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釣魚技巧:只要知道這幾點,釣的條條都是大魚

1.找較深、較遠的藏魚之地,但水深不要超過5米。晚春和初夏選擇2米左右的,夏秋季節選擇3~4米的。如果是在陡岸深水處貼岸垂釣,則水線深度不能超過5米。
2.釣近條件:岸邊的食物總比遠處的多。要讓大魚到岸邊來覓食,主要是不能驚擾到它們。魚對腳底下發出的聲音很敏感,所以盡量少走動。陽面的淺水處水生物繁育很快,深50厘米左右的淺水中,也常見到大魚出沒。
3.水下有木樁、亂石堆、溝坎、老河道、被淹沒的農田等都是好釣點。若以釣鯉魚為主,可選擇岸邊向水中伸出的鏵尖、半島前沿或兩側的水底斜坡處;若以釣草魚為主時,最好選擇岸邊有水草或立桿植物生長的彎子、庫叉做為釣點。

是不是一般水庫都可以路亞

路亞的限製是有沒有路亞對象魚,在哪裏釣是沒有限製的,您那裏要是有對象魚,就可以釣,比如翹嘴,黑魚等,望采納

路亞翹嘴有什麼技巧,有什麼擬餌?

擬餌,又叫模擬餌、假餌。它是利用各種兇猛魚類的攝食特性,以金屬、塑料、羽毛、木材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動物,如小昆蟲、小魚、小蛙、小泥鰍等,並將釣鉤內藏或固定在模擬動物的側面或尾部,以誘使魚兒上當的一種仿生魚餌。擬餌釣的起源:芬蘭有個叫Rapala的老人,早年的生活十分窮苦,他必須常年在距離赫爾新基北方2小時車程的湖泊Vaaksy裏辛苦垂釣以維持生計。在枯等魚兒上鉤的時間裏,他很自然地花上無數小時的時間觀察屬於水底世界生存的競爭規律。在觀察中他發現,湖中有一種叫鰷魚(minnow)的小魚常常成為鱒梭魚的美食,而這種弱肉強食的行為並非沒有一定的行為模式——掠奪性極強的魚類會挑上層小魚群中遊姿有別於同類的對象下手。在長久仔細的觀察下,Rapala居然可以預測一群魚中究竟誰將是下一個倒黴鬼。  就在夏天裏的一次劃船捉魚過程中,一個念頭突然閃現在Rapala的腦中:何不試著用受傷的小魚來當魚餌?當他接近可能的魚獲區時,試著以魚線鉤著活餌拋向不遠的水域再慢慢地收線,期待中的效果終於產生——受傷的小魚很快就成了掠食者的盤中餐。頗有收獲的Rapala在不斷地實踐中發現,用活餌釣魚盡管效果不錯,但頻繁地換餌既費時又費力,如果用一種看似像魚的模型來取代活餌,應該會節省不少的體力。於是他用剝了皮的松木雕刻成魚體,再用錫箔紙包裹,以膠水牢牢黏合,為了使它更像鰷魚,他在模形魚上描繪出了魚鱗紋。實驗過程中,Rapala興奮地發現一切都如他所願——仿真小魚受到了掠食魚的攻擊這種無需在中魚後不斷換餌的好處讓Rapala滿意至極。後來他以厄瓜多爾的進口木取代松木,使得擬餌的重量和泳形得到進一步的改良。就這樣,全世界第一只手工擬餌在一九三六年誕生於世。擬餌釣的目標魚種:對於在國內玩擬餌釣,淡水及海水中棲息著大量的魚種,都可以是擬餌釣的目標魚種。其實擬餌釣魚種的選定非常簡單,一般來說就是一些性情兇猛的捕食性魚類,因為這樣的魚才會對活動的假餌更加充滿興趣。在淡水中,常見的鱸魚、黑魚、鯰魚、翹嘴、鱖魚、羅非魚等都是很好的擬餌釣目標魚,有時在合適的氣候情況下,部分野化較好的性情溫順的魚兒也會對擬餌釣發動攻擊,如鯉魚、青魚、鰱魚、鯁魚等。而在海水水域中擬餌釣的對象魚種更是豐富,絕大多數的海水魚幾乎都可以成為優秀的擬餌釣對象魚。海鱸魚、章紅、石斑、美國紅魚、章魚等都是擬餌釣比較常見的魚種。內陸的釣友可以在各水庫或野河及人工管理釣場中體驗擬餌釣釣的快樂。
  擬餌釣理念:玩擬餌釣要記住一點——CATCH&RELEASE,這也是擬餌釣釣法創立時所倡導的理念,即如果不是特別的必要,釣獲後應該盡快放流,以維護水體生態環境。所以有人說如果還想讓後代有魚可釣,那麼從擬餌釣開始。所以今天擬餌釣宣揚的垂釣理念是一種綠色的環保主張。擬餌釣,已經把玩家的心境脫離開魚本身。而是更加關註現代的生活態度,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瘋狂迷戀擬餌釣。擬餌釣的優越性:1、擬餌方便攜帶,隨用隨取。2、擬餌釣環保,使用擬餌釣絕對不會對水質造成任何汙染。3、擬餌釣屬於全身運動,如果你想減肥又喜歡釣魚的話,擬餌釣是個不錯的選擇。4、擬餌釣屬於主動攻擊型釣法,相對於其他釣法更具刺激性。5、擬餌釣在時間和地域上不受限製,無論在何時何地或白天黑夜,你都可以任意飛竿。6、擬餌釣只要選定標點,可以在百余米的範圍內對目標地區發動攻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擬餌釣在可玩性和娛樂性方面都帶給我們無以倫比的快樂,同時擬餌釣在保護環境方面和攜帶使用的方便性方面也是其他釣法所無法比擬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