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餌 有哪幾種
正自古以來,釣餌非腥即香。腥,原指豬肉中的小息肉,現不管魚蝦還是禽獸生肉的氣味都稱腥。商品餌出現之前,腥餌取自自然,如陸生的蚯蚓、豆蟲、米蛀蟲、蛆、蠶蛹、蚱蜢、油葫蘆、蒼蠅和禽獸的肉、肝臟、腸管、油脂;水生的紅蟲、孑孓、魚、蝦、水蛭和蜆蚌肉等。使用時有的要掐成小段,切成條或塊,有的要經過煎和煮。
廣譜性全接觸魚餌,在使用中是變與不變的結合。不變,原色原味,搓餌釣底可以釣鯉、鯽、鯿、草、青等養殖魚類,又能在水庫湖泊釣取多達20種野生魚類。變,從釣底到釣浮,基礎餌的簡單是對水量隨需要自由調整,軟硬可控。在釣餌由漸入佳境到不在狀態大約就是1個半到2個小時的時間,基礎餌不返水,不會因為釣時延長而不在狀態,軟了用吸水紙吸掉一點水分,硬了濕點水再攪拌一下,就恢復狀態了。
基礎餌以底浮為基本狀態,不標誌具體魚種,可以在任何水域使用,故又稱模糊型魚餌。在魚餌都標誌具體魚種卻並不專一,如鯽魚餌釣鯉魚,鯉魚餌釣草魚幾乎不可避免的時候,基礎餌強調的是共性,即取下層魚攝食特點,以魚類熟悉的食物為基本原料,以近於完美的狀態滿足大多數人的釣魚需要。如兌水量比較寬,1:0.6~1,由硬到軟,兼顧了不同技術層次;以淡香為特征,降低對魚類的嗅覺刺激,避免了鬧小魚;以適當的黏度和較強的吸濕性保證釣餌的持鉤性,延續了釣餌狀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