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由山區水庫的地型復雜,在春季路翹嘴找魚可能不如守釣把握性大。路亞普及了幾年,人們發現,什麼時間大翹嘴有可能出現在什麼地方,有大致的規律可循。
如果熟悉地形,且有船可用,那麼水庫的暗島應該是首選釣點。這樣的暗島要有一部分面積的水淹層在一米左右為好,深了不聚積小魚,也就沒有大魚。由於灌溉放水,引起水位下降,一些原來的暗島漸漸露出頭來。從只能站一人開始,到島的面積逐步增大,只要它沒入水中的地形,還有淺而平坦的地段,那麼遭遇大翹嘴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同樣,半島的地形也值得研究。伸入水中的部分,如果長且平坦,近處淺可見底,遠處也有一段坦坡,那麼這樣的半島就值得守候。如果這個島子還比較的寬,那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洪水入庫,魚群上水時,上遊的動流處就成了難得一遇的好釣場。當然,這要以水有一定的清徹度為前提。如果上遊流域面積的水土保持得不好,洪水進庫時泥沙俱下,水渾得不成樣子,魚群再多,也只是網罟得意,鉤線失落,需要等上一天半天,待水稍清,路亞餌才能誘魚張口。這時淺水區流動處小翹嘴較多,大翹嘴則可能待在迥水灣邊。投餌冷辟安靜處,常有意外驚喜。
深水區的岸邊,如果有淺水窪,地勢平坦,水較暖而且有沈積物,也是小魚喜歡棲息的地方,大翹嘴也就會偶爾光顧。
深而陡的山崖邊,出魚的概率較低,但並非沒有出大魚的可能。如果無處可去,也可以到這裏碰碰運氣。這裏通常要近釣,把鉤子打到遠處,意義不大。主河道長而陡峭的山涯段,通常是魚道,過路的魚大都貼邊而行。守在凸出處,餌打出離岸10米左右,回拉到即將出水時,仍然不可大意,因為那可能恰恰是上魚的瞬間。
當狂風刮起時,一些魚兒會被吹到一些原本不起眼的灣子裏,如果你正好站在灣頭釣迎風,或是到灣子裏釣背風,那是你的好運氣。只是你事後如實報告自己的釣績時,卻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