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材料:老玉米、面粉、曲酒、骨粉、香精等。
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挑選玉米,主要時采用那些顆粒飽滿的老玉米,而不要那樣些幹癟、壞掉的老玉米,然後用用溫水浸泡上24小時。



2、浸泡完成之後,將泡好的老玉米放入鍋裏面煮,待玉米煮軟之後加入適量面粉、曲酒、香精,然後把這些調料攪拌均勻,如圖所示。



3、攪拌均勻之後,再泡在曲酒、香油的溶液中即可裝瓶使用



擴展資料:
製作打窩料註意事項:
1、用清香型的白酒侵泡窩料,效果最好,主要是因為以下酒精度數較高的白酒更容易與窩料的一些成分發生反應,而且酒精味道聞起來也比較刺鼻。

2、因為窩料的味道濃郁,所以在打窩子的時候,不能多撒,需要及時補窩。
3、裝瓶的時候,不要把瓶子裝的太滿,這樣在開瓶的時候很容易引起爆炸,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4、製作完成打窩料之後應置於陰涼、密閉的環境下,以免造成其成分的揮發,影響打窩的效果。

背上漁具去釣魚,特別是去水域廣闊魚兒稀少的水域去釣魚,打好窩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釣客可不可以綜合利用餌料和環境把目標魚種引誘到魚窩裏,直接決定了最終漁獲量的多寡。那麼打窩究竟有哪些要點呢?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為一千個釣客眼中就會有成百上千種看法,因此具體的用餌套路和打窩技巧,沒有說哪一點好哪一點不好的分別,而只能說哪種更適合自己。

雖然說打窩無定法,但總歸還是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則的。下邊小編就把打窩之中一些實用性較高的要點拿出來和各位分享,希望看了之後都會有所收獲。

第一個要點,打窩時候用的餌料要虛實得當。這裏的「虛和實」分別指的是「粉末狀的魚餌」和「顆粒狀的魚餌」。虛實得當,就是說不要單純的使用一種形態的餌料,而是要結合具體情況恰當地選用。

試想一下,如果魚兒只是可以聞到食物的香味,但是一直找不到可以吃的餌料,那麼它們怎麼會長期待在我們布好的窩子裏?再假如魚兒一口氣就能愛窩子裏吃個大飽,它們自然就乖乖去到舒適的水域地帶睡大覺了,誰還會去尋找魚鉤上的餌料呢?

第二個要點,打窩時候除了要考慮季節因素和風向的影響,還應該充分考慮到目標釣場的具體情況。我們清楚,兩個地方。兩個魚種之間好多因素都是不盡相同的,尤其是口味方面。

所以釣客在打窩的時候,應該盡量先了解一下水域中魚類的攝食習慣和偏好。最明智的做法莫過於選用當地生產的原來來配製餌料了。另外就是在打窩的時候,窩料的用量也要根據魚類分布的情況和水域本身的大小來定。

第三個要點,打窩時候要不斷觀察魚情以便更好掌握續窩時機。所謂的續窩,就是指為了讓辛辛苦苦打出來的窩子擁有更持久的留魚性能而不間斷往裏邊撒餌料的過程。這裏只需要註意,續窩的時候餌料的用量不要過大就可以了。

還有就是有些釣客,在打窩之後總是會迫不及待地開啟作釣模式,這樣做其實是不太合理的。因為等魚進窩是有一個不確定多久的過程的。就冬天來說,通常情況喜愛這個過程得持續兩小時左右,有時候甚至會更長。如果這段時間內,剛有魚進窩我們就開始釣魚,是很容易將它們嚇到的。

如果發現窩子裏邊有好多魚星出現,則表明很有可能是一群魚在搶食窩料,這時候釣客切不可只顧作釣而忘記了適時地撒些誘餌進窩。一旦忘了續窩,後果可就不怎麼樂觀了。

有人會說,嚇到怎麼了?什麼時候釣不都是會嚇到的嗎?

對此,小編要強調一下,嚇到釣的魚不要緊,萬一造成驚窩現象,這個窩子都有可能毀了。雖然說什麼時候開釣都不免使魚兒受到驚嚇,但是如果在魚兒還沒有大規模進窩的時候就造成驚窩現象,那麼可想而知,還會有哪條傻魚願意進我們的窩子?所以,釣客千萬記得要等到領頭的魚進了窩之後,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後邊的魚跟著進窩。等到它們都放松警惕一心吃餌的時候再開啟垂釣模式。

總之。打窩牽扯到的內容是比較多的,除了我們上邊提到的這些,有時候還需要考慮到水質的狀態,以及水流的狀態等等。所以釣友們在學習和交流打窩經驗技巧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貼合自身情況,爭取總結出一套與自身行為習慣相吻合的打窩路子。

舉報/反饋

釣魚打窩需要註意細節。要先用漂墜探探水底的情況,找到一個合適的釣點之後,再布窩定點垂釣。一定要先補窩再垂釣,在補窩的時候一定要輕放、輕移動、輕起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