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 如何釣鯽魚
釣魚技巧 如何釣鯽魚
野鯽魚釣法(手竿定點釣)
手竿定點釣鯽,我一般用4.5米或5.4米的調性適中的竿(我在野釣時,不喜歡用硬竿或超硬竿,提的感覺不好,不刺激.不過隱.不好玩)。竿太長了,太笨重,操作不靈活,太短了受局限性太大。
我出釣時一般帶4根手竿,長度分別是:3.6米,4.5米,5.4米,6.3米.選擇的釣位適合用那一根就用那一根,一般中間的兩根用的最多;鉤一般用伊豆2號、3號,或伊勢尼1號、2號;
主線一般用直徑0.2--0.26毫米的道系或達魔紅顏色線.子線如果用伊豆2號或3號鉤,綁直徑0.128或0.14毫米的紅顏色或淺黃顏色的線,如果用伊勢尼1號或2號鉤,綁的是直徑0.165或0.18毫米的紅顏色線,或者是0.4號的多股大力馬線.(我從來不用和一般沾網線顏色相同或相近的線).用漂是達魔扁尾立標或黃色星漂.(前幾年用細尾立標,現在因已年近半百,眼睛花了,細尾標看著太費勁).如果在無草的亮水處(或者是草邊.草少的地方)垂釣,就用立標懸墜雙鉤,一般是空鉤調4目,釣1--3目.雙鉤腦線長度分別是20厘米和23厘米.搓餌時上鉤搓的小一點,下鉤略大.
如果是釣草空.草洞或草多容易掛底的地方就用星漂單鉤,星漂只用4粒(多了沒用),調漂時空鉤水上露1粒,釣時露1粒或兩粒均可,1粒則靈,兩粒則鈍.這裏需要說明一點:用星漂單鉤釣時,鉛墜的體積一定不能大了,否則會影響釣效.
我的辦法是:把調好重量的鉛皮分成等同的三份,從連接腦線的環向上每10厘米安一個,兩端用肉色的太空豆固定(太空豆一掐兩節,一個頂兩個用,不是為了節約,而是為了減小體積),不用鉛皮坐。
有人把手竿釣魚總結為7分釣位,三分釣技.這話不能說不對,但不夠準確.釣效的好壞是綜合因素,要看季節.天氣.水情.地形.釣組的配備是否得當.餌料的配製是否適用.采取的釣法是否合適等等,那一個環節做的不好都會影響釣效.
釣魚的過程也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不用心去做是做不好的.我很贊成汪中求先生(職業經理人培訓講師,作家)細節決定成敗的觀點.釣魚也是一樣,要有好的釣效,就必須用心作好每一個環節.而且要知道作好和做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馬馬乎乎,應付了事,是不會有好的收效的.
當然選擇一個好釣位是釣魚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正因為如此,在到達釣點之後,不要急於打窩.下鉤.欲速則不達.要根據季節(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冬天下風涼,魚兒跑光光;夏秋下風氧,魚兒最歡暢....).
天氣(冬釣霧.春釣暖.夏釣晴風.秋釣陰雨;有風浪底釣邊,無風找草中間,回風彎裏魚兒就餐....).
水情(肥水釣凈,叟水釣臟,若是水淺近靠黃湯).
地形(深釣淺,淺釣深;鯽魚釣凹鯉魚釣凸;方釣角,圓釣邊,長型大塘釣腰間);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水下有陡坎,藏魚小套間;水下有溝來魚不溜)等多種因素仔細觀察.
分析選好一個釣位.然後安好竿線(最好是穿星漂的線),加大墜的重量試探水深和水底地形,找出一個最合適的下鉤點(釣點).然後再決定打窩點,還要根據水面的大小和觀察了解到的魚情決定是打單點窩還是雙點窩還是三角形窩.在考慮好最佳方案時,再動手打窩.(用餌我已經在餌料配製及使用篇中介紹過).窩子打好後,不要急於下竿,要等一等(20--30分鐘),觀察有無魚星冒出.鯽魚的吐泡是先一個緊接著又一個,兩個泡一前一後冒出,一般如小黃豆大,魚小則泡小魚大則泡大.草魚也是吐單泡,但草魚一次只有一個,而切一般比鯽魚的要大.而鯽魚吐泡是先冒出一個緊跟著又冒出一個.這是兩者的基本區別.
一旦窩中有魚星泛起就要立即下鉤拉魚了(有的釣點因為是沙質底水又叟,在多少有一點風浪時,即使看不到魚星也能釣出魚).如果窩中不斷有魚星泛出,但卻無魚吃鉤,或者是發窩後魚星很多而吃鉤卻很慢要立即采取措施.首先你要確定冒出的是魚星還是地氣.這非常好區分
一是你打窩之前已經詳細的觀察了釣點,打窩前沒有,發窩後有了,而且還很多,肯定不會全是地氣.二是地氣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