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怎樣調漂、搓餌,餌在水底啥狀態?
野釣怎樣調漂?野釣水底環境復雜,與黑坑、魚塘、競技塘……無可比性,很多在漂桶中實驗得出的結論根本不靠譜,野外調漂牽扯的影響因素太多,比如 :水流、風向、水的密度……
野釣不要追求極致調漂,你做不了最好,只會浪費時間與精力。魚口好,哪怕你不調漂,直接拋進去也會有口;魚不開口,大毛來了也不好使。
本人酷愛野釣,上午工作,下午垂釣。調漂只用一招 :
空鉤,半水,調4釣2通過增減鉛皮重量,將浮漂調到4目,然後掛雙餌(大小盡量一致),移動浮漂釣2目。此時,雙餌在水底狀態 : 上餌懸浮,下餌觸底,屬不靈不鈍。
其他方法如下 :
空鉤,半水,調水平通過增減鉛皮重量,將漂尖調成平水,然後掛雙餌(大小盡量一致),上移浮漂確定釣目。此時,雙餌在水底狀態 : 躺底,屬釣鈍。
無鉤,半水,調水平鉛墜先不掛子線與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重量,將漂尖與水面調成平水,然後掛子線、雙鉤、雙餌(大小盡量一致),上移浮漂確定釣目。此時,雙餌在水底狀態 : 鉛墜+雙餌臥底,屬最鈍。
帶雙餌調漂,半水,調水平雙鉤掛餌(大小盡量一致),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重量,將漂尖與水面調平水,然後上移浮漂確定釣目(1-4目),只要能看見釣目,,下餌就一定到底了,上餌懸空,屬靈敏。
怎樣搓餌?搓餌適合釣大魚(鯉魚、草魚、大板鯽魚……),在小魚鬧窩的情況下也可使用,餌料形狀比較圓滑,比重高,下沈快,直達釣目,減少白條魚截口。
靜水中使用搓餌,已散為主。餌料入水後,充分吸水,落底慢慢膨脹,釣鉤藏與餌中,狀態自然,魚兒吸食會放松警惕。
流水中使用搓餌,已黏、硬為主。在流水的作用下,講究敷鉤性強,抗沖擊。不然入水即無,根本釣不到魚。搓餌入水後,會邊膨脹邊散落,即使無魚咬鉤,最後留有的鉤芯也會很少。
用做搓餌的餌料,顆粒較大,較粗糙,吸水能力強,基本上不含有拉絲粉,單開的很少,比如 : 釣鯉魚(荒王+螺鯉+拉絲粉),開餌時可根據垂釣水域環境適當加點拉絲粉,增加粘稠度。
搓餌的大小,則根據垂釣的目標魚而製作,一般占魚嘴的三分之一,否則擋口。常用的形狀為 : 橢圓形。
靜水搓餌垂釣,無魚咬鉤,不需換餌;流水中無魚咬鉤,也要勤換,3-5分鐘(視水流急緩而定)最好。
喜歡釣魚可關註頭條號——垂釣小憩,每天都有釣魚技巧更新,一起探討,分享經驗,謝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