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底釣鰱鱅技巧

(1)釣具:底釣鰱魚、鱅魚配製餌料是個關鍵環節,餌料用商品餌,用霧化快的餌料。

餌料氣味可選用酸型的、酸臭型的或微香型的。選用何種氣味的餌料可依據當時的氣溫水質等情況。


(2)誘餌:底釣鰱魚、鱅魚可以使用誘餌.如豆腐渣、麥數粉、小碎米等。為了使餌料有酸味,夏大可將餌料放進塑料袋,紮口 ,在太陽下曬1-3個小時,也可在誘餌中加人少量有酸臭味的釣餌。


(3)釣法:選好釣點後先投放誘餌。為了使誘餌沈人水底,不應用手拋投誘餌,而應使用錐形打窩器裝誘餌。這種打窩器入水底後才打開,可以保證使誘餌沈人水底。


鉤上掛餌後投到釣點,餌料人水後即慢慢霧化。

鰱魚、鱅魚吃鉤是連食帶鉤一起吸人口中。因為鰱魚、鱅魚吃食的方法是濾食,而不是咬食,鉤上的餌料在水中3-5分鐘,3-5分鐘後鉤上己無餌,所以應每隔3-5分鐘提竿一次.

包頭魚餌料配方是什麽?

1、包頭魚餌料配方為:玉米面(40%)、白面(10%)、江米面(5%)、熟豆餅或豆面子(10%)、紅糖或白糖適量。

2、包頭魚的定義:鱅魚(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裏。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經濟價值較高。能食用,對人體有提高智商、增強記憶、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作用。

3、形態特征:外形似鰱,側扁。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口亦寬大,稍上翹,眼位低。鰓孔較大,鰓蓋膜很發達。鱗細而密。背部黑色,體側深褐帶有黑色或黃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鰭淺灰。從腹鰭基部至肛門之間具有角質腹棱。胸鰭較長,其後緣超過腹鰭基部。腸長為體長的5-7倍。

4、生活環境: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裏。多分布在淡水區域的中上層。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