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在春季集群生活,夏初仍集群繁殖。繁殖以後,它們開始各奔東西,散群覓食生長。初秋,這些鯽魚仍舊各自活動。故那裏釣鯽魚不似冬春,可連續釣上鯽魚,有時釣上一條,再釣上不是草魚,就是(魚央)(魚斯),再難釣上第二條。但個體大,一般都在150克以上,大者可達500克,50克以下的一齡小鯽魚仍喜集群,秋天釣這麽小的鯽魚即使連續上鉤,也覺乏味,且難以釣上來(秋天一般用的鉤子大,線也粗),故初秋釣者遇到這種小鯽魚入窩上鉤,一般棄窩而去;或在此窩前1-2米處用酒米再打一遠窩,大鯽魚膽小,一般不肯近前,這時見小鯽魚多在淺處嬉食無恙,姍姍入遠窩,這時可能連釣幾條大些的鯽魚。
  

  仲秋寒潮來過次把後,大鯽魚它也逐漸集群生活。在15攝氏度左右的水溫中,它們預感冷天的來到,多成群在深水覓食,邊覓食邊尋找自己過冬的最佳地點,因此,仲秋以後釣鯽魚,在選釣位上與春季相反,要尋深水,靜水,或在深水上有漂浮水生植物的所在。
  誘餌用酒米、濕麥等顆粒為好,因粉末易引來小雜魚。鉤仍以細小為好,線也以細軟為好。清水、瘦水,宜用葷餌,即紅蚯蚓、面包蟲、米蛀蟲等,吃鉤率特高;肥水,宜用飯米粒、面粉或類似臺灣合成釣餌的混合餌,肥水中鯽魚喜食素,這樣有針對性地運用釣餌,上鉤率就會提高。
  但要註意每釣一條鯽魚後就要揩或洗一次手,免得把粘液帶在釣餌上,驚走敏感多疑的鯽魚。

鯽魚的品種及垂釣方法

鯽魚從用途上分兩大類:一為食用鯽,一為觀賞鯽。我們平常垂釣的大都是食用鯽(北京個別漁場也將淘汰的觀賞鯽計價出釣)。

鯽魚的品種很多,我國各地有許多帶地方特色的優質鯽魚,如彭澤鯽、湘鯽、天峽鯽、鏡泊鯽等,還有遠方的來客,如日本白鯽等。
  此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土鯽。

觀賞鯽身披錦彩,有紅、白、黃、紫各種單色鯽魚,更有五彩俱全的錦鯽,它們一群群一簇簇在水中遊動,很像是一條彩帶在水中款擺。

正由於人們對鯽魚的喜愛,也引起了專家們的關註,研究開發了鯽魚新品種。在人們的印象中,鯽魚總是那些長不大的「老頑童」,但是現在鯽魚長個了,如彭澤鯽據說單尾可以長到五六千克,那真是鯽中巨無霸。
  由鯉、鯽雜交而成的鯉鯽,也是大個子,據說兩年單尾就可長到3千克,真是喜煞我們這些釣魚佬。

只要下竿,就不會使你失望

由於鯽魚對水溫的適應性很強,一年四季均可垂釣,盛夏,當然是釣鯽的好時期;開春,在野外垂釣,首先咬鉤的也是鯽魚;到深秋,大多數魚都已禁口,可秋釣涼水鯽更具秋釣特色;到冰封水面時節,破冰垂釣,主要對象魚還是鯽魚。
  

鯽魚還有一特點,不論是大水庫還是那些僅有盆碗之水的水坑小溝,到處都能找到它的蹤跡,所以許多釣鯽愛好者就說:地不分南北,水不論大小,只要你下竿,就不會失望。

咬鉤特征:送漂

魚咬鉤往上送漂,有的稱托漂、拱漂,而這正是鯽魚咬鉤的主要特征。
  有人說鯽魚是「撅著尾巴遊,咬鉤就擡頭」,它咬鉤擡頭,漂子就向上升。它的這種表現,不分水域,不分季節,始終如一。釣手們將這種送漂的特點,作為判斷是否鯽魚咬鉤的主要依據。當然,送漂也不是鯽魚的專利,草魚、魴魚都有向上送漂的習慣,就是愛拉「黑漂」的鯉魚,有時也有不守規矩的時候。
  不過其他魚咬鉤送漂,另有特點,不如鯽魚送漂平穩。

鯽魚咬鉤送漂,也隨水溫、水中含氧、水的肥瘦以及魚的飽餓程度的不同,有高低快慢之分。如水溫等外部條件合適,鯽魚個頭大,又餓,那它送起的漂子又快又高,反之則表現為低和慢。如春秋季節以及冰釣鯽魚,漂子只要輕輕點動一下,提竿就有魚。
  所以在這種時候釣鯽,要選用反應最靈敏的漂子,而且釣手全神貫註盯著漂子,還要眼疾手快。否則鯽魚吐餌,信息消失。

隨著釣鯽的方法不同,漂態出有變化,如采用長腦線配懸墜的釣法,漂子的表現大多為「黑漂」;如用短腦線配底墜,則為送漂,就是用朝天鉤配七星漂,鯽魚咬鉤,漂豆也是一粒粒往上拱。
  

對釣具的要求:輕細靈

鯽魚個體小,在選用和組裝釣具時要圍繞著輕、細、靈三個字去做準備。

輕:使用手竿,更應從輕,因為釣鯽時拋揚竿頻率高。一天提竿幾百次,釣手疲勞可想而知。所以一般選用3。6米至4。5米長的竿為宜,甚至還可選用2。
  7米的短竿。竿短必輕,如再選用碳纖竿,更加輕巧靈便。

細:那就是釣線魚鉤都要細。釣鯽用線,越細越好,反應靈敏。如釣那些兩條還不足50克的小鯽魚,配最細的線,如果釣500克以上的大鯽,線應加粗。

釣鯽鉤應根據魚的大小,選用1~5號鉤為宜。
  而且鉤條也要細。小鉤能隨著魚的吸食,隨水進入魚嘴。最好能選用無倒刺鉤,有些釣友認為無倒刺鉤愛跑魚,使用時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其實用無倒刺鉤在上魚遛魚時只要釣線不松塌,魚兒是脫不了鉤的。無倒刺摘鉤快,尤其是釣小魚,摘鉤非常方便,用它還可演變出多種快速摘鉤方法。
  無倒刺鉤掛上衣物或鉤著人,退鉤極方便。

靈:除了由細線小鉤帶來的靈敏之外,還要有一支反應靈敏的漂。另一獲得靈敏的途徑是漂墜的配匹要恰當。

但是在實際垂釣時,僅有靈敏是不夠的,在水溫氣壓正常、水中含氧充足的條件下,魚兒遊動迅速,躥來躥去在鉤餌邊形成道道水流,調得特別靈敏的漂子,這時會受到水流的影響,出現漂動,提竿肯定無魚。
  有時遇有風浪,過於靈敏的漂,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漂子還會隨波逐流。遇到以上這些情況,遲鈍一點的漂子就特別適宜,所以在垂釣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釣具和采用恰當的釣技。

另外,「靈敏」與別的一些問題也有關連:如「結實」與「靈敏」有時就是一對矛盾,結實往往又是遲鈍的代名詞,線粗了鉤大了,獲得了較大的釣力,當然這也意味著遲鈍。
  不過現在有許多優質的鉤、線,這對矛盾易於解決,只不過多花點錢。還有「靈敏」與釣手的身體狀況也有關系,細尖風漂反應倒是很靈敏,可釣手眼力不濟,定有好漂,有時眼看得見,但手卻跟不上,也是枉然。所以在追求靈敏時還要考慮許多其他因素。

釣鯽方法

采用長腦線懸墜一整套臺釣方法,是釣鯽很適宜的技法之一。
  在民間釣技中也有許多釣鯽的好方法。如短腦線配單鉤、雙鉤、扁擔鉤,加上擦底墜(通過漂墜匹配,使墜與水底似粘不粘),反應也很靈敏。朝天鉤配星漂,也稱得上是釣技中的一絕。長竿短線所進行的「三戳」——戳孔、戳拱、戳茬,這都是行之有效的釣鯽方法(三戳也適宜釣其他魚)。
  

海竿釣鯽可用短軟反應靈敏小小竿,配上小串鉤,這是在秋天深水釣寒鯽的好方法。如在水底有枯草爛葉的地方,用海竿配「盒飯」。也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人們有句老話,叫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我們這些釣魚人不妨將它改為到什麽水也釣什麽魚。總之釣技有千條,貴在使用得當


  

鯽魚是最好釣的魚之一,只要有耐心就夠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