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是什麽

「臺釣」顧名思義是指臺灣釣法。是由我國臺灣省的垂釣高手經過長期實踐,不斷探索而總結歸納出的一種裝備齊全、動作規範、上魚率高、集娛樂性和競技性於一體的、既舒適又科學的釣魚方法。在臺灣稱之為「懸錘底釣」,主要適於池釣,由於不斷發展,磯釣釣、船釣、溪釣也都有人使用。《臺釣秘訣》中對「臺釣」的特色歸納為:1、竿細短、線細、鉤小無倒刺,浮漂細長均勻靈敏度高,穩定性好。2、垂釣者坐在美觀的晴雨傘下和輕巧的折傘式靠背椅上,有舒適感。3、釣竿擱放在竿架上,手不離竿,眼不離漂。4、魚餌上乘,誘魚力強,能迅速聚魚並使萁爭先吞鉤。5、一切要求規範化,操作輕松、動作標準、姿勢正確,講究速度,起魚率高。靈敏、快速、誘魚、收獲高,是它的最大優點。所謂靈敏,指它的漂墜鉤的組合非常靈敏,浮漂極易迅速準確的反應出魚吃食的情況;所謂快速,是上魚、摘鉤、入護時間都迅速,節約時間,有利競賽;所謂誘魚,是指鉤入水後輕飄下降極易引起魚的發現,從而誘集魚群,魚鉤輕挨地面,魚的遊動使鉤隨之活動,使魚認為系活食,極愛吞食。由於上述原因,上魚率高,自然收獲高。

釣魚中的臺釣是什麽意思?

臺釣是臺灣釣法的簡稱,與我國的傳統釣法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臺釣的鉛墜是懸於水中而不是落在水底。

通過調整鉛墜的重量可以達到改變釣組靈敏度的作用,甚至可以達到全水層做釣。是一種效率很高的手桿釣法。    

為提高靈敏度臺釣多使用小鉤、細線搭配優質的碳素臺釣竿,臺釣的浮漂也與傳統釣浮漂有很大的差別,根據垂釣的魚種、垂釣時的魚情、垂釣的水層等條件會有不同類型的臺釣浮漂選擇。

臺釣線組由主線和子線組成。主線與釣竿直接連接,線上安裝浮漂、鉛皮座並通過8字環與綁好釣鉤的子線連接後即組合成一套完整的臺釣線組。

擴展資料:

臺釣和傳統釣的最大區別就是鉛墜不沈底,這樣的好處是由浮漂拉著鉛墜和鉤子,使得浮漂一下的鉛墜在水中成一直線。反應速度上來講要比傳統釣更快,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點,一般臺釣使用的是長尾漂,所以在風浪大的時候或者水面反射強烈的時候很容易看不清楚漂,以此錯過魚訊。

臺釣中的漂訊分類很多,不像傳統釣中的漂訊無非是黑漂和送漂。有可能臺釣的漂訊和傳統釣中的有事會差不多,但是結果卻完全相反。

在傳統釣中的小魚鬧餌,引起的浮漂上下小範圍的抖動。但是如果換上是臺釣中可能是小魚在鬧,也可能是鯽魚開始吸食了。所以這時候臺釣擡竿一般都會有收獲,但是在鯿魚較多的塘子中,很有可能是條鯿魚。 

所以從漂訊上來說臺釣比傳統釣來得及時,同時種類也比較豐富,但是臺釣豐富的漂訊常常會讓人感覺迷惑,因為小魚鬧餌和大魚吃餌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漂訊有時都是差不多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臺釣

臺釣,即臺灣釣魚技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臺灣傳到大陸的。

具體術語如下:

1、拋竿:指一手持餌一手握竿,借助竿的彈力,手一松把餌料拋到釣點的位置。

休閑釣

2、揚竿:指浮標出現魚吃食的動作後,擡竿的反應,擡竿後的結果是多樣化,一、中魚,二、不中魚,三、刮樹枝,四、斷線,五、斷竿、六、滑竿、七、鉤在水底卡住等現象發生;有時擡竿也可以非咬鉤形式釣上魚,

3、成數:指揚竿中魚的比率大概是幾個百分點或幾成的意思,成數高即指中魚率高。

4、壓線:指拋竿後,將漂到竿之間的魚線壓在水裏,先把竿梢插入水中,等魚線全部入在水中後,把竿稍稍往上擡一點,往後拉一下,再往前一送的過程。這一程序能確保浮標不被魚線牽扯,不受風水流的影響,不影響浮標的靈敏度。

5、嘴步:指魚吃餌的方式反應在浮標上是什麽信號,假如是頓的信號,我們說魚的嘴步是呷頓;如果是上浮的信號,則稱為是呷踏(捧的意思);如果是整支拖走,則叫作呷負。

6、敏:一般指浮標調的靈敏度或釣的靈敏度,這裏指的是釣的靈敏高,調目多於釣目的時候為敏。

7、鈍:指浮標對魚訊的反應較為遲鈍(很多的時候根據魚情的要求來調整浮漂出現頓的狀態),調目少於釣目的時候為鈍。

8、鐘擺:指餌料和鉛墜在落水後的擺動,這個擺動的幅度,如同鐘擺般。

9、快手:即在浮標的魚訊剛出現一點,掌握魚第一次吃食,剛把餌吸入嘴時,就立即揚竿,浮標的狀態通常是調敏釣敏。

10、慢手:若采快手釣時空竿連連,則此時須等浮標信號明確,掌握魚兒的第二次、第三次吃食時間再揚竿,尤其是魚體大小參差的池子,若摒除其它因素,釣慢手中大魚的機率通常較快手為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