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阿咪趕海

首先介紹下鰱鱅,鰱鱅是兩種魚,白鰱與花鰱,白鰱全身發白,花鰱身上有黑點,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鰱鱅,從名字上來解釋,鱅在古代釋義中是笨的意思,這兩種魚,說實話是很容易釣的。白鰱和花鰱不用嘴去吃食,而是用魚鰓去濾食食物,也就是說你用硬質的魚餌或者不易霧化的魚餌去釣,是不太容易釣獲的,這也不能絕對,有些地區甚至可以用路亞竿雷蛙的形式釣獲,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不可以的。要想釣獲一種魚類,首先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1、花白鰱喜高溫,水溫在17度或者以下的時候,花白鰱的吃食欲望降低很多,很有可能不開口。這也就決定了,釣花白鰱的季節最好是立夏之後到中秋。南方可根據水溫來決定什麼季節釣花白鰱。2、可能很多人都說花白鰱是浮遊類魚種,通過釣浮的方式才能釣到。但是根據我多年釣花白鰱的經驗來看,其實白鰱是浮遊類魚種,而花鰱是底層類魚種。

其次我要講一下釣花白鰱需要準備的漁具。這裏我要說一下花白鰱很怕痛且膽小,在刺中它的瞬間會垂死掙紮,也就是爆發出很大的拉力,即使是四五斤的花白鰱,也會讓你輕易切線或者斷竿。所以在講解漁具的時候,通常花白鰱有兩種魚竿可以選擇:手竿或海竿。這裏先簡單說一下手竿,為什麼說手竿,因為這種魚還是海竿釣獲比較容易,手竿也就是體驗一下那種線切水的聲音和感覺,比較難把握溜魚。

手竿:

上面在山東初學者那篇文章裏已經提到手竿的使用和購買價格,這裏提出幾點建議:

1、魚竿建議采用比較硬材質的,建議價格在100元以上的,長度建議選擇6.3米以上(建議7.2米),上面說過,鰱魚膽小,近岸比較不容易碰到鰱鱅,即使你的魚餌足夠吸引人,也不容易碰到。

2、魚線建議選擇3號主線以上,子線2.5以上,這是最低標準,如果魚竿足夠硬,直接5.0的主線走起。上面說了,花白鰱在中魚之後會產生很大的爆發力,如果你的主線不夠粗,有可能直接切線。

3、浮漂選擇大且清晰的浮漂,因為拋的距離比較遠,小浮漂可能看不清,且魚餌一般情況比較大,小浮漂托不起來。

4、魚鉤建議選擇兩個,上鉤與下鉤之間距離在7到8CM左右,如果不會把握,可在某寶上面搜索彈簧魚鉤,一種專門釣花白鰱的魚鉤。

5、魚餌建議選擇霧化比較強的魚餌(因今天主要講初學者釣鰱鱅,所以主要講解海竿)

海竿:

也是最簡單的釣鰱鱅的魚竿,為什麼?最簡單的解釋是容易溜魚,其次是能拋的遠,再次是不用頻繁擡竿掛餌打窩,因為7.2米的手竿沒有那麼輕的,你總不希望,周末去釣魚,周一擡不起胳膊來吧。下面我從漁具、手法兩方面來解說海竿釣鰱鱅。

漁具:

海竿一根、魚線輪一個、100米魚線一卷、鰱鱅釣具套裝一套。這裏建議選擇3到5只海竿來釣,如果所釣區域魚很多,而且容易上鉤(這裏可以根據當地釣友的漁獲來決定)可以選擇3只海竿即可,如果比較難上魚,可以選擇5只甚至是10只海竿來釣。這裏花費就比較大了。

首先海竿一只大概要四五十元,如果自己拋不遠,建議買遠投竿,無論是遠投竿還是普通海竿,這裏建議選擇。3.6米以上的海竿,價格大概在100元左右一根。

其次魚線輪,這裏建議選擇純金屬魚線輪,雖然價格稍微高點,但是使用起來比較舒服,也不容易損壞,價格大概在30元到45元之間。

再次魚線,這裏可以隨便選擇,一卷魚線大約10幾塊錢,建議大家選擇5號線或者更粗的線,如果所釣區域,魚的重量在10斤以上到20幾斤,建議大家選擇7號線,如果10斤以下,建議選擇5號線,因為線越粗,越不容易拋遠。

最後鰱鱅套裝又叫水雷或者水怪,價格比較便宜,幾塊錢一套,這裏建議大家選擇籠子比較結實的那種,不放心的可以選擇雙扣的,或者籠子比較小的單扣套裝,防止在拋遠入水的瞬間炸開,就功虧一簣了。水雷或水怪裏面有所用的鉛墜、浮漂、魚鉤。安裝說明也很簡單(下面技術裏面我會講,或者直接看套裝上面的圖示也行)。

最後:魚餌。這個可以買釣鰱鱅的濕餌就行,也可以自己做,下面我會講。

總體算下來的話,這一套大約要150到170之間,價格比較高,但是如果換做手竿,光一只手竿,可能就要幾百元。其他的輔助材料大體說一下:1、抄網,必買的,你總不希望用海竿直接拖上來吧。2、魚護,建議選擇大一點的,因為鰱鱅個體都比較大。3、如果選擇夜晚釣的話,還需要夜光漂,這個價格也不低,大約要20幾元一個。

手法:

手法方面先從餌料說起:

1、餌料的選擇上面我也說過,如果直接購買商品餌,可以選擇所購買的濕餌,為什麼是濕餌?濕餌不用調,直接掛籠拋出。切記:濕餌在籠裏放的時候要蓬松一點,不要緊緊的壓在籠子裏,這樣會造成餌料不霧化,也就起不到誘魚的作用了。上面我們說過,鰱鱅吃魚餌是通過魚鰓來進行過濾食物,如果不霧化,鰱鱅過來是吃不到餌料的,如果自己不能做到餌料霧化狀態,可以把濕餌跟雪花粉或者白粉混合後加水調,調整後可增加霧化狀態,這裏的雪花粉或白粉是粉末狀,加在餌料裏有助於霧化,價格大概在5到6元一包,如果不舍得買,可以添加麩子或者玉米粉之類的可以增加霧化狀態的。

如果購買粉狀餌料,跟濕餌基本上是一樣的,需要加水調整狀態即可,霧化狀態可以根據攥成團後拋入水中看餌料在下降過程中所產生的霧狀餌料,如果能看到霧狀即可。這裏強調一點:北方地區特別是山東地區,花白鰱不習慣吃草莓味的餌料,喜歡蒜味或者臭味等重口味的餌料(當然不能根據這個來尋找非常重口味的餌料)而在南方地區,花白鰱比較偏好草莓味的。提醒一下,如果不喜歡花錢購買,可以自己做餌料,下面我講解一兩種天然的餌料:第一種:可將麩子、玉米粉、面粉炒熟後加入紅糖密封發酵,兩三天後使用,如果霧化狀態不好,可以添加雪花粉。第二種:用豆腐渣或者豆腐加入腌大蒜的湯汁後密封,在太陽下暴曬後使用(味道有點大,建議帶手套裝餌),如果遇到發黴說明進空氣了,請放棄使用。第三種:如果當地有養牛的場所最好,請采集牛糞(吃草的牛最好)後使用,這種方法很容易上大花鰱,缺點是味道大,戴手套采集,別被人誤認為吃X。

2、手法方面很簡單,按照水怪套裝安裝後,將自己準備好的魚餌裝入籠中,投入到釣魚場所即可。註意幾點:①、所釣區域越遠越好(大魚膽小,距離岸邊較遠)。②、餌料霧化狀態要好,前期霧化要快,更快的誘魚,等魚進窩後加餌減少以降低成本。③、幾根魚竿要比較靠近,以增加誘魚速度。④、選擇地點要靜。⑤、選擇地點要選在有餌料投放或者氧氣充足或者有腐殖物的地方。

首先垂釣鰱鱅,時機的把握很重要,鰱鱅屬於上水層魚類。在溫度最高的午後,鰱鱅的進食欲望很強,也是鰱鱅開口最好的時候。照理來說,從悶熱潮濕的初夏、到碩果累累的金秋,這一段時期都是鰱鱅的狂口期。多次實踐總結,天氣越是悶熱,無風鰱鱅也最容易開口……

了解了釣鰱鱅的時機,那麼關於釣位,咱們盡量選取水面寬廣的光水面。盡可能避免水草繁多的區域,以便為後期遛魚帶來不利。雖說鰱鱅屬於上水層魚類,但是它們還是喜歡待在,回灣凹起的地方。如果湖面風比較大,釣點可以選擇風速比較緩的地方。水深要稍微深點,一米以上最好。而且鰱鱅屬於群居性魚類,一旦吸引過來,連竿不是問題!

幾點調整方法

1、看見浮漂周圍翻魚腥,但是不見浮漂有動作,說明魚是在下面。可往上推漂,我一般都是20公分一推,直到有動作,中魚。

2、浮漂下頓不中魚,是因為鰱魚在鉤子下面吸食餌料造成的,說明釣淺了。往上推漂,我一般是15公分左右一推。

3、如果提竿錨魚說明釣深了,因為魚在鉤上面蹭線導致的。需要往下推漂,我一般是15公分左右一推。天氣冷點釣底或者底浮,天氣熱了,釣浮,釣底是容易錨魚的。

再說找魚層:

從上往下找,10公分一推。使霧化帶從上往下形成一個很大的誘魚區,陰天容易釣到胖頭,晴天容易釣到白鰱。當然這是根據自己當地魚情而定的!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個人遛鰱魚方法:

1、首先不能拋滿桿,因為拋滿竿容易中魚後,第一時間桿子弓不起來,容易拔河。最好是浮漂到位後,桿子向後抽1米左右的,這樣能給溜魚提供空間。

2、中魚第一時間要把桿子弓起來,鰱魚逃竄速度快,特別是白鰱。中魚後,根據魚體大小及手感判斷,始終牢牢繃住桿子。角度在90°最佳,如果感覺快要挺不住了,和魚拔河了。可以向左或右倒桿,從而把魚拉回來。白鰱力氣大,沖刺速度快,易切線。花鰱耐力好,特別是10斤左右的,就一股子悶勁,或者往底下紮,再慢慢往外沖。

好了!現在就和大家暫時分享到這裏,祝大家以後出門抽鰱鱅,天天都是爆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