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手竿垂釣鰱鱅,要怎麽樣開餌料?
如何手竿垂釣鰱鱅,要怎麽樣開餌料?
如何手竿釣鰱鱅,其實需要通過,作釣裝備、餌料等多個方面說明,這樣針對一般新手釣友比較適合。但開餌也是屬於,作釣環節中的重要一環。
接下來我將通過如下幾個方面,系統的講解手竿作釣鰱鱅的過程,來解答你的疑問。
鰱鱅基礎篇餌料與開餌方法鰱鱅作釣篇針對問題總結經驗鰱鱅基礎篇手竿釣鰱鱅基礎拋竿餌料入水,浮漂顯示調校漂目,一般帶餌三目,餌料入水開始霧化、飄落,短時間會保持懸浮,慢慢將下鉤包裹在霧化範圍內,這時候魚過來通過吸水、吐水吃餌,把鉤吸入嘴裏黑漂,起竿中魚。
裝備篇手竿釣鰱鱅,理論上一般的魚竿都可以作釣,但鰱鱅魚,在作釣季節,活性很好,加上作釣時比較容易錨到魚,裝備上還需要針對搭配。
魚竿:一般個體在3斤左右時候,4.5米的混養即可,再大的個體建議大物竿5.4米,不建議再長的魚竿了,畢竟釣法上需要,通過浮漂信號,搶口抖竿刺魚。超過5.4米的魚竿會有延遲,對作釣影響比較大。
線組:一般4.0號主線+3.0的子線,作釣時不建議用pe線,因為野釣魚會比較警覺,再加上pe在水下,對浮漂的信號有影響,最重要一點,線太強就畢竟傷竿,盡量避免搭配pe線。
輔助裝備:失手繩是控魚的必備,超過10斤以上的魚,力度非常大,再加上錨魚的機會也很大,這個輔助裝備是,必不可少的。
浮漂:釣鰱鱅是一個誘魚的過程,在魚進窩以前都會有小魚鬧窩,對浮漂的要求就更高,一般品牌都會有,專門正對鰱鱅魚的浮漂,這樣也就減少了我們選擇的麻煩,最重要的一點,需要浮漂的碳腳達到一定的強度,別的部分和一般浮漂沒有差別。
鉤距:釣鰱鱅是通過上鉤單鉤上餌,餌料入水開始霧化,飄落後懸浮,包裹住下鉤,然後讓魚吃到下鉤為目的。所以鉤距和餌料霧化狀態要搭配好,建議鉤距為4到5厘米即可,太大就容易錨到魚,正口率低。
鰱鱅吃餌特點鰱鱅魚屬於中上層魚類,和別的魚進食不一樣,它是依靠魚鰓過濾水中食物,通過吸水、吐水,完成進食。在作釣時,我們餌料的霧化效果,來模仿水下食物聚集,引誘魚來吃食。所以它的吃口反應就是,吸水吐水的節奏非常明顯。
從吃餌方式上來看,鰱鱅在吃餌的時候,浮漂多半會,有規律的上相湧動,通過持續的節奏,魚鉤被吃到嘴裏後,就會產生黑漂信號。
餌料與開餌方法一、餌料
鰱鱅商品餌選擇很多,味型方面,對白鰱魚和花鰱鱅魚,也做了區分,但實際上鰱魚與鱅魚,口味都差不多。不能說用鰱魚餌就不會上鱅魚,反之也是一樣。
常見餌料一般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酸甜香:這些類型是針對白鰱魚的喜好開發的。酸臭:這個類型是針對鱅魚開發的鰱鱅腥味:一般情況下,主要針對鱅魚。餌料在搭配過程中,可以根據魚情選擇,比如我想釣鱅魚,那餌料就應該偏向,酸臭和腥味,但不等於只會釣獲鱅魚。
小藥添加劑
一般釣鰱鱅必定會添加最少一種香型小藥,這也是為了在大範圍水域,盡快的把魚誘進窩點。切記小藥的添加分量一定不能太多。
小藥的推薦可以添加一種復合香型,或草莓香型,在對小藥不了解的情況下,可以只添加草莓香型足矣。
二、如何開餌
狀態搭配鰱鱅開餌,我們一般會添加部分輔助狀態的餌料,像鰱鱅伴侶,雪花粉,以主餌的三比一添加即可。
餌水比例一般的商品餌,都有建議餌水比例,但對於新手來說,可以控製到1:0.8的水,但有些餌料上面建議是1:1的水,那就需要適當減少一定的分量,這樣開出來的餌,更容易拋投。
打餌和開別的餌一樣,一個方向攪拌均勻,一開始不可打餌,讓餌料充分吸水,一般等待3到5分鐘,開始作釣,如果拋投霧化太快,可以延餌盆順時針方向打餌,一般一周為一次,每打一次餌,都需要再作釣驗證,看霧化的狀態的持續時間,一般餌持續1分鐘就差不多了。
霧化時間太短表示,餌料成塊狀脫落,不合適如果霧化時間太長,漂目還沒有變化,表示餌打的太硬,也不合適。鰱鱅作釣篇開竿作釣:選擇開竿深度,一漂深開始拋餌作釣。為什麽開竿選擇一漂深呢,因為大範圍水域,魚比較分散,開竿也是在誘魚,離岸最遠距離,就是這個深度了。有些時候釣位,前一天已經上過魚了,那我們可以從,算上子線1.5米深開始作釣作窩。畢竟開竿的深度是為了考慮誘魚,所以這種情況,可以直接到最合適的深度,開始作釣。
尋找魚層鰱鱅是上層魚,每次我們開餌的味型搭配都不同,所以開出來的比重,霧化效果也不同,再加上氣壓天氣的原因,每一場作釣吃餌深度,多少都會有偏差,這個步驟是決定,是否釣到正口的關鍵。
將浮漂每次加深10到20公分距離,間隔為15分鐘調整一次,加深作釣深度,尋找魚口信號,直到找到魚層。
找到魚層的判斷技巧
通過吃口判斷,有時候找到魚後,會直接上魚。一開始多少都會有小魚鬧窩,但突然沒有鬧窩的了,這也是可以判斷魚層找對了。有魚蹭線的感覺,這個也是找到魚層了出現上面的情況,基本就是找到了魚層,但還需要繼續觀察,浮漂動作,確定精確作釣深度。
浮漂信號判斷找到魚層後,還需要通過浮漂信號,判斷出精準作釣深度,目的是為了,更準確的抓準正口魚,否則這個深度錨到魚的幾率是最大的,想持續中魚,就需要確定精準作釣深度,保持正口率。
浮漂有魚蹭線的感覺
這種情況是釣的太深了,需要釣的更淺一點,每一次調整一個鉤距距離,再觀察浮漂的反應繼續調校。
魚吃口黑漂,但不中魚,也錨不到魚
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天氣問題,魚在固定水沈,即便有霧化他也不追趕餌,這個時候,需要調釣的更深點,同樣每次調整一個鉤距距離。
一開始給信號,就是頂漂的動作,然後好一會才出現下頓。
這種情況也需要釣的更淺一點,有時候是魚層問題,有時候是餌料霧化效果的問題,同樣一個鉤距距離,開始調整,或將餌料打粘一點。
看漂像抓口其實釣鰱鱅,大多時候都會有小魚動作,需要做區分。
鰱鱅小口動作和它吃餌方式有關系,因為它是吞吐水吃餌,所以它的小動作就是上下連貫湧動,幅度一致為一組,有些時候,出現這種動作就可以中魚。或者在湧動中,如果有強烈的下鈍動作,這個時候就可以抖竿刺魚了。
也就是說,鰱鱅魚無論有多少連貫動作,它只要將餌,吃到嘴裏的範圍,就會有強烈的下鈍動作,或者黑漂,就可以抖竿刺魚。
針對問題總結經驗今天的問題一方面是如何作釣,一方面是如何開餌。
開餌方面其實比較好控製,就是加水分量的問題,強烈建議使用量杯,控製餌水比例,等待餌充分吸水,適當打餌,這樣拋投時才不會出問題,如果餌料還是拋投不好,還可以控製1:0.8的水,這是極限了,這個時候可能會,損失部分餌料狀態,但如果魚進窩,對作釣還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如果狀態不太好,可以適當的作釣深點。
對於作釣,上面我講的都是基礎,其實作釣過程中還是有些別的方面,也需要多註意。
安靜:鰱鱅是上層魚,盡量在魚進窩後,不要大聲喧嘩。提竿:作窩的時候是非常乏味的,容易失去耐心,再加上小魚鬧窩,即便這樣也要冷靜,不要沒口也抖竿刺魚動作,沒魚就輕輕提起魚竿,再上餌,繼續拋竿誘魚。遛魚:這個大家都會,但有些情況不可以操之過急,比如子線搭橋,沒辦法直接拉起來時,就等待,也許要一個小時,但魚終究會漂起來。如果遛魚,需要離開窩點遛魚,避免炸窩。補窩:在上魚後千萬要註意,一定要補窩,在遛魚的一開始就需要補窩,大小比釣餌大一點點,效果會比較明顯。以上就是我對怎麽釣鰱鱅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答了:
平時我都是以釣小雜魚和鯽鯉為主的,但有2次確實是用手竿釣過鰱鱅。二十年前,柳州市白露鄉紅星園藝場有一條小河,因常年有悶水溢出,故水質清澈魚肉香甜,吸引著眾多的釣魚愛好者來此垂釣,我更是把這裏當成菜地。那場讓柳州市民刻骨銘心的7.19特大洪水至今還印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整個柳州市受災面積達80%,低窪的魚塘和塌崩的水庫跑出了數以萬計的魚。聽釣友說洪水退時好多人踩在岸邊爛泥釣魚,用編織袋裝滿了很多如鯉魚羅非鯧魚,聽得我心癢癢的。無奈沒時間啊,我們柳州市棉紡廠受災嚴重,很多原棉和機臺都被洪水淹沒,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才是我們首要的工作啊。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騎著自行車來到了紅星園藝場龍家溝,岸邊的水草上還殘留有洪水的水平線痕跡。我放下漁具,用南北鯽饅頭加適量水配好料子下釣。那天風有點大,估計3一4級,我將餌投入一處水草邊,只要有信號就提竿。我采用較土的懸墜釣法,5元的木頭漂,漂信格數較長,2顆餌料是搓餌故重量已夠帶雙鉤沈入水底。風越來越大,我努力克服拋竿的困難。這時,一個有力的下鈍信號迫使我及時揚竿,一條三兩的大白條在水中拼命掙紮,力度不小,釣上岸時有近三指半。上魚了,我喜上眉梢,更加自信的觀漂,還情不自禁的吹起了口哨。我繼續勤提竿勤換料,又捕捉到了魚兒吃釣的信號揚竿中魚,魚被鉤疼迅速竄逃,力度大造成小稻穗魚竿彎至第四節,我站好馬步,握緊手竿,盡量保持90度彎竿,大魚左沖右突,企圖伺機逃跑。和魚鬥智鬥勇一段時間後大魚終於浮出水面,嘴裏不停喘著粗氣。是撈魚的時候了,我左手拿抄網快速從魚頭撈起。記住,撈魚不能從魚尾撈,謹防它垂死掙紮奮力一躍有可能出現斷線跑魚。我解開2號伊豆鉤,這是一條野生鱅魚,估計有2斤左右,看著眼前的美味,回味著剛才驚心動魄的人魚搏鬥,我欣慰的笑了。也許是遛魚的動靜太大,窩裏很安靜,但風還在繼續吹。我又重新配好料,靜觀水面漂的動靜。
不久,沈靜了多時的魚漂竟然升起二目,我快速提竿中魚,魚兒被鉤痛了拚命飛竄,只遛了一個回合就斷線了,主線1.5號腳線0.6號,估計是條七八兩的鯉魚,我遺憾的看著斷了的腳線發呆,唉真可惜,這也許是每一個釣魚人都不願看到的結局吧。還有戲嗎?它會不會去通風報信?我失望的望著魚成功逃脫的水面興嘆。於是又重新下釣,風還吹,也許是釣運長久吧,一條七兩左右的鱅魚又進了我的魚護。
同年8月底,同在一條河,同用一種料,換了釣點,我竟然碰上了一條2斤重的黃金鯉,力大無窮,將我0.6號腳線雙線拉斷逃之夭夭,一點面子都不給我。連一條八兩左右的鏈魚也是遛了一下就脫鉤,看來下次在此釣魚要掛紅了。第二年秋天,我在原河垂釣,釣得一條土埃及塘角魚一斤,兩條河邊進來的勾魚。剛好碰上白鏈開口,上鉤後力度不小,速度也不慢,但0.8號的腳線足以降服它,看著魚護裏的戰利品我又吹起了歡快的口哨。
事後總結:大風大浪使水中的溶氧多,魚兒食欲強,頻繁起竿餌料霧化吸引更多的不同的魚種搶食,其中鱅魚鰱魚也喜歡南北鯽十饅頭的味道。發現了這個配方後,每次去大江野河我都要備上一包南北鯽魚料和一個甜饅頭,釣友們,你準備好了嗎?圖片取自網絡,謝原作者,侵權速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