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都可能誘發哪些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降脂藥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事件。
常用的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藥三分毒」,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有以下的不良反應,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肌肉綜合癥:肌肉疾病是所有他汀類藥物最嚴重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肌痛、肌觸痛、肌無力、嚴重可導致橫紋肌溶解。通常出現在早期,一般在他汀治療後4-6周。當出現肌肉癥狀,肌酸激酶高於正常上線10倍時,就可診斷為肌炎,肌病癥狀如沒有及時發現,繼續用藥,很可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和急性腎衰。橫紋肌溶解癥很少發生在單服他汀類藥物時,當於貝特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煙酸類、環保黴素等連用時,風險較高。服用他汀類藥物避免食用葡萄柚汁。
高血糖:他汀類尤其是大量,可引起患者血糖異常,表現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新發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糖控製惡化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增加約為22%糖尿病發生率,瑞舒伐他汀約18%,辛伐他汀約10%,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沒有影響。
肝毒性:他汀類藥物的肝毒性和劑量有關,各種急慢性肝炎伴中重度肝功能損傷的患者禁用。在使用他汀藥物時應監測轉氨酶,治療中,若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應立即停藥。
認知功能:他汀類藥物可幹擾膽固醇的合成,膽固醇在大腦的形成及其功能至關重要,降低濃度可能會引發精神和神經癥狀,嚴重的易激惹、攻擊行為、認知障礙、記憶喪失勃起功能障礙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