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釣魚並不會存在什麼神奇的餌料。因地製宜合理搭配才是王道,這就如同明明黑坑玩家都會備一瓶皮筋顆粒的同時,還會備上數量眾多的小藥和餌料一樣!每種餌料都有它適用的魚情,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事!

準確的判斷魚情,合理利用蚯蚓才是正確的經常玩野釣的釣友會發現,當我們釣魚時突然無口掛上蚯蚓也許就會有奇效!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原因其實很簡單蚯蚓在水下存留的時間很長,再加上此時窩點下魚數量較少從而也就等來了魚!那麼還有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改變餌料呢?

情況(一):在初春垂釣時我們可能會遇見面食不吃,紅蟲鬧的尷尬場面。所以普遍來說我們在此時可以用面食打窩、蚯蚓釣,蚯蚓皮糙肉厚可以抗住許多小魚的啃食也就給大個體鯽魚提供了就餌的時間!

情況(二):盛夏時節氣溫比較高許多魚出現離地的情況,同時魚類在此時的體能消耗量也會增加。那麼魚在離地狀態下也就無法尋找到足夠的食物,如果此時水下出現誘人的蚯蚓想必許多魚都會抵抗不住誘惑從而下底覓食!

情況(三):走水時如果我們使用面食很有可能會讓我們窩點偏離釣點,我們可以用酒米定點打窩後用蚯蚓作釣。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窩點不至於偏離出我們釣點,從而防止我們釣一會就回出現無口的現象!

小結:上面的三點是最具有特點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當地魚情來酌情調整!大家應該發現在使用蚯蚓作釣時的關鍵就是守,普遍來說我們守釣最好的餌料就是蚯蚓、玉米、麥粒等幾乎沒有霧化的餌料!

蚯蚓是萬能餌,但它不能適用所有魚情!上面我們說完了蚯蚓釣魚的好,本節我來說說蚯蚓釣魚的弊端。很多人都喜歡酒米打窩蚯蚓釣,雖然這種方式並非不可但缺需要消耗太長時間的誘魚!像北京這種魚類資源匱乏的地區,想用這種方式那簡直跟撞大運沒啥區別!那麼我們還有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蚯蚓呢?

情況(一):水多、魚稀的河道中我就不建議使用蚯蚓作釣,眾所周知面食的誘魚效果是酒米無法代替的!況且魚密度又狠稀少,想要魚發現此地有蚯蚓那就如同大海撈針一樣難!普遍來說我都會先用面食作釣,只有當作釣途中突然停口後會使用麥粒守釣即可!畢竟我這裏小魚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情況(二):冬季作釣時不建議使用蚯蚓作釣,雖然蚯蚓也算葷餌的一種。但在紅蟲面前其他葷餌都是戰5的渣渣,所以如果您能弄到紅蟲還是踏實在冬天使用紅蟲吧!還有就是初春無小魚鬧漂的時候,也不推薦使用蚯蚓只要沒小魚鬧那還是紅蟲最靠譜!

情況(三):湖庫釣魚時少有使用蚯蚓作釣的,首先我要聲明蚯蚓庫釣並不是不行而是不適合罷了!我們庫釣的魚種幾乎都會偏大,而且水庫中也會存在大量體型健碩的餐條、麥穗等小魚!如果你不想瘋的話,最好還是踏實使用面食+玉米作釣吧!

小結:蚯蚓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易脫落(倒刺鉤),這也是守釣的精髓之一!但平時我們作釣時間較短同時我們不可能守釣3-5個小時只為了釣幾條小鯽魚吧!所以平時我們都是利用面食來進行誘釣,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需要使用蚯蚓作釣的原因!

無論是蚯蚓還是商品餌,了解魚情才是關鍵!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一定是發生了使用商品餌時旁邊蚯蚓上魚,使用蚯蚓作釣時別人商品餌上魚的尷尬場面!我以前也會有如此的懷疑,只要別人上魚就會下意識認為別人的餌料好!可隨著釣齡和對釣魚知識的深入了解後,我才明白其實核心點是我們如何理解當下的魚情!

(一)春腥、夏淡、秋香、冬濃,這八個字只可意會不可照搬:這是老化總結出的八個字,而釣魚裏面的知識根本無法通過幾個字或者幾百個字就可以寫清楚!所以這八個字指的是我們在味型正確的情況下所需要做的調整,但這決不是說適應於所有的水域和魚情!

(二)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這裏面指的是溫度、溫度、溫度,脫離了溫度的理解那就是啥也不是!所以別再一位的認為這十二個字了,這裏面指的僅僅是適合的恒溫地方罷了!

(三)誘導素、神經激素等字眼,就如同信奉納米一詞一樣「白癡」:這些字眼只不過是把一些偏門的字眼放在明面上罷了,實際上根本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而且那是在水裏、水裏、水裏,被水稀釋後怎麼可能還會起作用!

小結:許多時候我們釣魚人把釣魚想的太復雜了,往往很簡單的一種釣法改變就可以改變我們偏偏用更復雜和「神奇」餌料來解決!

總結:無論是蚯蚓還是面食或者小藥的使用,一切都是需要根據魚情來應用的。脫離了魚情和水情的推薦都是騙人的罷了,所以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完善自己對魚情、對水情、對釣魚的更深入的了解!我是柯南釣魚,一名喜歡發現真相的釣魚人!關註我,更多真相與您分享!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