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及以上的鯽魚可以稱作大板鯽了。鯽魚是自然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之一,也是最受釣友歡迎的魚種,尤其是野生超過半斤以上的大板鯽,更是釣友們每次作釣的首要目標。大板鯽因其生長周期長、數量少、生性敏感等原因難以釣獲。如何釣獲大板鯽確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到季節、天氣、釣位、窩料、釣餌、技巧等因素,那麼我就從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來分別分析如何作釣大板鯽。

1.春季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氣溫也慢慢回升,經歷了整個冬季的魚兒活性大大提高,覓食欲望大大增強。即便是生性膽怯、敏感警惕的大鯽魚也會因為溫度的升高活性增強,會遊到近岸的水草邊覓食,更容易被釣獲。所以說春季是釣大板鯽的黃金季節。

1.1釣位:選擇近岸有水草的地方打窩,水深在80-120公分為宜。如果水體渾濁,50-60公分的水深也可以作釣。

1.2窩料配方:碎玉米、小麥、小米、牛逼鯽、蜂蜜、維生素B2、維生素C、紅糖、丁香、二鍋頭高度白酒。

1.3釣餌:早春因為溫度還沒有完全回升,可以選擇用紅蟲;仲春和暮春可以用蚯蚓。

1.4天氣:東南風的晴好天氣、春風夾雜著如牛毛一般的細雨天氣、以及氣溫和水溫都不是很低的陰天最適合釣大板鯽。

1.5技巧:打3到5個窩子,輪番作釣。窩子有魚,但是鯽魚吃口欲望不高,要逗釣,反復將鉤餌提起離底15公分左右再放下,模擬生物活動過程,鯽魚就怕逗三逗,很快就會吃鉤。春天的時候,鯽魚雖然活性有所升高,但是其警惕性還是相當大的,線組最好用0.8或1.0的線,鉤子適當小一點。

1.6釣法:傳統釣比臺釣優勢明顯。因為臺釣餌料在春季比較招小魚,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臺釣,餌料選擇香腥型。

2.夏季

說實話,夏季是最不適合釣大鯽魚的季節。夏天,鯉魚、草魚,鰱魚、鱅魚、大鯰魚都紛紛出動了,大板鯽卻消失在了釣友的視線裏,平日上鉤的多是些瓜子鯽,稍大一點的也就一、二兩,半斤、一斤的大板鯽大裏去了呢?

首先,夏天氣溫高,光線強,生性膽小的大鯽魚都呆在深水,手竿一般不容易釣到了;同時夏天水裏食物充足,魚兒不缺吃的了,大板鯽也不必提心吊膽的到近岸覓食了。

2.1釣位:釣遠,用8到10米的長竿釣有水草的地方或者釣草洞。

2.2窩料配方:白酒200克、含有米糠的米500克、小麥粒200克、臭豆腐25克、花生榨油後的餅、或者說菜籽餅100克。

2.3釣餌:餌料或蚯蚓

2.4天氣:暴雨過後,或是刮大風的天氣。釣早晚,最好是夜釣。

2.5釣法:臺釣比傳統釣優勢明顯,臺釣餌料盡量清淡些。

3. 秋季

秋天,秋高氣爽,溫度較夏天慢慢下降,氣壓適合,水體溶氧量大,魚兒會沈到水底,非常適合釣大板鯽。

3.1釣位:釣遠些,用8到10米,甚至12米的長竿釣有水草的地方。

3.2窩料配方:奶粉100g、玉米面100g、蝦皮50g、輕麩100g、雪花粉100g、黃豆50g、蠶豆50g、葡萄糖粉10g、面包糠100g。

2.3釣餌:蚯蚓或深秋用紅蟲

2.4天氣:東北風、或者東風的晴天出釣,釣早晚。

2.5釣技:在背風向陽的地方釣草洞、用紅蟲釣,多個窩子走釣。沒口的窩子不浪費時間,有口的窩子集中精力對待。

2.5釣法:臺釣和傳統釣相當。

4. 冬季

印象中春秋兩季是垂釣大板鯽的黃金季節。雖然說冬天的魚兒不好釣,但是一旦找到了魚窩,大板鯽也能連連上釣,有時候咬鉤的頻率比其它季節更瘋狂呢!其實冬天才是收成最好的時節,特別是鯽魚,是最耐寒的魚種,天寒地凍少了小雜魚攪擾,而小鯽魚也由於耐寒程度有限,所以釣的都是大板鯽,半斤鯽和斤鯽經常出沒。所以要想釣獲大板鯽千萬不要在冬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啊,要頂著嚴寒作釣才有好的收貨!

4.1釣位:盡可能釣遠,因為冬天氣溫低,大板鯽都退回到深水去了。用12米及以上的長竿釣有水草的地方;或者長竿短線釣草洞。

4.2窩料配方:小麥2斤,小米2斤,菜籽餅1斤,面粉200克、紅糖600g,純蝦粉200g,高度曲酒650ml、麝香液120ml(或者麝香粉40g)

4.3釣餌:紅蟲

4.4天氣:東北風、或者東風的晴天出釣,最好釣全天,因為冬天水溫低,發窩時間長,上午10-11點,或下午3點半左右都是大板鯽吃鉤的最佳時機。

4.5技巧:多打窩找魚人找魚,因為冬天水溫低,魚的活性降低,躲在深水不怎麼遊動。如果找到魚窩,還是會爆護的。有時候即便窩子有魚,大板鯽因為寒冷也不願意開口,所以要逗釣,不停的逗,千萬要有耐心,要堅持,不要輕易放棄。堅持才有收獲!

4.6釣法:傳統釣用紅蟲釣比臺釣優勢明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