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全攻略?
1、竿梢處:使用線徑約1.7號的路亞PE線,做成周長大概在5-6公分的一個線圈(可能的話,這個線圈越短越好),用打火機將線圈的打結出燙死,這個就是大線連接竿梢的一個線圈。
2、這種PE線有一定的挺度,可以有效防止大線與竿梢纏繞,1.7號線徑的PE線,拉力值一般在26-35公斤,也能有效避免中大魚後在竿梢連接處斷線。
3、漂座處:上面以三顆太空豆固定,下面以兩顆太空豆固定。緊挨著漂座的四顆太空豆可以有效防止中大魚後浮漂移位。最下面的一顆,在特殊魚情下可以做小跑鉛使用,那漂座最上面多出的那一顆豆,即作為最初找底標記使用,以明確雙鉤到底的真實位置。
4、鉛皮座處:上下各兩顆太空豆,上面兩顆防止中大魚後,鉛皮座移位。下面兩顆,在釣定層、釣行程、釣跑鉛時,任意定位鉛皮座位置。另外,在裹鉛皮之前。
5、一定要把鉛皮最前面修薄,然後整體裹緊,盡量不要留有空氣,平行且沒有空氣殘留的鉛皮的好處。第一,不會由於鉛皮內的氣泡影響浮漂調目,第二,鉛皮、子線下沈不打轉兒,能夠平穩、快速到位,尤其釣滑口魚時,一定要註意。
釣魚有什麽小技巧嗎?
在釣魚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如果是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現象。此外,還要站在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根據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打在蔭涼的深水區,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質量好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裝餌:釣餌有葷素之分,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搶食;二是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應該註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下鉤:正確下鉤要註意四個字:「輕,準,動,避」。輕就是不要有太大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準就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註意。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幹擾(強食)。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沈1-2cm,然後浮子上送。青魚,草魚遊動快,吞餌也快,浮子浮沈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兇猛,咬鉤拖勁奇大……提桿: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桿,提桿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桿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姿勢:一般是桿透出肘後30-40cm,提桿時;提桿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翹大壓。在魚桿處只需上翹5cm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提桿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桿時還須註意的問題是:提桿時不能用力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這樣做,會把魚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唇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逃走的後果。微笑{≈燕ěr:17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