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全國大部分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對水溫要求不高,一年四季均可釣獲。

所謂野河釣鯽魚,是指在無人放養的水庫、湖泊、河流等水域垂釣。在自然水域裏的鯽魚由於水質好、生長較慢、味道鮮美而一直受釣魚人青睞。我近些年一直在野河釣鯽魚,下面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我介紹一下野河釣鯽魚的技巧:

一,選好釣位。野河釣鯽魚的選位和釣其它魚是不同的.釣鯽魚選位要選草邊,岸邊,一些小回水灣的地方.

早春季節選淺灘,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氣溫低但天氣晴好天,可選在北岸朝陽的地方,最好是淺水處。

淺灘水草處鯽魚多,隨著天氣的升溫,野河淺灘裏的各種水草開始生長,很多小蟲,浮遊生物,小魚,小蝦在水草叢中逐漸活躍,開始生長繁殖。趨溫性強的鯽魚,經過漫長冬季的消耗,早已饑腸轆轆,紛紛遊到淺水灘的草叢中覓食,為五六月份產卵積存營養。淺水灘成了鯽魚的樂園,也成了釣魚人垂釣的好去處。

夏秋季節要選擇南岸背陰處,夏秋季節天氣炎熱,背陰處相對陰涼。鯽魚喜歡瀦留在這些地方覓食。只要有0.5---2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岸邊斜坡的靠近坡底處,效果會非常好。

初冬釣草窩。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水溫也隨之下降,而草窩裏相對溫暖,大鯽魚喜歡在此聚集,所以釣魚老手都喜歡找草窩垂釣,收獲較多。

二,窩料的準備。釣鯽魚得打窩,窩料一般到漁具店買酒米就可。也可以自己泡製酒米。我都是自己泡製,方法如下:小米2斤,細玉米碴子3斤,曲酒半斤,蜂蜜半斤,牛B鯽3包,丁香10克,攪拌均勻,放壇子裏密封7天,就可以隨用隨取,效果極佳。

三,釣具的準備。野河鯽魚個體較小,超過半斤的就很少了,又不用釣太深,所以我的原則就是短竿+細線+小鉤。竿子2.4米至5.4米均可,線組最多主線1.0號,子線0.5號,鉤子2、3號,漂用小型鯽魚漂或者七星漂都可。

四,釣餌的選擇。早春,野河的鯽魚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加上又為五六月份產卵做準備,急需大量蛋白質,特別愛吃蚯蚓、紅蟲類等高蛋白食物,此時用蚯蚓、紅蟲出釣,效果非常好。初冬,魚類需要儲存能量過冬,也大量攝食葷食,因此用蚯蚓、紅蟲效果也不錯。

夏秋季節,氣溫升高,鯽魚可選擇的食物種類繁多,由於葷味餌料招小雜魚,老釣魚人用的最多的就是本味和谷物香味餌料。我曾經嘗試了多種餌料,根據效果總結了以下三種:

(一),麥粒,每年的麥收季節,取快要成熟的青麥粒直接掛鉤,大鯽特愛吃。

(二)大米粒,蒸熟的大米粒取幹硬點的,加一點蜂蜜混合,直接掛鉤,效果也不錯。此方法適合在河溝、小水塘等水面較小的地方。

(三),商品餌,老三樣,藍鯽+野戰九一八+速攻2號+拉絲粉,比例1:1:0.8:0.2,加水一倍開成拉餌。適合在水庫、塘壩等大水面垂釣。

最後我再詳細介紹一下初冬季節釣鯽絕招「戳草窩」。每年的初冬季節氣溫下降明顯,但還沒有結冰,此時其實是一年中釣鯽魚最好的時間。此時因為天已經冷了,釣魚人也明顯減少,這時可以選擇多個地方走釣。

我都是天剛放亮就趕到河邊,找有水草的地方,用自己泡製的窩料,連打五六個甚至十來個窩,住一兩個小時,太陽升起,魚兒開始活躍,開始用長竿短線朝天鉤,掛蚯蚓(一定要活的,整條掛鉤,蚯蚓的蠕動能吸引大鯽的註意),沿打好的窩挨個垂釣。漂用七星漂,一般上頂兩粒即中魚。

一個窩子有魚就多下幾竿,魚口稀了就去下一個窩子。依次輪回,中午前後每個窩子再扔一把米補窩。釣到下午太陽落山,收獲二三十斤鯽魚不在話下。我朋友曾經用此法一天最多釣獲六十多斤。

總之,會釣鯽魚的人很多,方法技巧也很多。但由於受氣候與地域差等因素的影響,同樣的方法不一定有同樣的收獲。在此介紹的技巧僅供釣友參考。

我是遊釣大沽河,在此奉獻自己的實戰經驗與釣友朋友們分享,不足之處,歡迎指正。最後祝朋友們玩得開心,收獲多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