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應如何做窩?
野釣鯽魚應如何做窩?
野釣,本人都是以腥味打窩。野外水域,鯽魚密度不大,和養殖無法相比,用腥味誘惑力強,味道傳得遠,聚魚快,基本上什麼魚都能聚來,窩料也好找,又不要錢,去市場賣雞鴨檔要點下腳料,腸子什麼的。回來剁爛成泥裝好,到釣點先灑它一大遍,窩點打重。用蚯蚓作釣餌。記住!小魚,大肚魚一定要放生,哥,謝謝啦!
初夏野釣選窩子,是選有水草的還是無水草的地方,主釣鯉魚和鯽魚,有區別嗎?
謝邀!
題主你好,這個咱們釣魚,特別是在自然水域垂釣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我經常野釣,給您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首先,自然水域中,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水草的地方,因為這種地方食物會相對多一點。然後分析一下鯽魚和鯉魚在自然水域中的特性。
鯽魚,個體不是太大,喜歡成群結隊。我在釣鯽魚的時候,會選擇在有水草的地方,像上圖這種水草。還要考慮水深的問題,像現在初夏季節,淺水處小雜魚多,可以釣深淺交接處。如果釣位是在背陽處,水深可以適當淺一點。
鯉魚,個體相對大一點,警惕性很高。一般覓食的時候,有魚路;類似於咱們人類所走的路。為什麼有魚路呢,因為魚兒經常從這條路線走,沒有危險,並且有食物或者能到達有食物的場所。鯉魚警惕性相對來說會高點,釣的水深要深一點,水庫的樺尖,流水的回水灣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至於釣鯉魚釣位的選擇,是有草好呢還是無草好呢,這個根據鯉魚怕光的特性,白天垂釣時,盡量選擇水深的地方,如果水的深度不夠的話,選擇有水草的地方,如果夜釣,就不用糾結有沒有水草了,一般我釣魚的時候,都會選擇有水草的地方進行垂釣。鯉魚在覓食的時候在水底來回拱泥,會產生大量的氣泡,也可以根據氣泡來走釣,這個就是平時說的「釣泡」。
其實我覺得吧,野釣的魅力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桿中的是什麼魚,多大的魚。只要窩子做好,或者魚類資源比較豐富,在你垂釣鯽魚的過程中,也能釣到鯉魚。 我在夜釣鯽魚的時候,經常遇見鯉魚進窩切線。在您釣鯽魚的同時,還需要防備鯉魚吃鉤,在不影響釣鯽魚的情況下,線組可以稍微大一號,這樣釣到鯉魚時不那麼被動,畢竟大魚可遇而不可求。
感謝您的閱讀,總之野釣沒有固定章程,咱們需要隨機應變,也要合理判斷情況。不知道說的好不好,還請各位大師賜教! 順便加個關註再走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