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釣魚小魚鬧是常有的事,不過釣友這個問題有些不準確。麝香粉這類添加劑屬於甜香味的,這類理論上鯽魚鯉魚都很喜歡,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不是這樣,經常會把非目標魚引進窩裏。

在野外釣魚,我不建議使用各類添加劑,而且像麝香粉這類的,對水質有很大影響。而且野外釣魚需要考慮很多,在一個陌生水域,不能一上來就打窩,或者直接用腥香甜味的餌料,可以用本味的餌料先摸摸情況,在逐漸調整餌料味型。

好了,就這麼多,希望釣友魚獲滿滿。

老壇麝香米本身具有發酵和麝香味型,通常用於野釣鯽魚。打窩的酒米,如果想多層次布局餌料味型,快速誘魚,建議考慮加入乳奶,果香類的味型。試釣的時候,可以探測一下,哪一種味型誘魚效果更好。才可以考慮復合加入,做為主要突出味型。

友情提示,小藥添加劑,不要過份依賴。其只是餌料的補充,代替不了餌料的作用。尋找對應的魚情,對路的餌料使用方法,才是使用釣魚正路。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釣魚人都知道,不管是在野外釣魚還是在黑坑釣魚,打窩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咱們釣好魚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而我們打窩所使用的窩料也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使用酒米來打窩了,當然具體使用什麼窩料也需要根據水情和魚情等因素來綜合判斷。但是酒米的話具有很強的廣譜性,那麼如果用酒米打窩的話,到底是使用大米還是碎米呢?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點幫助。

一、大米和碎米的比較從題主的問題來看,大米就是稻子脫殼之後的形態,碎米的話應該就是大米在加工的時候,被機器弄碎的,或者被人為的弄碎然後售賣。所以在選擇之前,還是要先來將二者進行一下比較和區分,才能更好地認清楚。

1、二者的相同點

碎米是大米的零散破碎形態,所以對於魚來說,其味道肯定是一樣的,而且魚的覓食最終目的,是需要通過食物來獲取補充自身營養的,所以二者在營養成分的構成上都是一樣的。

2、二者的不同點

密度的變化:由於二者的組成形態有所不同,雖然碎米是從大米破碎轉變而來,但是一根筷子和十根筷子對外界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所以大米的質地就比較硬,而碎米的相對密度就有所下降,容易被壓碎。

對酒的吸收程度:就是它們的耐泡性,同樣的酒,大米的話比較耐泡,對酒的吸收比較慢,需要泡製的時間就長一點。而碎米由於自身體積小,對酒的吸收就會快一點,適合短期泡製。

對魚吃口的影響:出於自身形態大小的改變,所以魚在吃的時候,口感肯定有所區別,也可以說是進食難度的不同,大米的話個體大入口性比較好,碎米對大魚來說比較難以撿食,入口性就稍微差一點。

二、如何選擇以上對大米和碎米進行了簡單的比較,在使用二者進行打窩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種呢?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一下。

1、針對不同的魚情

我們釣魚,不管如何考慮和選擇,最終的目的還是魚,還是想好要如何釣得魚,釣好魚,所以魚情就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優先問題了。

魚情一:對象魚

在出釣之前,還是建議先定一個目標,確定自己的對象魚,因為不同的魚所采取的做釣方式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所謂細節決定成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基本的前提就是大魚吃大米,小魚吃碎米。

比如:我在出釣前,把我的對象魚定位是大板鯽,那麼我肯定是優先使用大米來打窩了,如果是釣一些小鯽魚,有的地方也是因為資源有限,所以只能釣到一兩左右的鯽魚,那麼可以選擇碎米酒米來打窩。

魚情二:誘魚和留魚

在誘魚方面:相對於碎米,大米本身對酒的吸收速度慢一點,那麼其在水底的味道釋放速度也就慢一點,所以誘魚所需要的時間就長一點,而碎米釋放味道的速度快一點,誘魚的時間就短一點。

在留魚方面:大米的味道釋放慢,在魚沒有發現之前,肯定是能留住魚的,而被吃光之後就不一定能留住了。碎米的話,由於自身體積小,在散落在水底的時候可能會掉落在雜草中,空隙處,那麼魚就不是那麼容易發現它,但是其味道還是存在的,所以就能留住魚,但是其味道釋放相對快一點,當味道變淡之後,魚也就留不住了。

魚情三:魚的食量

就像人一樣,活動量大的話飯量就大,魚也是一樣,其食量也是受自身活性的影響,而魚的活性又是受天氣的影響。

比如:夏季的時候,天氣熱,水溫高,在不缺氧的情況下,魚的活性就高,活動量就大,食量肯定要跟上才行,使用大米打窩是最基本的,有時釣大魚還要使用玉米等大顆粒的窩料。當然春秋季節更是如此,春天是被餓怕了,秋天是準備過冬。當到了冬天的時候,天氣寒冷,水溫降低,魚是變溫動物,就會降低活動量來維持活性,所以食量就變的很小,用碎米比較合適,再加上魚口輕,碎米的比重比大米小,對魚的入口是比較好的。

2、根據製作的考慮

雖然酒米現在賣的比較多,各品種和味型都比較全面,選擇範圍也比較廣,但是許多釣魚人還是喜歡自己動手來製作,尤其是經常釣魚的朋友,對酒米的消耗量還是比較大的,自己製作的話還是能省下幾個錢的。

考慮一:成本

正常情況下,大米的價格肯定是要比碎米要高的,所以不論是購買成品的酒米還是自己動手製作酒米,選擇大米酒米肯定要貴一點,這就需要考慮到原材料的成本因素和自身經濟條件。

比如:我不是經常釣魚,那麼我就可以去購買成品的酒米,一般也是大米製作而成的,相對來說也能承受的起。如果天天釣魚,而且現在冬天釣魚打窩數量要求多,對酒米的需求量就大,一瓶成品的酒米一次出釣可能都不夠用,所以就要考慮自己動手製作酒米。一來自己製作能省錢,二來用碎米更省錢,也比較符合釣鯽魚的魚情。

考慮二:製作及保存

如果是自己製作酒米的話,在選擇大米還是碎米的時候就要考慮其製作及保存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們是需要將原材料進行翻炒以達到脫水的目的,最終的作用就是使酒能更好的滲透。用大米製作的話,大米的脫水速度慢一點,所以在炒製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就長一點,而其對酒的吸收也會慢一點,但是保存的時間會長一點。

用碎米製作的話,其體積小,質地松,脫水的速度就快一點,對酒的吸收就快一點,但是保存的時間就短一點,時間長了的話可能會發生粉化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商品酒米都是用大米製作的緣故。

3、綜合考慮

由於大米和碎米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是有著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的,就像大米在味道散發上比較慢,誘魚的速度就慢,但是體積大能讓魚快速發現,就能讓魚有東西可以吃;而碎米雖然在誘魚方面快一點,但是魚進窩後可能發現不了,就吃不到,隨著味道的變淡魚就會慢慢離開。

所以,綜合考慮,將二者結合是比較好的方法,最終的效果就是:讓魚進窩之後,經過一番尋找,能吃到東西,但一時半會又吃不飽,讓它在窩點長時間的停留。

比如:在自製酒米的時候,將大米和碎米放在一起製作,當在打窩的時候,將一些碎米碾碎,為的就是起到霧化誘魚的作用,而大米能克服水阻,順利落在窩點範圍內,並且由於自身比重也不容易被水流沖走。在魚進窩後,大米起到留魚的作用,當大米被吃之後,剩下散落在角落裏的碎米又發揮著留魚的作用了,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來釣獲。

最後總結酒米打窩的話,到底是使用大米適合還是碎米適合,通過以上對二者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之處,然後根據其針對的不同魚情,即對象魚的不同,誘魚和留魚的時間,以及對象魚的食量情況來選擇。還有就是在製作酒米時的考慮,在原材料的成本上,酒米製作及保存時間上都是可以用來參考的。但是還是建議釣友們在自製的時候將二者結合起來綜合考慮,這樣就能揚長避短,互相補充了,最終達到經濟實惠,誘魚和留魚共同作用的效果。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也歡迎大家關註評論點贊轉發,感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