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請!

說實話,不是黃藥師,用小藥不多,僅談談一些自己淺顯感受。首先談談餌料。記得小時候釣魚,用的食兒是白面裏面加點棉花,這可能算是有點像現在的拉絲粉效果哈,增加附鉤性。滴幾滴香油,算是用的最早的小藥吧。自從真正迷上釣魚後,開始用商品餌。我自己感覺目前各品牌商品餌都差不多,只是各家配方略有差異,用的時候註意區分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就行,沒那麼神秘!

現在進入正題。雖然沒經過調查,但我自己認為小藥大部分都是香精和色素勾兌的(據說也有自然提取物,估計噱頭大,自泡藥酒不在此列哈),味型雖然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大致也就那幾樣,模仿天然食物的味道,最多也就是幾種味型混合。釣魚人都知道沒有萬能餌,當然也沒有萬能小藥,甚至說沒有小藥釣獲也不一定差。

當前小藥在黑坑用的比較多,甚至有人說無小藥不黑坑。黑坑以放的養殖魚為主,正釣時用小藥有一定效果,聚魚快,留魚久,但要是偷驢溜魚的話,建議少加,甚至不加小藥。水庫用小藥少,不過現在有的承包水庫放的都是養殖魚,也可以嘗試一下加小藥。總的來說水庫還是不建議用小藥,商品餌足矣,水庫關鍵還是看屁股,看窩子。

隨著季節和溫度變化,魚餌也要隨時調整,春冬天,腥味餌占優勢,夏天以素為主,秋天甜香,當然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水質等等。小藥也要跟著季節變,不過現在黑坑流行的是大麥紅薯膏+果酸+魚開胃,用量自己掌握,多加實驗,沒有定式。

說了這麼多,廢話居多,大家湊合著看吧。釣魚需要自己多琢磨,多實驗,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最後說一下,去水庫希望大家盡量別用小藥,汙染環境,黑坑隨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