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以來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客棧,你雷強跑魚嗎?”; “我使用漁獵的蛙跑魚要怎麼辦?”; “我已經鉤到魚了,拉到一半又跑了,為什麼?”。其實雷強跑魚的原因有很多種,下面我們就來深度分析一下雷強跑魚的種種原因。
一、釣竿軟、釣竿硬的原因
在不同的釣場環境下,要使用不同硬度及調性的釣竿,不能一把竿子通吃。
在重障礙的釣場,要使用相對硬一些的釣竿,因為在黑魚就餌後要通過強拉硬拽的方式把魚從障礙中快速拽出來,避免由於釣竿硬度不夠,導致黑魚鉆入水中障礙物使魚線纏繞在障礙上跑魚。
在水草稀少或近乎亮水的釣場,可以使用稍軟一些的釣竿,利用竿子的彈性在黑魚就餌後抽魚的時候起到緩沖作用,避免由於釣竿太硬直接把魚抽出水面造成跑魚。
二、不要選擇有延展性的釣線
傳統的釣線(尼龍線)是有延展性的,雷強釣法中使用的PE線是沒有延展性的。
由於雷強釣法的特殊性,釣到魚後要強拉硬拽的把魚拉出水面避免黑魚鉆入障礙,有延展性的釣線會在強拉的過程中使黑魚有機會逃脫。
所以使用有延展性的釣線會間接的造成跑魚的現象發生。
三、選擇適合對象魚個體的雷蛙
早春時節,由於水面溫度回升的快,所以小個體的黑魚比較活躍,挑選一款適合黑魚入口的雷蛙是很重要的。
通常2年齡的黑魚只有30公分左右,在水中遇到擬餌後攻擊非常兇猛,但是由於嘴巴太小,往往我們看到的景象是炸水聲音及水花都很大,但是揚竿刺魚後是空竿,
遇到這樣的情況換一款長度小於4厘米的小蛙是關鍵。
漁獵的“小蛋”、“小黑”、“蒙眼”、“傳奇”四款小蛙,可以解決早春小黑魚攻擊雷蛙揚竿刺魚後是空竿的問題。
四、認真分析對象魚就餌的位置
黑魚捕食雷蛙的位置是沒有規律性的,它不會專門找到雷蛙尾部有鉤子的地方下嘴,有些釣友經常會發生中魚後拉到一半魚跑掉的現象。
刨除竿子和線的問題,黑魚咬不正是發生此類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被攻擊的雷蛙被黑魚從背部咬住,鉤子根本就不在魚嘴中。
炸水發生了,不管是見到炸水後抽竿還是讀秒等走線後抽竿,都是拉到一半時只要黑魚把嘴松開,魚就沒有了。
漁獵的雷蛙“巡捕”通過外露的蛙鉤在黑魚沒有咬到鉤子的情況下,可以在揚竿刺魚的時候使蛙鉤從外部刺入,減少跑魚現象發生。
五、不要把讀秒或不讀秒當成習慣
在不同的釣場環境下,黑魚的捕食是多樣化的,有的釣場黑魚兇猛,咬住雷蛙後不放,有的釣場黑魚謹慎,見到雷蛙後試探著攻擊,輕輕含住雷蛙的一小部分後下沈。
如果我們把讀秒或不讀秒當成一種習慣,在所有的釣場都使用同樣的作釣手法,那跑魚也就不奇怪了。
六、收線的速度慢是跑魚的關鍵
當刺中黑魚後,應當快速的把魚拉到水面上後快速收回,如果使用卷線器的搖把收回比較吃力的話,可以通過身體向後退的方式將黑魚拉到水面,速度太慢的將黑魚拉出水面非常容易跑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