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固然長短不同,但運用辦法大致相同,其根本程序如下:

(1)逐節拉開海竿,使各過線圈對齊,並在一條直線上,各節銜接處應稍加力拉緊。過線圈應對準繞線輪卡座。

(2)安繞線輪,將繞線輪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將其固定死,把繞線輪逆止開關撥向反轉位置,拉動線頭,釣線即可拉出,再逐一穿過線圈,直到穿過竿尖過線圈。再用連線環掛上附子和炸彈餌,以備甩投。

(3)把逆止開關撥回正轉位置,調整好曳力安裝,這很重要。過緊,出線阻力過大,遇大魚時易斷線;過松,出線阻力過小,遇大魚時出線過快,晚於線盡斷線。普通是用手拉釣線,要能拉動釣線即可。

(4)旋轉繞線輪,使餌團離竿尖30~40厘米。再右手握竿於繞線輪處,以中指和無名指夾於線輪銜接背,食指第一關節鉤住釣線、翻轉出線環,按你熟習的甩投方式將餌鉤投向釣點。

(5)待附子落水後,立刻撥回出線環再搖動繞線輪手柄收線,當收線收回局部,釣線仍處於松弛狀態時,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與空中所成的)應大些,即應陡一些,仰角大小與竿尖反響靈活度有直接關系。普通來說,仰角越大,靈活度越高;反之,則越愚鈍。判別仰角能否適宜的別一規範是釣竿與釣線間夾角,當夾角越接近於90°,反響越靈活。因而,這個夾角才是反響靈活度的中心。海竿支好後,隨即在竿尖上夾一小鈴。

(6)若遇大風天氣,大仰角會使釣竿易受風的影響而擺動。為使海竿加強抗風才能,可將仰角減小,但不能過小,那樣會使竿尖靈活度降低;另外,還能夠將海竿收回幾節,使竿高降低,也可減少風力影響;或是將海竿側臥於岸邊,但要留意使釣竿與釣線間夾角,使之接近90°

(7)海竿支好後,就可靜觀反響,或聽鈴響,或看竿尖。當看到竿尖急劇擺動或鈴聲大作,卻可扭虧為持竿向後鼎力揚竿,隨即快速收線,收了幾米線後,又要揚竿一次,如此反復幾次,以使釣鉤紮牢魚唇。

(8)餌料入水後,經過20~30分鐘仍無反響,這時就應起竿,重新換餌。由於餌食入水後不久即會散開,經過半小時,餌食就會被小魚吃光,不換餌就會白費時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