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的選擇

       縮骨鱅魚苗種培育池面積以1/151/15hm2,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滲漏,池底平坦淤泥適量,無水草叢生;魚池向陽,陽光充足。而且放養前必須經過清整。

       二、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縮骨鱅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此外,還一定要註意育種的建議與消毒,確保魚的生長質量,同時也要給予其充足的放養時間,促進魚更加有質感的生長。

        三、水質管理

       水質的好壞是養縮骨鱅魚成敗的關鍵,在養縮骨鱅魚過程中應時刻註意水質的變化。應經常根據水色的變化、透明度、縮骨鱅魚外殼及鰓部的清潔度及底質的汙染程度來決定是否進行換水,同時也要給其在鹽度淡水充足的地方進行促進生長。

       四、飼養方法

       想要獲得更高產量,就必須投餌。餌料可以是麥麩、皮糠,但效果都不如專用鱅魚飼料好。縮骨鱅魚飼料由餅粕、糠麩、魚粉等與添加劑構成,要求營養價值比草魚飼料要高,與鯉魚、鯽魚等雜食性魚類相近,一般製成粉狀,含粗蛋白30%以上。當春天水溫達到15℃時,先在上風處慢慢人工馴食,與馴食其它吃食性魚類大同小異,但是時間可能要稍長些。夏秋季節水溫在26℃以上時,是縮骨鱅魚生長最快的時節,一定要結合水質管理加強投餵。

        縮骨鱅魚訓食成功後,投餵量一般為池魚體重的1%一3%,一天餵2—3次,投餵時一般集群圍繞在食場遊轉,頭部半露水面,連水帶飼料吞入口中,整體表現不如其他吃食性魚類激烈,相對溫和的多,餌料系數一般在2—3之間。有人用膨化微粒浮性飼料投餵縮骨鱅魚,雖然飼料質量很好,但是效果很不理想,魚生長不勻,大小懸殊,並且餌料系數很高,群體產量也一般。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