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樣調漂?簡單科學的。
1、半水調設定目數(如5目、6目等);2、底鉤掛橡皮(或大鉛、或大餌)找底、找釣目(如2目、3目等)3、雙鉤上小餌(正常垂釣的大小)校正釣目(第2步驟設定的目數);4、垂釣5、有口無魚,漂座上拉1-2目;有魚無口,漂座下拉1-2目
一半是4目釣2目
簡單說比如估計水深是1米,調漂在0.5米左右,掛較重的鉛皮,讓線組入水後,漂全部沈入水中。是空鉤狀態。
然後依次一點點的減掉鉛皮,最後保證線組入水後,漂的頂端剛好和水面相平。這叫調平水
之後在鉤上掛比正常垂釣時稍大一點的餌料,拋竿入水,漂全部沈入水中,再一點點的把漂上移,最後達到露出水面一目就OK了。這叫釣一目。記著,線組入水餌料會化掉,每次都要重新上餌。這樣在調漂的同時還能起到打窩子的作用。
調四釣二是一樣的,調鉛的時候不是調平水,而是讓浮漂露4目,釣的時候釣2目
方法/步驟
1.測水深,粗找底。
鉛皮座上卷好大於浮漂浮力的鉛皮,拋竿浮漂沒入水中不見,說明水線不夠長,向桿稍方向推動浮漂座,延長水線,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兩目。如果你拋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連漂肚子都出來了,說明水線過長,縮短水線,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兩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說你的釣點水深測出來了。
測水深,粗找底需要註意的是:不要拋滿桿,拋的太滿,水線在下面是傾斜的。正常壓風線,風線一定要壓入水中。在釣點周圍多測幾個點,探測一下釣點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調漂
不要動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顆太空豆,因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記號。將浮漂座向下移動20或30公分,拋竿入水,因水線短了,浮漂再次沒入水中。接下來,就是修剪鉛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調整的目數。在這裏我們就假定調四目吧。剪鉛皮是個細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細致的去做。在這裏說個小經驗,根據浮漂入水後的降速,如很快,說明鉛皮過重,可以多剪點,如緩慢下沈,這時候可要小心了,要一點一點的去剪。好了,當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調好四目了呢?不是!還要做一個工作,那就是驗證。拋竿入水,記得一定要壓風線啊,每次都要這樣做。當浮漂穩穩的停留在了四目時,向後抽桿子,將浮漂帶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桿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調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說,你現在調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繼續剪鉛皮吧,直到你重復剛才的動作,浮漂入水後自己能回升到四目。這時,浮漂的調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調漂,嚴格的說,應叫離底調漂。不去管他了,約定俗稱的說法,沒必要去較真。這事留給那些理論家們去掰扯。反正你別看到文字,望文生義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調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調整好了,接下來該再次找底了。線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動。將開好的餌料按正常施釣的大小搓在底鉤上,也就是長子線上,拋入釣點。此時浮漂要麽會沒入水中,要麽會停留在某個目數。為什麽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餌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餌料,單餌也許就會將四目壓入水中,輕餌或者拉餌,蚯蚓,紅蟲等,也許只能壓下一目,兩目。餌料比重,請新手們要格外關註這個問題,在這裏就暫且不去說了。我們假設你搓在底鉤的餌,能使浮漂下沈三目,浮漂在應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麽兩只鉤子都搓上餌料的話,是不是浮漂就會沒入水中了呢。毫無疑問,肯定是這樣的。因為我們調的是四目,底鉤搓單餌浮漂就被壓下去三目,兩只鉤子上都搓上餌料的話,浮漂肯定沒入水中了。這也就是俗稱的「稱餌」。稱餌是為了了解自己餌料比重如何,鉤子在水下的狀態如何。接下來鉤子掛雙餌延長水線,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這時下鉤觸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動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顆太空豆了,因為那是你浮漂釣目的最靈定位標記(釣目小於調目,這叫釣靈;釣目大於調目這叫釣鈍。調目與釣目相同,這叫釣不靈不鈍。也叫做調幾釣幾。)繼續延長水線,找到一個相對鈍的目數,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顆太空豆定在這不要再動了,這是你釣鈍的目數的定位標記。從浮漂座最下面那顆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顆太空豆的七目之間,就是你釣目的調整範圍。(太空豆定位是為了初學者方便,熟練後就無所謂了,釣靈就往下拉漂,釣鈍就向上推漂,根據魚情加鉛,減鉛等等)至於到底釣幾目,那是魚說了算的,建議從釣靈的一目或者兩目開始找魚口,直到找到有動作上魚的釣目。到此,調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采納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