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嘎牙魚用什麼料?

嘎魚,又稱黃顙 (讀音:sǎng )魚,學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為鲿科,黃顙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顏及腭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後,上頜須1對,最長,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雜食,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築巢習性。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廣布於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百度百科。

因此不難看出我們釣它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1. 餌料:「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所以蚯蚓、紅蟲均可。從我個人釣魚經驗來看,蚯蚓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性價比高。釣一條後,從魚嘴裏拿出鉤子來繼續用,哈哈,大家可以試試。

2. 作釣時間:「晝伏夜出」,所以當然夜釣好一些,有一次白天在某釣位打窩,釣了一天,出了鯽魚、鯉魚,一到傍晚,開始出鯰魚、嘎魚。可見夜釣嘎魚是明智之舉。

3. 釣位選擇:「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不難看出應該選擇緩慢走水的河灘或廣袤水庫出水口或狹窄走水處,采用重跑鉛等死口。大家不必要擔心靈與鈍的問題,鯰魚和嘎魚咬口漂像很誇張的。

以上為我的個人經驗和教科書結合的看法,望能為釣友們提供指導。釣無定法,善於應變。希望大家大鯽大鯉,不過也要適當釣獲放流,保證咱們釣魚也能可持續發展。

嘎牙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捕食兇猛,因其特性,垂釣嘎牙魚的成功率非常高。

嘎牙魚捕食小魚、小蝦,也捕捉落入水中的昆蟲。

既然是肉食性的魚類,首選萬能釣餌蚯蚓,用於垂釣嘎牙魚。用整根蚯蚓做魚餌,魚鉤從其中間穿入,兩頭漏出,蚯蚓自然擺動,有利於吸引魚兒來咬食。

如果嫌挖蚯蚓麻煩,或者就沒有地方挖掘蚯蚓,那麼買紅蟲也行,用紅蟲粘拉絲粉垂釣效果也很好。

手裏如果有小魚、小蝦、昆蟲等,用它們做魚餌來垂釣嘎牙魚也行。

還有一種辦法,把魚骨粉或蚯蚓粉兌入顆粒飼料裏,讓餌料腥氣味大一些,雖然也能釣到嘎牙魚,但不如直接掛蚯蚓、小魚、小蝦來的快。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