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夜釣鰱鱅的優勢是什麽?釣位、釣具釣組及餌料配方怎麽選?
夏季夜釣鰱鱅的優勢是什麽?釣位、釣具釣組及餌料配方怎麽選?
對於喜愛夜釣的釣友而言,很多都不屑於垂釣鰱鱅,大部分釣友夜釣還是更喜歡垂釣草魚和青魚這些魚種。但是還是不少釣友喜愛釣鰱鱅的,尤其是夜釣鰱鱅,經常會遇上體型特別大的鰱鱅。而且相對於草魚青魚這些魚種,鰱鱅更加容易垂釣。以前聊過不少夜釣的技巧,但是還是第一次說夜釣鰱鱅。一起來看看吧。
一、夜釣鰱鱅的優勢
鰱鱅是白鰱和花鰱的通稱,白鰱喜愛甘甜,花鰱喜愛臭,在許多的產品餌中鰱鱅餌基本都是香為主導,而且霧化效果很好。也是因為這類口味,非常容易造成鬧魚兒狀況產生,對於垂釣鰱鱅而言,鬧魚兒幾乎是致命性的,肯定沒法釣了。因此夜釣大鰱鱅變成諸多釣友的選擇,除開能夠垂釣塊頭很大的鰱鱅外,都是較為無可奈何的選擇。鰱鱅喜歡安靜,夜裏還會靠右邊尋食,因此夜釣也算非常好的選擇。
二、釣位的選擇
釣鰱鱅,不論是大白天下桿,或是夜裏守釣,我覺得挑選的地區,都差不多,因為這三處地區,由於流水流動速度、風頻的緣故,匯聚著很多的藻類。水裏的浮遊生物、水生物蟲類,都是鰱鱅的關鍵食物來源,還會由於流水流動速度、風頻的緣故集聚在洄灣、溝叉、低處處。晚間一般少風,因此在挑選釣位的時,還是得參考大白天的風頻,這一點尤其應註意,假如忽視這一點,打窩的實際效果,便會差許多。
大白天釣鰱鱅,由於日照的緣故,釣位水濃淡一些,水的溫度會更高一些一些,因此誘釣鰱鱅的功效會更強一些。到晚間,3~5米長的水位環境溫度相對性偏溫暖一些,鰱鱅棲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而釣深,其實就是魚餌降落點水位,調節在1.5米長,就足夠了。由於鰱鱅是群棲魚,超出5米的水位,溶氧會很差,不太適合鰱鱅棲居,而淺於3米的水位,水的溫度的減幅非常大,都不太適合。
三、釣具釣組
選擇4.5之上表述的釣竿,腰力要足。主線任務最少3號,釣魚子線1.5之上,漁鉤不可以很大太粗了,以防鰱鱅吃不進去。鉤間隔一定要大,經常會有釣友垂釣鰱鱅鉤間隔弄到10cm左右的。註意夜釣用竿過長很有可能看不清魚漂哦。
鰱鱅的口本身就比較小,白天都是重抓小頓口,那樣在晚間得話釣魚調漂和看漂就較艱難。夜釣關鍵有三種浮漂選擇,一種是正常魚漂加夜釣燈,一種是電子浮漂,一種是一般魚漂加熒光棒。後二種在看漂上全是光條的減少和提升看來漂相的,因此個人認為也不太適合釣鰱鱅。較為推薦使用基本魚漂加夜釣燈的方法,這樣看漂會清晰一些。
四、餌料配方2個
垂釣鰱鱅很多人喜歡自製餌料和窩料,第一是製做簡易,不會做香餌,腥臭的還是很容易做的。第二是垂釣鰱鱅用餌量特別大,自己做更加節約一點。製做鰱鱅餌料或是窩料的最主要2種主要材料便是玉米面粉和豆漿渣,二種東西便宜比較合適得到,而且全是沒有什麽黏性較為疏松的物品。
取2g酵母粉,用30多度溫開水融化,取1000g玉米面粉,用酵母水揉面,水不足加涼水。面糊能夠盡可能幹一點,隨後上鍋蒸熟,煮熟前的餑餑很容易搓碎,那也是用溫冷水和面的主要因素。搓碎後的玉米面粉用自封袋封起來,一定要封住,太陽下曬三天。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加一點面粉打窩,還可以加一點輕麩和拉絲粉來做魚餌。
搞點豆漿渣,家中打豆漿過濾出去就能夠。立即密封性,陽光底下曝曬三天,操作方法和第一個秘方相近。
鰱鱅的窩料和餌料製作是十分簡單的,只要註意原料沒有什麽黏性就能夠,發醇之後根據添加面粉或是輕麩來調整狀態就可以使用了,往往做釣人特別少,只要是味兒重。大家還可以抵達釣場後,在麥麩中添加白醋和面粉,調節出釣鰱魚的魚餌。還可以加臭豆腐汁,來釣鱅魚。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了釣鰱鱅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夠對廣大釣友有所幫助,所闡述的不一定對,如有不同的意見,歡迎留言交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