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釣大頭連,白連魚的方法?

一釣鰱鱅技巧、釣具準備 1.魚竿:選用竿體硬、竿梢粗,長度在4.5米以上的硬調手竿。 2.漁線:宜用直徑0.3一0.4毫米的優質強力釣線。 3.魚鉤:11號以上帶彈簧的伊勢尼新爆炸鉤。 4.浮漂:選用5號以上的粗尾大漂;若無大漂,也可以在粗尾浮漂的漂腳上穿一小塊塑料泡沫來增加浮力,使用起來並不影響垂釣效果。 5.釣組的連接:主線齊竿長,線上穿兩粒太空豆固定漂座,主線與鉤組相連處拴一連接環,不用鉛墜,連接環直接與鉤組相連。 二、釣位 鰱鱅喜溫,食浮遊生物,耐缺氧性差,因此,釣位宜選水藻繁茂,浮遊生物密集,氧氣充足,水深在3米右縫縮活動的水域。經常有人垂釣的釣位,因常常引來成群的縫繚光顧,也是好的釣位。 三、氣候 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浮釣的最佳時期,7一8月是黃金季節。鰱鱅在氣溫25一30℃時攝食最旺,一天之中,上午8點至下午4點是攝食高峰;特別是晴朗天氣,氣壓高,光照足,氣溫高更適合浮釣。 四、餌料 L釣餌:白鰱喜食酸、香、甜味。縮魚喜食甜、酸、臭、嗆四味俱全,因此,釣餌應針對所釣對象魚而加以製。特別註意一點,配製的餌料不能太乳,餌料人水後應能呈粉狀不斷地散落,10一20分鐘能散完為宜。 釣魚知識學習網站
2.誘餌:用4份麩皮、l份玉米面,用開水拌濕,拌上發酵粉,用塑料袋密封放在陽臺上暴曬4一5天。出釣時,根據所釣對象魚添加一些輔料,如醋、臭豆腐乳、過期的牛奶、中藥阿魏液、鏈魚香精等等,根據所釣對象魚酌情添加。到達釣位後,多取一些誘餌拋向釣點,以後在整個垂釣過程中,應隔一段時間拋一次。 五、垂釣技巧 1.上餌:取大棗般大的餌料捏於彈簧之上,讓6枚鉤子自由散落在其周圍就可以了。 2.調漂:上好餌後,采用調多少目就釣多少目的方法,使漂尾露出2一3目。如露的目數過多,可使上餌的餌團 適當加大一些;相反,則減少餌團或者增加漂的浮力。 3.施釣水層:應根據季節、氣候及魚層來定。(1)一般5一6月份氣溫不斷升高,釣的深度應從開始的2米左右逐漸減少到50~60厘米。7一8月份氣溫高,鰱鱅一般在上層活動,施釣深度應在30~5O厘米。9月份又應逐漸加深。(2)天氣的影響。天氣晴朗、氣壓高、氣溫高,要釣淺;早晚氣溫低要略深。(3)在垂釣過程中,應根據 魚層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深度,不能死釣一個深度,要靈活處理。 4.觀漂:用爆炸鉤組垂釣,觀漂相對較簡單,多數情況下是黑漂或走漂,魚吃死鉤的時候較多。因此,在垂釣過程中,不應提竿過早,應看到有明顯的漂相時再提竿。
diaoyula.com
5.上魚後的處理:上魚後應迅速將其牽離釣點,以免驚走其他的魚。1小些的魚可直接拖上岸,較大的魚則要遇乏之後再起魚。 6.手竿浮釣鰱鱅,重在形成魚窩。因此,兩三個人一起向同一個釣點拋竿,不僅誘魚快,而且可使魚群長久不散。. 釣魚啦釣魚網 釣魚啦版權所有
欲釣鰱鱅,則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點和習性,所謂知己知彼,然後才能有的放矢的選擇好釣點,配製出鰱鱅喜歡的餌料,選擇適合釣鰱鱅的釣具和釣組,並掌握釣鰱鱅的各種有效釣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只說與垂釣有關的)
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區別是: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花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在食性上雖然都屬於濾食性,但白鰱以水體中的植物藻為主要食物,而花鰱的食性與白鰱不同,它以水體中的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橈足類為主要食物,兼食多種浮遊生物藻類。白鰱和花鰱對素食氣味的喜愛雖然接近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鱅喜酸臭餌,但更詳細的說,白鰱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花鰱則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喜臭是它們的共性,而白鰱喜酸甜,花鰱喜腥香則是它們的區別所在。 本篇文章來源於「釣魚啦 www.diaoyula.com」原文鏈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