐蝕的不銹鋼製作。最裏面的圓環叫“瓷環”。
之所以這麽叫,大概有2個原因:
(1)最早的瓷環就是普通的陶瓷。
(2)現在絕大多數仍然是陶瓷化合物,包括後面要講到的“SIC”碳化矽瓷環。
過線環的分類是按照支架的形狀和瓷環的類別和瓷環的外徑尺寸來分類的,而且各個廠家命名方法不同,造成同一種產品,叫法各式各樣。非業內人事是無法分別的。
瓷環的分類比較標準,各工廠幾乎都一樣:
請註意後面的兩種:“S”和“TI”都屬於“SIC”瓷環。
“SIC”瓷環是日本富士開發的一種新材料:“碳化矽增強陶瓷”。相比上一代“氧化鋁增強陶瓷”,具有4個優點:硬度更高;重量更輕;散熱性更好,摩擦系數更低。因此大受歡迎,廣泛用於高檔竿子。
判斷過線環好壞的標準是:
(1)支架材料的強度和支架表面處理後的防腐耐侯性。我曾經拿單腿過線環做過比較,結果是某國產支架強度要弱於富士支架,這樣上魚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瓷環的型號,目前威海地區工廠使用瓷環有4個渠道:蘇州,韓國,日本(一般是整個過線環成品進口),還有少量威海本地製作。它們之間的質量區別到底有多大?沒有人或權威機構做評側,所以大家都根據竿子的價格來決定使用何種材料。
路亞竿分直柄和槍柄2種,在過線環上的差別就是:直柄一般用單腿導環,總數量少,尺寸比較大;槍柄用的都是雙腿導環,數量多,尺寸比較小。這是由於他們的使用差異造成的:直柄路亞竿是導環超下使用的,而槍柄路亞竿是導環朝上使用的(配鼓式輪)如果導環數量少,當竿子彎曲時,蹦緊的魚線會摩擦竿子,影響使用。
2、輪座
輪座的作用是固定魚線輪,主要分管狀和板狀兩個大類。其中,管狀的分直柄和槍柄兩大類,下面的小分類特多,板狀要少些。
路亞竿常用的有:
製作管狀輪座的材料主要有ABS塑料,尼龍,鋁合金等。價格也是依次增高。很多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輪座有個最大的缺陷:卡槽太小,導致漁輪裝不上!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調性比較小的竿子上,我碰到過幾次。所以大家購買路亞竿時,最好拿漁輪實驗一下。
板狀輪座在國內還基本沒有用的,在國外倒是有。
判斷管狀輪座質量好壞的方法:
(1)先看外觀,是否有瑕疵,飛刺,毛邊,平面部位光潔度,平整度怎樣。因為管狀輪座是註塑件,產品上都有和模縫,以及澆口和頂料口。這些部位的質量反映了模具的質量和製造水準,一旦有缺陷,非改模具不可。
(2)再看手感:用手旋動螺母,感覺阻力大小,阻力越小,越均勻的,質量就越好。很多質量不過關的輪座螺母在不同部位阻力不同,感覺就是“時松時緊”。
(3)還有就是在輪座背面螺紋部分有一道凹槽,是用來防止卡箍脫位的,用手握緊連在螺母上的卡箍,轉動,如果卡箍轉動,脫離凹槽,則質量不過關。
威海地區輪座進貨渠道主要有:本地工廠,南方臺資企業,南韓,日本富士。價格和質量也是依次上升。日本富士配件一般都是用在高檔竿子上。
做工部分
同樣的調性,重量,規格的竿子,由於做工不同,價格也相差極大,有時甚至超過竿子本身成本好幾倍!所有竿子都是如此。因此大家在看到參數幾乎相同,價格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覺得不理解。
我認為判斷一支路亞竿做工好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素材直度。
路亞竿普遍比較長,有些單節長度達到2.4米,因此給素材製作帶來極大難度!由於製作素材是一個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同時伴隨著溫度的變化和內應力的變化,所以保證素材筆直幾乎是不可能的。挑選路亞竿時,要將竿子插好,對齊導環,雙手托起竿子,放於胸口,竿尖稍微擡高,尋找白色或灰色背景以避免幹擾,集中註意力,雙目凝視竿尖(一般尖子比較容易彎曲)就可看到彎曲。有時旋轉竿子能看到更多的彎曲。很明顯的彎曲不可要,但也不可能一點也沒有(大概2000元以上的可以這樣要求)這個不能量化,全憑自己感覺。
2、素材“脊椎”,尤其是槍柄竿更要著重檢查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素材怎麽會有“脊椎”?這裏說的“脊椎”英文名字叫“SPAN”是指素材縱向某個剛性比較大的區域。就好象一個2mm壁厚的鋼管上,沿縱向貼一條1mm厚,2mm寬的鋼條,用焊接等方法使鋼條緊密結合在鋼管上,那麽將來彎曲鋼管時,這個方向比其它方向更加不易彎曲。
從理論上說,所有的素材都存在“脊椎”,只不過程度深淺有差別罷了。大家經常看到“均勻壁厚”的宣傳,就是為了避免“脊椎”,纖維排列的密度差異也會造成“脊椎”。
檢查“脊椎”的方法:將竿子插好,對齊導環,左手握住竿子距離頂尖大概1米處,右手食指輕輕搭在最細端竿體,然後緩慢下壓,讓竿子彎曲,等手指感覺力量較大時,停止下壓,左手緩慢往復轉動竿體,就會感覺到某個角度張力大,其余角度張力小。這樣就能找出“脊椎”。
對於直柄竿來說,應當“脊椎”在上(導環的背面),槍柄竿剛好相反。如果當初綁導環時沒找對“脊椎”或根本就沒找“脊椎”,那麽當受力時,竿體會發生扭轉,嚴重影響使用!
3、導環直度
路亞竿導環數量多,竿體細,因此對齊導環也成了一個工藝難題。大體上說,製造路亞竿歷史長,經驗豐富的工廠要好些,新工廠相對差些,鑒別方法同前面的鑒別素材直度相同,就不重復了。
4、導環綁線,塗漆質量
最早玻璃鋼竿都是綁完線後,先效直導環,然後用酒精燈燎毛刺,塗底漆,塗UV漆。所謂的UV漆是一種光敏漆,在紫外線照射下會迅速固化。UV漆的優點是工效快,亮度高。但有個最大的缺點:韌性差,強度低,附著性差。當受大力作用時,會迸裂。
後來逐步采用環氧樹脂(厚漆)代替UV漆。環氧樹脂(厚漆)的優點有:強度高,附著力強,表面豐滿度高,手感及外觀好。但環氧樹脂(厚漆)的工效低於UV漆,而且需要一定的固化溫度,對操作環境的潔凈度有一定要求。因此現在仍然有很多小廠和低檔竿仍舊采用UV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為了保證長期使用,請一定要選擇采用環氧樹脂(厚漆)工藝的竿子(當然想拿掉導環DIY的除外)
判斷UV漆和環氧樹脂(厚漆)的方法:
1、根據附著力的差異,用手指用大力扳動導環支架,以能明顯看到大的可恢復的變形為準,如果是UV漆,可聽到輕微的“啪啪”破裂聲,會看到導環支架根部UV漆有分層,剝離,並伴隨發白的現象。
2、用硬物(指甲,鑰匙等)在不顯眼的位置輕壓,如果是UV漆,就象薄冰一樣會和底層分層,而環氧樹脂(厚漆)不會分層,會出現一個壓痕,但過一會兒就會消失。
綁線和塗漆的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綁線要密實,不露底。
2、起頭和收尾邊緣要齊。
3、塗漆厚度均勻,包邊不可過長,包邊要齊。
4、塗漆表面無氣泡,毛刺,突起,異物等
5、線形要飽滿,美觀,不要有凹槽,垂掛等現象。
以上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全都做到位,無可挑剔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包括日本S,D,G等品牌也不能保證全都做到位。因為這些都是手工操作,而不是機械化生產。
最後說說手柄:
手柄材料主要有EVA,軟木2種。由於世界魚竿用的軟木材料85%以上要從葡萄牙進口,因此軟木資源短缺,價格昂貴。而軟木2又分為純天然軟木,包軟木,壓縮軟木,橡膠軟木等;純天然軟木按照表面質量的分為:C級,B級,A級,A A級,AA A級,包軟木分包EVA,包壓縮軟木等。
那麽普通消費者怎麽區分呢?
軟木和EVA一目了然,外觀,硬度都差別很大,大家都能鑒別。為了盡量利用天然軟木的手感和外觀,廠家想出了“包軟木”的辦法:就是外表為純軟木皮,但內部為EVA,壓縮軟木等其它材料,通過一定工藝將它們粘接在一起。這個方法雖然解決了成本和外觀的兩難問題,但凡是高檔竿從來不用。但純天然軟木,包軟木該怎麽區分呢?
如果是包EVA這種方式的包軟木,可以用雙手大拇指疊加,用力按壓,能感覺比較明顯彈性變形的,是包EVA,幾乎感覺不到彈性變形的,就不是是包EVA。壓縮軟木是指小的軟木顆粒和特製防水膠水混合,高溫壓製而成的混合物,硬度比純軟木稍低,但價格抵很多,有時用在中低檔竿上,常用在配合純軟木的裝飾前封或裝飾後封上。如果包壓縮軟木,基本上普通消費者是無法鑒別的,除非切開表面。
配件部分基本上就這些了,其余掛鉤器,尾件,裝飾圈等看外觀就能辨別好壞,就不多說了。
總之,一支竿子牽涉到很多方面,大家購買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決定那些方面是主,哪些是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調性,手感是第一位的,配件質量是第二位的,隨後才是面漆,做工等。
但對於高價位的竿子,大概要顛倒過來,因為大品牌,設計實力不俗,大概不會將調性錯誤,手感不好的產品推向市場,即使調性,手感各品牌不盡相同,但那個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一般人感覺不到的。
本文導航
第1章:認識路亞竿:基礎知識
第2章:認識路亞卷線器:紡車輪
第3章:認識路亞卷線器:水滴輪
第4章:認識路亞卷線器:鼓輪
第5章:認識路亞竿:直柄竿
第6章:認識路亞竿:槍柄竿
第7章:認識路亞配件:竿子配件
第8章:認識路亞魚線:PE線,火線,碳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