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強,這是一個舶來的名詞,是指在水生植物(水草、荷花、蘆葦、小樹等)茂密的環境下或重障礙區用雷蛙等擬餌路亞黑魚的專業性稱呼。下面小編將從雷強的起源、魅力、黑魚的路亞時間、釣具配置等六個要點來讓你了解路亞運動的雷強釣法。
一、雷強的起源
雷強釣法起源於日本,據稱日本有幾十個專業雷強釣隊,都是由一些狂熱的雷強發燒友組成的。日本水稻田邊的溝渠、自然形成的池塘、湖、河流等都有黑魚出沒,日本人不食用黑魚,使得黑魚資源得到很好的保護,因此經常可以釣到70厘米以上的大家夥。那些雷強發燒友說起每個出大魚的釣點都如數家珍。
二、雷強的魅力
在我國北方,路亞玩法的對象魚較為匱乏,但黑魚在我國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溝塘、池沼中均有分布(除西部地區比較少見),因此成為我國北方地區路亞的主要對象魚之一。
(1)炸水
黑魚在攻擊擬餌的時候,常常翻起較大的水花,尤其是在活性較高的時候。
(2)洗鰓
揚竿刺魚後,黑魚會劇烈地扭動,甚至躍出水面洗鰓以掙脫鉤子,這種場面會給人以強烈的刺激和視覺享受。
(3)搏鬥
由於雷強是在重障礙區或水生植物密集的釣場作釣,需要防止魚鉆入水草叢中,因此起魚時要迅速將魚脫離障礙區。
雷強釣法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在與魚的搏鬥的過程中,均能給釣手帶來強烈的刺激和成就感。
三、黑魚的習性
黑魚,在東南亞又稱雷魚,屬肉食性魚類。幼時以水生浮遊動物為食,稍大即食小魚、小蝦。黑魚喜棲於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曬太陽,有的黑魚還經常藏在樹根石縫中來偷襲其他魚類。
四、黑魚的路亞時間
(1)每年4月至6月,黑魚進入繁殖期,這個時期建議減少路亞的次數或者在路亞後迅速放流。
(2)每年8月初到9月底,黑魚為了過冬需要大量進食儲備能量,這段時間是北京地區路亞釣黑魚的黃金季節。
在黑魚活性較高的時期,早晨和接近傍晚時分是一天中的最佳垂釣時間。
五、雷強裝備
(1)竿
雷強竿子俗稱黑魚竿,較一般的路亞竿更加暴力,一般分為H、SH、XH調性,腰力非常強,對付六七斤的黑魚可以直接起魚上岸。
雷強竿有以下幾點要求:
A需要有合理的調性設計,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同時,能夠較好地控製住魚。
B需要質量優良的配件,以滿足強度和耐用的要求。
C需要合理的人機工程設計,以降低釣手的疲勞度。
(2)輪
經常有人問,紡車輪可否用來打黑,答案是肯定的。但由於紡車輪的線要拐個彎,在力量上會有一些損失,所以強力收線的時候比較費勁。因此,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雷強的輪子都是兩軸的鼓輪或水滴輪。
雷強的輪子有以下幾點要求:
A泄力足夠大。根據眾多釣手的經驗,泄力大於6千克是十分必要的,最好在6千克——10千克之間。
B容線量足夠大。容線量跟漁輪的型號以及設計有關,一般我們推薦使用60lb以上的PE線或專用雷魚線。因為在水草密集且水生植物較多的環境下,線極易與水草、水中的小樹等發生摩擦,造成磨損,導致強度下降。
C搖臂配置合理。當輪子泄力大的時候,搖臂要求搖起來相對輕松。搖臂不能過長,否則會造成動作不協調,浪費體力。這些都需要良好的設計做保證。另外,很多低端輪子沒有軸承,幾次用下來,旋轉很不順暢,建議選擇搖柄內部有軸承的款式。
(3)餌
雷魚用餌,以雷蛙為主。雷蛙的形狀、顏色多種多樣。根據眾多釣手的經驗,顏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鉤型、材質以及形狀。
(4)線
雷魚用線,推薦使用PE線。使用大磅數的PE線,可以減少餌的損失,而且只要方法得當,基本不會發生跑魚的現象。目前有專門為雷強設計製作的PE線,它與普通PE線的塗層和編織方法有一些區別,目的是為了增加耐磨性,降低吸水率。
六、操作手法
(1)拋投手法
A觀察好標點,並調整好裝備。
B計算好雷蛙的飛行軌跡,落點要準,尤其在側風位遠程拋蛙時。如果落點在明水處,一定要將蛙拋在黑魚活動標點後方稍遠處。
C落水聲音要輕、要自然。有的標點可以將雷蛙打到對岸或草上後輕拖入水面。
D黑魚是謹慎魚種,拋投要盡可能減少失敗,以免驚嚇到黑魚。
(2)操控手法
簡單地講,就是節奏要有變化,手法要多樣。在收收停停的過程中,要劃分出重點區域、次重點區域和非重點區域(可根據雷蛙回收路線上有無稀疏水草帶、枯樹、浮萍、大塊密集水草以及水草中間的水洞來判斷)。
對於非重點區域,雷蛙通過的速度可以快些;對於次重點區域,要有意識地放慢雷蛙通過的速度;而對於重點區域,雷蛙要以最慢的速度通過,增加其在原地抖動停留的時間。
(3)起魚手法
當黑魚從水下攻擊擬餌時,往往伴隨著水花和炸水聲,相信此時你一定會心跳加快、渾身肌肉繃緊,想在第一時間揚竿刺魚。這個時候的動作要領是把竿迅速放平,收緊余線,當感到線上傳來沈甸甸的拉力時再大力揚竿。之後就是拼體力和控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