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五一」節,氣溫升高,而且穩定,也就是說,氣溫不會象前期大起大落,最低溫度穩定在15度左右,溫差小,而且鯉鯽魚產卵基本結束,進入大量覓食時期。

在不放魚,即不帶黑坑性質的塘、庫以及江河等,都稱為野釣,給釣魚費沒關系,比如我在帶半黑坑性質的水庫釣魚,釣魚費40元,而在另一個不放魚的水庫釣魚,屬野釣,釣魚費60元一天。原因應該是40元一天的魚,是承包人從水產品市場買來的魚,這種魚是吃魚飼料長大的,肉質不怎麽好。而60元釣一天的水庫,無論是什麽魚類,都是自然生長的,所以肉質肯定要好得多,這就是區別,因此很多釣魚人對野釣趨之若鶩的主要因素。

五月初釣魚選釣點,我以在水庫釣為例,在半島突出部,離岸不遠,水中有障礙物旁邊,有水草但水深須超過1.2米,無水草可選坡度不大,離岸7米左右,水深1.5米左右的灘地等,這些都是好釣點。

至於餌料,這個很麻煩,漁具店什麽商品餌都有,說得再好,結果無用,為什麽呢,水庫白條魚多如牛毛,釣餌剛扔下水白條魚就開始搶食,有人說換重墜硬餌,結果呢?還是沒用。

經過多年垂釣,我積累了些經驗,完全無保留地與眾釣友分享,對您是否有用?這就要實際情況了。

以今年5月3日那天出釣為例

頭天我為這次出釣的餌料做了精心準備,為了最大限度避開白條,誘餌由幹顆粒加幹麥粒和少量酒米組成,釣餌有商品餌、米飯粒和煮麥粒玉米粒。

釣點在一個小灣,近岸有少量水草,離岸約六米水中有根枯竹樁。

我先在水草邊打米窩,上兩周我在此釣獲十一尾半斤左右的鯽魚。半小時後我用米飯粒下鉤,結果要不是白條咬鉤,要不就是不見漂動。約上午九點,我在水中枯竹樁旁用幹顆粒加幹麥粒和酒米組成的誘餌打窩,另撒少量煮麥粒,補充一下,煮麥粒是我自己煮的,沒加任何添加劑。

半小時我用比較硬的搓餌下扞,結果全是白條魚搶食,餌還沒下水,白條魚竟然跳出水面來搶食,釣餌根本就沒法下底。釣得心煩,無奈我換粗線大鉤,重鉛下底,底是下了,難見漂動。一晃就到了上午十點,我決定換煮麥粒釣,換細線小鉤可能還能釣到鯽魚。換煮麥粒釣,最初還是有白條魚搶食,但煮麥粒鉤得穩,即使白條魚在上中層水搶食煮麥粒也不會掉,只是見漂快速下沈,提竿常獲白條魚,不管怎樣涚,鉤餌還是能下底。下底也是白條魚咬餌,輕提一下又扔進釣點,反正煮麥粒掛在鉤上輕易不會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窩內冒出幾串魚星,而且白條魚漸少,一次漂下沈,揚竿魚中鉤,手感還行,正溜魚背後傳來一聲「給我放下去!」回頭一看,原來是承包人收費路過見我溜魚,幵了句玩笑,我順口回答,「你把釣魚費退我我就放」,時間不長魚被我拉出水面,我以為是尾鯉魚,結果是一尾約兩斤的大鯽魚。此後我釣獲小鯉魚和鯽魚各一尾,十二點過,一次漂下沈,我正分心,造成提竿過重,1號子線斷了,顯然是大魚咬鉤。釣到中午一點過,漂少動,又見緩慢沈漂,揚竿魚中鉤,溜魚幾分鐘魚進抄網,這是一尾3斤多的裸斑鯉魚……

怎麽說呢,全天獲魚不多,但還算有所收獲,能釣到幾尾魚,一是釣點找得好,二是在釣餌的應變上做得不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