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釣鯰魚都是用手桿掛蚯蚓釣,作釣過程很簡單,只要找到亂石多的橋下,把餌拋下去一直守著就行了,但是路亞鯰魚卻需要相當的技術。據往年以來,本人有幸時常能中鯰魚,也得出些路鯰魚的心得體會。
一、路亞鯰魚成功案例
5月初,因為我們這的夢湖翹嘴都在往湖的上遊活動,固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到幾個橋下守點去。本想路翹,但在路翹過程中,時常中鯰魚,讓我興奮不已。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在一座很小的橋下守點。這座橋下水很淺,但橋下遊就很深了,是個理想的打翹伏擊點。因為橋下是個典型的結構區,在橋墩下的亂石堆裏也躲藏著不少鯰魚,於是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5月8日晚上,天氣晴朗,氣溫升高,有點小熱,晚飯過後,慣例出釣,直奔最近的一座橋下守點。當時作釣用餌是鉛頭鉤加卷尾蛆,2.1米M調桿加紡車輪。作釣的標點是橋墩後面,手法采用沈底,抽離底10公分然後慢收。因為水淺,為防掛底,將桿高舉45度,然後慢收。碰到障礙物時往上挑桿尖以越過障礙物。如此反復作釣。
水淺,再加上水下亂石也多,手上時不時有撞到障礙物的感覺傳來。於是形成了一個慣性動作,就是只要碰到了障礙物,就向上挑桿尖。在這樣的作釣過程中,鯰魚就這樣被我釣起來了。當時傳到手中的感覺和碰到障礙物的感覺是一模一樣,一個上挑桿尖,發現那頭會動,於是當即一個補槍,中魚!和路亞翹嘴的手感明顯不一樣,這種感覺很細膩,非得集中精力體會才能感覺到。
二、了解鯰魚生活習性
鯰魚又稱鮎魚、河鯰、四須鯰、年魚、鯰金姨、鯰拐子等,為食肉性大型淡水魚類,廣布於全國各大河流內湖。鯰魚為底層兇猛性魚類。鯰魚怕光,喜歡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裏,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多藏身於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如果在一個點中過一條鯰魚,那麼請記住這個點,水底下肯定不止一條。
鯰魚眼小,視力弱,全憑嗅覺和兩對觸須獵食,很貪食,天氣越熱,食量越大,陰天和夜間活動頻繁。春天開始活動、覓食。入冬後不再進食,潛伏在深水區或洞穴裏過冬。春季因潛伏一冬,鯰魚十分饑餓,白天黑夜都覓食,在水質渾濁的小支流處、水流平穩的河灣都能釣到較大的鯰魚。夏季鯰魚多聚集在河道、溝渠雜草叢中產卵,繁衍後代,夜間在這些地方能釣到大鯰魚,冬天一般釣不到鯰魚。鯰魚晚上活動相當活躍,一般白天深居簡出,多隱藏於洞穴或密草叢中,待到傍晚、夜間出來活動覓食,故傍晚、黃昏及夜間是路鯰魚的最佳時間。
三、路亞鯰魚找點
因為鯰魚怕光,且靠邊遊動,所以標點選擇在水面狹窄,光線暗淡,水流平穩,水淺區域和小魚、小蝦、黃泥鰍等活動多的地方。比如:進水口(鯰魚覓食必經之道)、橋下,放水閘壩,洞穴附近,亂石縫間,陡巖下面,涵洞下面等!
我所作釣的夢湖,從上遊到下遊,光橋就有七座,兩個水閘。所以我一般都是從橋下或是大堤附近搜索起。為什麼呢?一般當時在建橋時那些橋墩打的根基最深,固水也是最深的,橋建成後又有許多亂石,是鯰魚藏身最理想的場所。到了晚上,鯰魚會從那此橋梁後面悄悄地向岸邊活動,因為邊上有小魚蟲蝦之類,所以晚上橋下那些有亂石的淺灘,又是非常理想的標點。今年中的鯰魚基本就是這些淺灘上的!
四、路亞鯰魚最佳作釣時間
因為鯰魚屬夜行性魚類,路亞的黃金時間應該是在清晨和黃昏時段,但整個晚上都能路到鯰魚。這段時間符合它們的生物鐘,而且此時天色較暗,魚兒的警惕心也在下降。當然白天也一樣能釣到鯰魚,那一般都是在橋底下,因為橋底下光線弱。
在氣溫相對較高的晚上出釣是最佳作釣時間。因為抓住鯰魚溫度高,體能消耗大,食量大的習性。在餌魚多的水域,鯰魚會大量捕食,攻擊兇狠。這樣的話,只要找對點了,一定會有好的收獲。
五、路亞鯰魚餌的選擇
因為鯰魚是在底層活動,所以用餌必需要符合直擊底層這一要求,在餌的選擇方面:旋轉亮片、匙型亮片、斜口、VIB、魚包鉛、鉛頭鉤加軟蟲釣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德州釣組、倒釣組、無鉛釣組在防掛方面有優勢,均有不錯的表現。如是攻擊遠處的深水,我一般用金屬VIB。但VIB相對亮片來說比較貴,掛不起!我還是比較喜歡用亮片和鉛頭鉤加軟蟲釣組。
強烈建議廣大路友不要買那種很貴的亮片,一來掛底會很心疼,二來效果跟便宜的亮片相比沒差別。亮片方面我用柳葉型和勺形亮片。因為柳葉型亮片在水中表現出的泳姿態是S形運動軌跡,這種泳姿更有利於提高鯰魚尾追攻擊命中率。鉛頭鉤加軟蟲釣組是最理想的用餌,因為采用跳底手法,能把藏身在石隙中的鯰魚勾引出來並成功路獲。另外用米諾一樣能中鯰魚,只要操作手法得當,一斤左右的鯰魚會慢慢跟到岸邊發動攻擊。大的鯰魚經常是直接截口。
六、路亞鯰魚的手法
只談談用亮片路鯰魚和用鉛頭鉤軟蟲釣組路鯰魚的手法:兩種餌基本手法都是采用貼底慢收或跳底法。
亮片路鯰魚手法很重要,如果采用路翹嘴緩慢回收的話基本上是路不到鯰魚的。因為魚所在的泳層不一樣。亮片我采用的跳底手法,就是先讓亮片沈底,到底後小幅度抽桿,再讓其沈底,再抽,不停地重復,這樣鯰魚會選在路亞緩慢下沈或者上升到速度最慢的時候采取攻擊。其次用貼底慢收方法,雖效果不如跳底手法,但一樣能中鯰魚。只不過采用這種手法,需要熟悉作釣水下的地形結構,這種手法總的要求是既要貼底,又要慢,所以掛底概率大。如果不熟悉水下地形最好不要采用此法。
使用鉛頭鉤加軟蟲釣組其手法也是拖底慢收和跳底兩種手法。拖底慢收其動作要領是:餌拋出後,將桿尖指向上45度,待餌沈底時,輕挑桿尖,同時緩慢搖輪收線,將線始終收緊,保證讓餌不著底,或貼著底在水中滑行。如若感覺遇到障礙物,再上挑桿尖,讓餌自然躍過障礙繼續貼底滑行。通常都是在挑桿尖後出現咬口,魚發動攻擊,此時由於桿尖一直處在向上45度,線也一直處於繃垂狀態,只要有輕微的頓感,都要大力揚桿刺魚,因為留給你揚桿的幅度並不大。
跳底手法和使用亮片一樣,不再重復。無論是使用亮片還是軟蟲釣組,在中魚後,都必須大力揚竿,讓鉤子穩當的刺入鯰魚堅硬的上顎或下顎,否則很容易因為刺入的角度不夠而拉直鉤條,或者脫鉤,這一點大家切記。
七、關於路亞鯰魚的裝備
裝備其實沒什麼說的,因為作為普通的上班族,在自己經濟能力範圍內,適情選擇就行。一般桿用1.8米或1.98米M調高碳素的就行,主要是考慮好多標點都很近,不需要遠拋,且有的標點在橋下,長桿不如短桿好用。輪子可用紡車輪,因為不用遠投,線可以用粗點的,碰到大物有點把握。我基本都是用3號以上的線,就是掛底了也可能因為線粗過硬能拉回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