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桿釣胖頭魚技巧

大家好釣鱅魚技巧,在很多釣友的認知裏,都覺得釣胖頭魚,也就是鰱鱅,必須以浮釣為主,其實,鰱鱅一樣可以用海桿在水底作釣。浮釣只是一種比較主流的釣法,在過去的實踐中,有時爆炸餌發酵過度,霧化太好,底釣釣到鰱鱅也有不少例子。個人的經驗是,釣鰱鱅除了可以浮釣,同時也可底釣,還可以運用反離底釣鰱鱅。雖然浮釣鰱鱅是主流釣法,但是底釣鰱鱅是可行的鰱鱅是一種中上層的濾食性魚類,在常規的釣法裏,一般都是以浮釣為主。可手桿浮釣,也可海桿遠投浮釣。這與鰱鱅的生活習性有關,大多數情況下,鰱鱅都不會沈入水底,頂多就是活動在半水的水層。因此,浮釣就是釣鰱鱅的主流釣法。但是過去的無數次作釣中,在夏季用爆炸餌釣鯉魚時,可能因爆炸餌發酵過度,霧化狀態好,在底釣時,也經常釣到鰱鱅。我們手桿拉餌釣鯽魚時,同樣誘魚霧化狀態過好,有時也能底釣釣到鰱鱅。這些都從事實上佐證了釣鰱鱅不一定非得浮釣,底釣釣鰱鱅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海桿爆炸餌(翻板鉤)的底釣鰱鱅在川內,很多水域禁釣鰱鱅。這也導致了不少釣友以底釣的方式來釣鰱鱅。在早期,使用爆炸鉤底釣。但是爆炸鉤底釣鰱鱅,有時會因水底的淤泥過厚,餌料沈入淤泥中,效果不怎麼好。後來,根據湖南一帶的翻板鉤原理,來底釣鰱鱅,可以說,是傳統爆炸鉤釣鰱鱅的升級版。翻板鉤釣法,以壓縮成型的中間帶孔的方形或圓形硬餌為釣餌。沈入水中後,因鉛墜的重力和水的浮力,餌料會自動翻轉,到底後,鉛墜始終在餌的下方。魚鉤朝上,翻板也因此而得名。在川內不少地方,逐漸開始使用翻板鉤底釣鰱鱅。翻板底釣鰱鱅的效果遠比單純的爆炸鉤底釣強不少,而且掛底也相比爆炸鉤少很多。無論是早期用爆炸鉤底釣,還是如今采用翻板鉤模式底釣,都與浮釣鰱鱅有著很大差別。底釣鰱鱅,只看桿尖或聽鈴鐺的報警聲。而浮釣卻以看漂為主。相比之下,浮釣具有主攻性,底釣就是等待中。由浮釣想到的反離底釣鰱鱅爆炸鉤容易掛底,容易陷入淤泥中,翻板鉤的升級解決了掛底與淤泥的問題。但是畢竟都是純底釣的方法。不少釣友琢磨鰱鱅的生活習性,可能沈底(半水)的特征。結合歐式釣鯉魚的方法,創造了反離底方法底釣鰱鱅。讓鉤餌,直接懸浮在半水的位置作釣。這種反離底釣法,運用了蓮花鉤,有些類似過去的麻風鉤,以自製的泡沫與蓮花鉤組合為一體。拋入水中後,鉛墜只起到固定高度的運用,泡沫和鉤餌則可以懸浮在水底,比較適合冬季中底釣鰱鱅。鰱鱅作為中

誘餌花生麩6份、鰱鱅料3份、酵酸型麥香料1份,合起來兩小碗,再加大頭香精、白粉適量,加水調成稠漿狀。此誘餌可保持較長時間懸浮水上層,魚見狀聞味即群采,很快上鉤。手竿用此餌直接誘魚,海竿則以餌捏托餌環上不埋鉤投向釣點 一觸水面馬上用力一拽鉤組,使餌散開,收回鉤線,大致投5-6個(可見水上層呈乳白色漸漸霧化,幾乎擴散窩區),誘魚效果很好。釣鱅魚要看溫度而定:天氣太冷,魚不開口,當氣溫升至20℃左右時,可釣到鱅魚,但收獲稀少,當氣溫升至25℃時,情況好轉,收獲要多些,當氣溫升至30℃上下時,魚胃口較好,釣獲量就多了,故春釣最好選擇較高的氣溫下手。最好有2-3級風的配合,不論陰晴,魚都愛索餌。應註意的是,出釣時要選恒溫天,若過於寒冷的天氣突然攀高氣溫,當天不宜垂釣。因為氣溫雖升而水溫尚未升(雖說浮釣水面溫度回升快些,但仍不理想),魚不開口,要等到第二天後,水溫才會回升,水溫回升了出釣才合適。另外,氣溫偏低時宜選午時出釣,因為午時氣溫相對高些。畢竟是早春,氣溫尚偏低,釣點宜選向陽水域,最好選朝陽又加食物豐富處。選這種地方下鉤,上魚較快,且連釣連來釣鱅魚技巧!要是氣溫在30℃以上,則不必選朝陽處,覓食物豐富處垂釣即可。通常選庫頭或庫尾、庫漢口、雜物漂浮物的外側等,食物都較多。另外,還可尋蹤釣。鱅魚多活動在水中上層,水溫適宜時,魚較活躍,可見其成群在水面遊弋,背鰭或尾鰭露出水面,時隱時顯,緩緩活動,或攪出明波暗浪,此起彼伏,久久不散。當見有此情況,必是魚群,以海竿投餌過去,魚很快就索餌上鉤。將漂調至距餌80厘米上下。先打窩,後投餌。上餌:餌捏雞蛋大,蛋形或爆炸鉤形均可,鉤均勻布人餌下側,可露出鉤尖,那個較長腦線的鉤插入餌底部(可露半鉤)。上面已說到,氣溫偏低時魚活動緩慢,魚中鉤時漂也會像其他大魚咬鉤那樣徐徐沈下(不像夏秋那樣,魚一旦中鉤漂就忽沈),即可揚竿。氣溫升高時,魚變活躍,咬鉤幅度大,漂先穩重地點動,中鉤後就一下沈下,就可揚竿,依然要迅速把中鉤之魚牽離窩區。收魚後盡快將餌投回窩中,要準,不可偏離過遠,否則上魚就慢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