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如何能快速釣到鯽魚?
筆者經常野釣,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對釣友有幫助,具體如下:
1、魚情:各地的水域不同,魚資源各異,有的魚密度大,釣鯽魚容易些;有的魚密度極小,難度相當大。而現狀是資源匱乏者占多數,魚資源豐富者占少數。那麼想不得不劣中選優,矬子裏拔將軍,這是快速釣鯽魚的前提條件,剩下的是技術問題了。
2、釣點:不同的釣點,意味著魚群密度的差異,所以一旦選擇釣點出現偏差,則釣技再高,餌料再好,也只能事倍功半。所以不得不重視釣點的選擇,如水草處,洄水灣,大橋兩側、鏵尖、幹河支河交叉處、寬窄水面交界處等等。
3、窩料:前文所說,大部分地方魚資源匱乏,所以打窩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項任務。那麼像快速釣鯽魚,就需要長期養窩,為何?魚的記憶力可維持3-5個月,所以隨著投擲窩料的時間持續增長,魚的覓食習慣逐漸形成,記憶強化。窩點就成了鯽魚的棲息之地,下次再來,鯽魚已在此等候。這也是為何一些老釣點,上魚快的原因。
4、餌料:餌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與魚直接接觸的。所以選擇適合本地魚情的餌料,相當關鍵。具體什麼餌料,筆者不再建議。為何?筆者曾在本地多個野河揚竿,距離區區幾裏地,鯽魚的食性偏好差距就很明顯,有的鯽魚喜歡商品餌,有的喜歡蚯蚓、紅蟲等活餌,結合水域魚情,多試探幾次變質。當然,應註意餌料與窩料的統一性,尤其是味型上。
5、釣具:建選用袖鉤,其成型之初就是為像鯽魚這類小體型魚而設計。鯽魚嘴小,吞食餌料的吸力也小。筆者一般使用4號袖鉤,太小鯽魚易脫鉤,太大無法吞食。另外浮漂使用鯽魚專用漂,靈敏度高,鯽魚細微咬口動作即可表現出來,尤其是冬季鯽魚魚口輕的時候。當然出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細節需註意,不再詳述。
寫在後面
想要快速釣到鯽魚,魚資源相對豐富是前提,打窩聚魚是必須,釣魚、釣技也不可忽視,所以說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現偏差,均可影響這個工程的進度!
原創:野釣分享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