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魚應該釣多深釣鰱魚技巧:

1釣鰱魚技巧、從當天的水溫和氣壓來判斷魚層

在早晚時分,溫度會相對對一些,氣壓也高一些,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釣深一點,比如說白天釣80厘米,晚上就可以釣1米深釣鰱魚技巧。

在別的季節可能水溫和氣壓聯系得沒那麼緊密,但是在熱天這2個參數就好像親兄弟一樣互相關照。鰱鱅並不是個耐低氧的魚種,水溫越高水中的溶氧量指數就越低。但鰱鱅又是個耐高溫的魚種,從理論上來講,溫度越高它們就越活躍,但這並不包含溶氧量很低魚兒上浮的時候。

一旦溶氧量低到某個界限,鰱鱅就會出現「浮頭」的現象。這時候就別指望還有魚開口了,因為在呼吸都不暢通的情況下,鰱鱅是不可能有覓食的欲望的。

2、從所在釣點水位的深淺來判斷魚層

其實不是所有水域都需要特別糾結魚層,在一些比較淺的水域魚層其實很好找。比如說你釣的那個野塘水不深,一般就是2米左右,那麼你釣1.2米和1.5米區別就不是很大,只要餌料霧化好,魚兒是能找到你的餌料的。到時候根據魚口再微調一下浮漂即可。

註意事項:

1、建議一開始從一米開始往下找,每次把浮漂上推20厘米左右,然後抽上十幾二十竿,一般找對魚層了很快就會有信號出現。如果一直到底都還沒口,那就繼續從底往上找魚層,直到找到魚層為止。

2、釣鰱鱅也要控製餌料狀態,不然餌料過度霧化也會引起魚層的混亂,容易讓鰱鱅上浮,出現有口不中魚,錨魚的現象。最後是前期快速霧化誘魚,魚進窩後控製餌料霧化。還是那句話,鰱鱅很好釣,只需要控製好魚層,控製好餌料狀態,一般都不會空軍。

在早晚時分,溫度會相對對一些,氣壓也高一些,這時候可以適當的釣深一點,比如說白天釣80厘米,晚上就可以釣1米深。

其實不是所有水域都需要特別糾結魚層,在一些比較淺的水域魚層其實很好找。比如說釣的那個野塘水不深,一般就是2米左右,那麼釣1.2米和1.5米區別就不是很大。只要餌料霧化好,魚兒是能找到餌料的。到時候根據魚口再微調一下浮漂即可。

擴展資料

釣鰱魚註意事項:

每年4--10月為釣鰱魚的季節,盛夏則是黃金季節,炎熱的夏季,鰱魚的食欲最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釣鰱的好時機,秋分以後,天氣漸涼,鰱魚食欲有所降低,就難以釣到了。

鰱魚終生以浮遊生物為食,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遊動物,長達1.5厘米以上時逐漸轉為吃浮遊植物,並喜吃草魚的糞便和投放的雞、牛糞。亦吃豆漿、豆渣粉、麩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顆粒配合飼料。

對酸味食物很感興趣,對糟食也很有胃口。鰱魚的餌食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除浮遊生物外,還大量地吃腐屑類餌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攝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動。適宜在肥水中養殖,腸管長度約為體長的6-10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