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是通過鉛墜的重力和浮漂的浮力達到一個平衡,使魚漂站立在水中。通過鉛墜重量的變化,使漂尾在水面產生高低變化。這就是調漂。根據不同水情魚情調整不同狀態,以反映魚在吃食的狀態。

每到一處水域,都應該對浮漂進行重新調整和修正。而老釣友一般會直接重新找底,再開始調漂,找底時使用的鉛皮重量要大於浮漂浮力,直到浮漂與水面持平,這時水底到水面的深度便測了出來。之後開始下拉浮漂調出釣目,這樣先找底再調漂的好處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充分地將水下的線組重量考慮進去,等到調出釣目時,就不會出現目數升高或者找底不準的情況了。找到底以後,將浮漂下拉超過子線長度,一般30-40厘米即可。這時浮漂會快速沒入水下,釣友開始慢慢修剪鉛皮,直到露出想要的目數。在這一過程中,鉛皮最好使用整快鉛皮,牢牢裹在鉛座上面,避免二次夾帶,要知道夾帶的鉛皮當中會出現空隙,或者重心不一,都會直接影響到調目的準確。浮漂調好之後,很多釣友便不再進行任何修正,這樣就會出現浮漂下拉或上拉時,目數不變化,也就是釣友常見的「假找底」。這時我們就要根據實地水情,及時的修正釣目,如遇到輕微走水時,可調平水應對,持續空提竿多半時調釣過靈導致,可上拉浮漂修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