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水庫魚塘釣鯉魚鯽魚的方法求解啊!
求水庫魚塘釣鯉魚鯽魚的方法求解啊!
俗話說三分釣技七分餌。釣餌在垂釣中的重要性相信廣大釣魚愛好者是有目共睹 的! 可是當你手中有一款好餌的時候你不會針對今天的魚情恰當的使用,那麼再好的東西也是 浪費。
該如何使用好商品餌呢?那就是要在了解你手中餌料的基礎上,針對今天的魚情根據往日 的垂釣經驗搭配出適合今天的魚最簡單的一款的餌料,並在應用上註意不同的魚種不同的用法。下面就我們常釣魚種做以具體的分析。
先說說鯽魚。 (釣鯽重狀態)
鯽魚是我們垂釣的時候最常見的施釣對象。釣鯽魚的時候一般的商品鯽餌都是可以的。我們最主要的是要考慮到餌的狀態!我們常說的餌的狀態主要指餌的大小,,比重,粘散,軟硬,霧化,是否返水等物理狀態。那麼我們在配置鯽魚餌料以及開餌的時候就要註重這些方面,不僅要知道我們手中主要餌料本身的組成,還要了解搭配用的餌料的物理組成。
在使用麩素一類的餌做主料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加入構建餌內網絡的小麥蛋白還要加入一定量的增粘物質,例如拉絲粉和粘粉。麩素本身沒有粘度,利用加入的增粘狀態餌使餌中的組成元素能更長時間的粘結在小麥蛋白構建的網上,使餌料在我們要求散化掉的時間脫落完畢。
而在使用薯粉一類的餌料的時候,因其本身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如果不是特殊的情況不要加增粘劑。只是根據魚情適當調節餌的軟硬霧化等狀態來適應魚口就可以了。
釣不同的水深餌的狀態也不能一樣。釣浮的時候的餌一定要快速霧化散落,比重要輕,一般餌中加入的片狀易膨化的輕餌比較多,而且要粗細顆粒配合引魚留魚,這時不論拉餌還是搓餌如果需要加入纖維餌來配合在鉤上裝餌的時候一定要加入拉絲粉,確保餌入水後的規則伸展而和較容易入口的特性。釣底的時候要根據水深在餌中加入多少不同的小麥蛋白纖維。小麥蛋白的加入一是為了很好的編織餌中的元素,使其有效的結合起來,以便安排它們在水中的脫落順序,再就是為了加大餌的比重,在釣底的時候達到快速到位的目的。如果水比較深就要加大蛋白纖維使餌到底才開始脫落。水不是太深的時候一般為了適口性 好些都少加或者不加小麥蛋白。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餌料的返水問題。現在的國產的釣鯽餌料因為生產工藝和原料等諸多因素,以及釣手用法的不合適,大多在開餌垂釣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有返水現象。返水主要是因為餌裏的組成結構被破壞掉才產生的現象。這對裝鉤上餌是很不利的,到了水下魚的吃口也不會那麼好。要調整餌料的返水,只有在配置和開餌上下工夫了。一般在配置餌料的時候加入些麩素系列的餌料,(如釣魚王的純麩)由於本身的組成與水的親和力比較好,和餌料中的其他元素也較容易交織在一起。加入後能比較好的控製餌的組成,抑製返水。如果沒有麩素加入,那麼在開餌的時候最好用溫水開餌,這也能較長時間的維持餌的良好狀態;如果以上辦法都沒有用,那麼建議您開餌的時候少開點,發現有返水現象,馬上換餌。你糊弄水下的魚,它們就會糊弄我們,狀態不行的餌上鉤的狀況一定不會好。 知道了以上的配餌基本原則,我們在垂釣鯽魚的時候有可以有的放矢的配餌了。
釣100克以下的小鯽魚的時候,餌料一般不能開的太硬,拉出的餌團一定要小而均勻。搓 餌也要小。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餌料要適口。也就是在註重魚口的味型和吃餌習慣來選擇主料 的基礎上,搭配輔料以適合魚情。開始做窩的時候餌的霧化一定要強,散落一定要快,以達到 快速引魚到位的目的。當從浮標的語言上發現窩裏有魚後,那麼如果是釣底就要換上入水後散 開狀態比較規整的餌避免亂窩。製作入水散開後形態規則的餌一是在開餌的時候要打餌,再就是加入的拉絲粉的多少的選擇。釣浮的情況如果上魚的速度正常可以直接持續霧化。如果魚比較 慢可以搓餌釣浮。
大鯽魚一般都活動在離開水底一段的距離。我們根據它的這點生活習慣可以在釣100克以上的大鯽魚時用大而松散的餌團釣浮標快到釣目位置的接口,這時配置餌料一般需要加蛋白。 但在自然水域餌不要太多的霧化。這裏的個體較大的鯽魚比較喜歡幹凈些的水域,過多的霧化會使他們感覺到危機而漸離釣點。
而在雜魚中釣鯽魚或是小鯽中拿大鯽的時候,餌的狀態就更尤為重要了。這個時候一般可以開兩軟硬兩團餌。但製作過程中和開餌手法上一定要控製餌不要過度的霧化。小魚對霧化的細小顆粒太感興趣了。垂釣時要看所釣水域裏的魚喜歡吃哪種餌,如果硬餌也可以釣到魚,那麼這種狀態的就是首選,軟餌備用!!但硬餌也要硬的散些,既硬又粘的餌的引魚和垂釣效果都不會很好。在雜魚不是很多的水域不要加太多的拉絲。
但一定要多打,打餌是為了控製餌的中途霧化,到底後稍微的霧化會引來不太多的小魚雜魚,但隨之而來的大鯽會驅散小魚使我們達到小中釣大的目的。垂釣過程中如發現硬餌有動作但中魚率很低,那麼就要換上軟些的餌,但軟餌開的一定要粘。要禁得住小魚的啄咬。
如果是在小雜魚較多的水域,避免它們吃餌是絕對不可能的了,這時的餌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纖維蛋白,多打狠打,而且水不要加多,餌到位後要讓餌在水中停留較長的一段時間。等大魚吃餌。
最後在釣鯽魚的時候釣手比較頭疼的就是猾魚了!猾魚因其吃餌較刁滑而不容易上鉤,這不僅要求我們在釣組上要有一定的變化來應對。更重要的是餌的狀態。猾魚之所以難釣是因為它們在吃餌的時候大多只是啃咬餌的邊緣或是在沖散釣餌後吸食散落的細小顆粒。那我們在釣它們的時候就要根據它的這個吃餌特性來有針對性的搭配釣餌的組成元素。
蛋白纖維類餌可以加,但是一定要註意加入量。釣猾魚之所以大都使用搓餌,這是為了使餌到位後的形狀較整齊,猾魚吃不到餌邊緣的絮狀物,只有吃鉤上的釣餌。既然是為了讓餌在水中伸張開後的形狀較規則,那麼我們在加入小麥蛋白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長絲和短絲的配合,簡單的說就是在餌中的長絲構建的大網上添上一些加密的短絲網絡,這樣即使拉餌施釣,餌在水中膨脹開的狀態也比較規整,一樣可以快速釣取反復釣放的或是常年開竿塘中的猾鯽。
再說一下釣友們都比較喜歡釣的鯉魚。 (釣鯉重窩子)
鯉魚的吃口一般都較重,所以垂釣它的時候比較重要的就是餌的選擇。鯉魚一般吃餌都比較謹慎,一定要引魚到位才會有好的釣獲。現在市場上的商品鯉餌有上百種,每種都很有針對性,只要我們根據當天的魚情水情來搭配出一款適合這裏的魚的釣餌,就一定會有魚問鉤。但要想釣好面前池塘中的鯉魚,不論是在竿塘還是在比賽的混養塘,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和維護好窩子。
竿塘中的鯉魚一般密度都不是太大,而且常有小魚和鯽魚在塘中穿梭。釣這裏的鯉魚首先要想到的就是窩料的製作。我不贊成另用窩料打窩,最好是用釣餌來做窩。因為你使用其他的窩料做窩的時候,引來魚後,即使釣餌優於窩料,進窩的鯉魚也要有一段認識釣餌的時間,這對我們在竿塘想用有效的垂釣時間釣取更多的鯉魚是很不利的!所以最好要用釣餌直接抽窩。
不停的定點拋竿。使餌料在水中鉤餌的運動軌跡上散落霧化,並在水底形成一定堆積區擴散誘魚。如果餌料做的比較成功,那麼一般拇指肚大小的餌打十幾竿的時候水底就應該有直徑30--50公分的堆積範圍區。開始做窩的時候餌一定要幹散,我釣鯉魚的餌都不合成團,加水拌勻後就放在餌盆裏,用的時候手抓一團上鉤。做窩的餌要求一入水就開始有細小顆粒霧化脫落。長時間的垂釣經驗我發現鯉魚之所以能進窩並不只是靠的它的味覺,更重要的是視覺因素。雖然鯉魚大都是水底貼底拱食餌料,但他們在遊動的時候都是在離底一段距離的位置,還有好多特定水下環境的水域裏的鯉魚會在水的上層和中層出沒。
所以餌入水後細小顆粒的緩慢飄散是很重要的誘魚手段。我曾在一個養殖塘拍攝餵養鯉魚的進食狀況的碟片裏看到過這樣有趣的一幕:一條5斤左右的大鯉在水的半層位置窮追水中遊動的小浮遊動物,而且後邊還追隨了幾條鯉魚,一起追出了好遠......鯉魚見餌追餌是好多釣友還沒註意到的鯉魚很重要的一個生活習慣。所以我們在開始拋竿做窩的時候,餌入水後的很好霧化脫落能在大線的下滑軌跡上以及子線的直徑圓範圍內造成很好的視覺效果!而使釣點附近水域的鯉魚能對這些不斷飄落的細小顆粒產生興趣,而遊向窩點。
然後餌料中的一些化學誘魚劑才開始發揮作用,使得鯉魚產生攝食欲望,進窩吸食窩餌。又由於打窩的餌料散落在水底,它們一下子根本無法吃進太多的餌料顆粒,才能長時間的在窩裏逗留覓食。這樣做窩的工序就完成了。當我們發現浮標有大幅度的動作後,就要在上餌的時候把餌料多搓幾下,使釣餌在水中能停留較長的時間讓窩裏的鯉魚發現細顆粒餌堆中的大團餌料並吃進釣餌。
在竿塘釣鯉魚的時候還要特別註意控窩。所謂控窩就是在我們在保持一定的頻率打進餌料的同時一定要註意觀察旁邊的釣友,觀察你在打下餌料的同時你附近的釣友的上魚情況。當發現你的窩裏有魚後,在你旁邊的釣友除了比較會控窩的高手外,其余的都應該基本停竿。如果別人還是上魚,那麼你的窩子就做的不成功,魚引的還不到位。那麼就要繼續拋竿引魚。在開始上魚後也是一樣,控窩也不能忽視。如果你上了幾條停口了,那麼一是你的窩子的續誘不是很成功,再就有可能旁邊的釣友把你的魚引走了,看看別人的上魚情況然後根據判斷維護好你的窩子才能保證繼續有魚問鉤。
在自然水域釣取鯉魚窩子就更重要了。這裏的鯉魚密度很小,多打窩才能引來魚。而且要註意的是窩裏要有實實在在的顆粒。在打餌做窩的時候最好在加水的攪拌後的餌裏加入一定量的幹餌,商品鯉魚餌用來野外垂釣的品類裏面一般都有較多大顆粒。這個在野外做窩的時候很是重要。
野外小雜魚很多,做大窩不要怕引來的小魚。先被餌引來的小魚在窩中吃餌,要有更多的顆粒供它們啃食,它們在窩裏遊動的時候身上的鱗片折射的光線會被遠處沒有進窩的大魚看到。這樣沒有看到窩料散落和沒有感覺到餌中的化學誘魚劑的作用的大魚會被這種竄動的折射光吸引過來,所以在野外光誘也是很重要的手段。進窩後的大鯉不象竿塘中的鯉魚,對商品餌比較熟悉和比較留戀,進來吃完就走,窩裏要有實在的東西才能留住它們。
競技釣混養池的比賽裏第一場開始做窩和在竿塘中垂釣是一樣的,都要盡量的重霧化散落做好窩。因為釣位間距很近,搶魚很重要。但從第二場開始往後的幾場裏,做窩就要小心了,換好釣位後 到了別人的窩子裏,由於第一場都盡力的打餌做窩誘魚,那麼每個窩裏都有一定還有魚,這時只需少打幾竿做個小窩維持一下窩子就可以開始垂釣了。特別在後幾場混養賽的時候,一般倒數第二場和最後一場上來的時候都不要做窩了,這時的魚都比較慢。
前幾場的鋪天蓋地的打餌使水底的餌料堆積很嚴重,什麼味都有,魚的食欲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時只要能拿上來幾條魚就應該不會丟分了。開硬散軟粘兩種餌,如果發現散餌釣離底不行,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粘餌糗魚了,不過時而的提竿逗引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每款商品餌它的製作的過程都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研究和試釣,真正的有效果才會推向市場銷售的。所以我們不必擔心它是否對你面前水中的魚好使,關鍵是看我們怎麼用,用對了就上魚,這是肯定的。到了釣場,憑借對餌料的了解根據你自己的實戰經驗結合手中掌握的水情和魚情資料一定可以搭配出一款適合這裏的魚的餌料。 然後務必切記--釣鯽重狀態,釣鯉重窩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