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底窩什麼顏色上魚快?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窩料的顏色對於上魚起的是輔助的作用,窩料的氣味味型才是關鍵。

「釣魚打窩,越打越多」。從這句話就能說明打窩的重要性。到底窩料顏色對於上魚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個人從魚兒的視覺和嗅覺對比來發表下自己的觀點:

魚兒的視覺。魚的眼睛結構與人的眼睛結構有異同之處。相同的是眼睛的水晶體都是球形結構。不同之在於:人眼的水晶體是扁圓形,能見的距離比較遠;魚眼睛的水晶體是圓形的,看到的距離相對來說比較近。從上面的描述來看,魚兒的視覺是不發達的。有資料顯示,魚兒在比較清澈的水中能看到的距離也就是10-20米左右。而魚兒在水底對於白色,紅色和黃色這三種顏色比較敏感,這也是餌料多為紅色和黃色的原因所在。

我們知道光在同種介質下是直線傳播的,所以魚兒在水中的視線是水平的。而窩料散落在水底,也就是說魚兒只能在近距離才能夠發現窩料。從這個角度來看,顏色對於窩料來講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魚兒的嗅覺魚兒的嗅覺那時相當的靈敏的,這個是它們覓食的主要手段。一般魚兒覓食方式是這樣的,魚兒先通過靈敏的嗅覺發現氣味,順著氣味的方向尋找食物。當到達食物附近,通過視覺發現食物,味覺品嘗食物,如果感覺合口就會吞食,從而完成進食動作。從這個進食過程來看,嗅覺是魚兒發現食物的第一感官,而視覺和觸覺起到更多的是輔助作用。

寫到最後:從上面的描述來看,實際上窩料的顏色並不是很重要的。我們想要快速誘魚進窩,窩料的味型應首當其沖的。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籲「釣魚謹遵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並非類放置。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