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釣法 1.「人找魚」釣法。就是不打窩,沒有固定的釣位,這裏甩兩竿,那裏甩兩竿,它只適宜於初開釣的魚塘。 此釣法,墜離鉤約20厘米,漂離墜約30厘米。若魚浮頭,墜要緊靠魚鉤,漂離墜20厘米左右。若遇深水魚塘,氣溫低,水中有大中小三種魚。根據水的深淺,可釣0.5~2米深,這樣深度釣上來的大多是大草魚。 2.浮草引魚釣法。在經常有人垂釣的魚塘垂釣,魚被釣滑了,變得非常精靈,只要有動靜,魚就會躲到遠處或深處去了,這就需要采取浮草引魚釣法。方法是扯一些鮮嫩的青草,在順風處上方撒下,讓其在水面上順風漂流。這時將手竿掛草餌,投放在浮草上,只要魚來吃草,一般會先吃釣餌。 3.沈底草打窩釣法。在經常有人垂釣的魚塘,一有動靜魚就沈底,這時就要采用帶泥的長草或將長草捆上泥、石塊,沈到釣點水裏的釣法。一般打2~3個窩即可,打窩後註意觀察動靜。一旦草窩處出現氣泡或碎草浮上水面,說明魚已進窩吃草了,此時,可掛草餌垂釣。但浮漂要放深,最好讓草餌落在底窩草的草尖處。需要註意;魚上鉤後應立即將其領離窩點,以免驚走窩裏的魚。每窩釣1~2條就換窩,輪番下釣,這樣就會有驚喜的收獲。 4.用面食打窩釣法。草魚一般來說以食草為主,但也愛吃配成的其他面食。打窩時用雞蛋大小的面坨打幾坨(用顆粒料也可),撒在一平方米左右內,撒兩個窩(一個近,一個遠,一個深,一個淺),輪番下鉤。釣餌捏成蠶豆大小掛在鉤上。用此法垂釣最好不要用墜,因釣餌的重量代替了墜。將浮漂放深,使其橫臥在水面上,待漂立起向下沈時,提竿得魚。 二、盛夏浮釣 盛夏浮釣又分為浮釣和半浮釣兩種。 1.浮釣。早晨和傍晚,天氣涼爽。塘主平時多在早晚撒草餵養,因而草魚紛紛從深水中遊到岸邊吃草。這時垂釣,將魚鉤定在距水面10厘米左右,掛上1~2根嫩草心,甩到水中的浮草附近(若塘主未撒草時,則應自己撒草打窩),當浮漂下沈、上浮或被橫拖時,及時提竿。 2.半浮釣。中午前後,烈日當空,氣溫升高,草魚大多遊回深處「納涼」,此時應采用半浮釣法。先用底釣法測出釣點的水深(盡可能離岸遠些,以能看清漂為好),然後拔一把嫩草用繩捆紮,另一頭綁一石塊,兩者距離約為釣點水深的一半,將其拋入釣點,待有魚泡上冒,即可掛草垂釣。 三、串鉤釣法 串鉤釣草魚,用浮釣的方法,可多裝幾只鉤,能延長釣組在水中的跨度,有利於草魚發現目標;如果鉤上裝葦草等,更不怕別的魚咬散釣餌。 用串鉤沈底釣草魚時,其組裝設計就不同了。我們知道,距水底50厘米之內,是草魚攝食的一個最佳水層,在這一水層垂釣,可稱為「釣底浮」,就是貼近水底釣浮。所以在組裝釣草魚的底釣串鉤時,設法使串鉤的鉤子既有沈於水底的,也有浮在水中的,盡量使串鉤有既釣底又釣浮的功效。 必殺草魚技法 誘魚餌料是要提前一天把麥子稍微蒸一下,或用滾水多燙幾次麥子要去皮的。第一次用的是蜂蜜拌的麥子,用塑料袋紮緊。第二次用酒泡麥子[泡的時間稍長一點更佳] 第二天撒窩子時撒大一點。釣餌多用嫩玉米,最好是能掐出汁的白玉米。 其次顆粒飼料,蚯蚓,也可。草魚力大,線組最好用大一點。我用的是三號紅狼線,鉤是六號伊勢怩。有漂訊時要,立刻把桿豎直,好利用桿的柔力,否則不是線短就是桿毀。草魚吃鉤後一般有三沖,用力和它抗衡,或跟著它跑就看你的心情和桿子的強度開始溜魚時不要急著用抄網,以免魚受驚扯斷魚線,等魚上水翻白肚時,要眼明手快。抄上魚還不算完,裝進魚護時,最好把魚護拉離水面在岸上放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