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的垂釣方法有哪些?
鯽魚的垂釣方法有哪些?
鯽魚是釣者們垂釣最多的魚類,其垂釣方法也最多,下面介紹常用的幾種釣 鯽魚的方法。(1)手竿漂鉤底釣這是最常見的鯽魚釣法。它又可分為齊竿線底釣和長竿短線釣兩種。前者竿 線與竿身長度相近,竿長5 ~6米,多使用立式長浮漂,這種釣法多適用水面開 闊、水草稀少、水體較深的水域;另一種的釣竿長達8米以上,浮漂到竿尖處的 「風線」較短,一般只有0。
5 ~0。 8米。這種釣法多適用於水草茂密、水底障礙物 較多的水域。在利用漂鉤釣鯽魚時,魚吞餌的信號完全通過浮漂來顯示,提竿時機與浮漂 反應密切相關,因此,如何根據浮漂反應來確定提竿時機很重要。由於鯽魚膽小 多疑,因此吞食時總是遲疑再三,這樣,浮漂的反應也有多種,現以常用的立漂 反應來說明提竿時機。
其一,逗漂,浮漂在水面上下以較快速度升降,幅度多在1厘米之內,這是 鯽魚在試探,這時提竿,難以釣到,可再等待時機。其二,頂漂,又叫送漂。浮漂從水下緩緩上升,多是鯽魚含餌於口中,隨之 擡頭,使浮漂緩緩上升,這種頂漂現象是鯽魚咬鉤的典型現象,見到頂漂提竿, 十拿九穩。
其三,拖漂,又叫領漂。浮漂往斜方向被拖走,說明餌鉤已被鯽魚含在口 中,並往窩卓外面遊去,應立即提竿。一般魚體越大,傾斜越大,移動越快,拖 漂現象一般出現於淺水中。其四,黑漂,又叫悶漂。鯽魚攝食時拉黑漂的時候較少,但拉黑漂時提竿必 有魚。鯽魚吃鉤時浮漂的動作比較獨特,浮漂動作一般不大。
因此,必須準確地 掌握提竿時機,否則,難免提竿落空。(2)釣拱草又叫釣拱堆、戳拱釣。很多水域中有浮水植物,在其葉片背後與莖上附有鯽 魚喜食的浮遊生物,使鯽魚趨食而至,攝食時將葉片拱起,形成一個突起的小 包,同時發出「叭叭」的響聲,這時要及時下竿。
釣竿用5 ~7米的硬調竿,釣 線直徑為0。3 ~0。4毫米,線長為0。4 ~0。6米,小號鉤,不裝漂墜,釣餌用紅姐 蚓、蠅蛆均可。發現拱草時,即輕步趕至,將釣餌準確地送至拱草處(魚嘴處), 鯽魚見到美味釣餌,哪有不吃之理。吞了就跑,而後耍線,可稍松竿給線,釣線 隨之下拉,及時提竿得魚。
拱草的鯽魚多是個體較大的,有時也有鯉魚。釣拱草時,要求迅速、準確,輕步趨進,當魚咬鉤後,要挺住釣竿,不使之 逃逸。(3)釣撞草水草上附有許多水生生物,是鯽魚極好的餌料,在它們前去覓食時,水草便 會晃動,這也告訴釣者,水下有魚。這時準備好與釣拱草相同的釣具,輕步前 往。
到位後把餌鉤順著水草輕輕放人水中,在其附近輕提緩放餌鉤,幅度為20 ~ 30厘米。若感到釣竿繃緊,竿尖下沈,或餌鉤在下沈時再也不下去時,說明鯽魚 已吞餌,應立即提竿,提竿要果斷,若稍遲,上鉤的魚會帶餌鉤竄遊,使釣線纏 繞在草莖上,應避開密草,挺起釣竿,將魚迅速提至水面,挑魚上岸。
(4)漂鉤浮釣鯽魚是底層魚,一般用底釣,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浮釣。所謂特殊情況,是指 當氣溫高、水溫高、氣壓低、水中溶氧量減少時,鯽魚難以承受水中的缺氧狀 況,便浮到水體的中、上層。這時若還是底釣,則收效甚微,可改用浮釣。浮釣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墜子減輕一些,並根據天氣及鯽魚在水中遊動的層 面,調整其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
浮釣時浮漂在鯽魚吞餌時的反應,一般是下 沈,此時提竿便可得魚。(5)海竿串鉤釣用海竿可把餌鉤甩至遠處,那裏大鯽魚較多,有可能釣到大鯽魚。釣具以小 巧為主,短海竿,小繞線輪,釣線直徑0。25 -0。35毫米,墜子重20克左右,釣 鉤為小號鉤,5 ~8只釣鉤拴成1串。
釣餌多用葷餌,如蚯蚓、蠅蛆、小蝦等,也 可用粕餅粒,但一般不用面餌。將釣餌裝鉤後,甩至三四十米以外的水域,支好 海竿,收緊釣線,掛上小鈴,即可靜候,待鈴聲響而提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