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愛釣魚的海濱 ,非常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同時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是早春末期,雖然晝夜溫差大,氣候上偶爾還受南下的寒潮影響。但是總的來說,白天的氣溫都在10~20度左右波動。在這個溫度範圍內,正是釣鯽魚的大好時節。

那麼,現在的天氣怎麼釣鯽魚呢?我根據自己多年早春釣魚的垂釣經歷,在釣場選擇、用餌和釣法上得出以下經驗:

早春末期,在選擇釣場時,應以小水面(泛指小江、小河、溝溝汊汊等)為首選。小水面升溫快,魚兒相對集中,容易找到魚窩,釣到鯽魚。

長桿短線傳統釣釣草洞、草縫、草邊邊

水面有水草的小水面,釣草洞,選釣點時,我要麼選老釣位中的草洞,要麼自己開草洞。一般至少三個以上,然後用打窩器投入窩米,待發窩後掛紅蟲或蚯蚓逐窩輪釣、逗釣。

另一種是在水草叢的草縫、草邊做釣點。

因為這樣選的釣點是自然的,省時省力。一次可以打窩4~5個不等。如果打得太多,也意味著走得遠,走得多,累人!打窩時以手握竿柄,竿稍掛打窩器,然後依次投入窩米。並在與窩點對應的岸邊劃一記號,發窩後再掛紅蟲或蚯蚓逐窩走釣、逗釣。宜選用5.4米以上手竿

小水面開拉餌臺釣鯽魚

早春末期,在光光的小水面, 白天中午前後是升溫階段 ,淺水處升溫快,鯽魚會由深水區遊向淺水區覓食。這時可以用臺釣法釣鯽魚。用餌以腥香型為主。如野戰藍鯽腥香型、冬釣鯽腥香型等都不錯。手竿長度3.6~4.5米為宜。

早春末期,在持續升溫的晴天,我一般會選大水面的深水區;與之相連的溝溝汊汊;或是大水面的淺灘水草區釣鯽魚。

大水面橋釣鯽魚

早春末期,受晝夜溫差大的影響,像城市或郊區的江、湖、庫等無水草,無淺灘的大水體,水溫在一天之中變化也不大,水溫依然偏低。在這種情況下,鯽魚群依然在深水區活動。

因此,光水體的大水面橋上的中心部位,又是早春末期釣鯽魚的黃金釣位。

釣法:大水面水廣魚稀,得提前打窩或是打隔夜窩。待做成魚窩後,用1.2~1.5米橋筏桿定點筏釣鯽魚。用餌以腥香型商品餌為首選,開拉餌沈底釣;或者七星漂傳統釣掛紅蟲蚯蚓逗釣鯽魚。

與大水面相連的河汊口

早春末期,有時連續幾日的晴朗天氣,氣溫會升至20度左右。這個時候,與大水面相連的河汊口,容易釣獲大鯽魚。

這是因為,連續幾日的大幅升溫,水體溫度也持續上升。與大水面相連的溝溝汊汊,白天水體升溫比大水面升溫快 。這裏面既有水草;又是淺灘,而且食物多。鯽魚一方面為了獲取食物;另一方面,肚中有籽的鯽魚也開始為繁殖做準備。

在氣溫大幅升高的早春未期天氣,大水面深水區的鯽魚群出於覓食和繁殖的需求在由深水區遊向溝溝汊汊時,必然經河汊口。在這種釣位釣鯽魚,往往會大獲豐收。

釣法:用酒米、麝香米沿近岸打窩,水深1米左右即可。然後用七星漂掛紅蟲或蚯蚓逗釣。

大水面淺灘處的水草區

在大水體,立春後,隨著氣溫和水溫的緩慢上升,鯽魚身體機能受水溫的影響,新陳代謝加快。開始由深水區遊向淺灘處,尋求食物補充體能。

因此,大水面水草交融的淺灘區,是「春釣淺灘」最為理想的釣場。對水草多、水底雜亂的淺灘我一般都是做草窩、掏草洞玩傳統釣。水體環境好的情況下,我也會用腥香型的商品餌開拉餌臺釣。

總結:

春天多風,在早春末期釣鯽魚,陰、晴天選擇釣場時,最好選那種水草多、水中雜物多的小水面。這種小水面網工、電工幹擾少,找到魚、釣到大鯽魚會更有把握,還可釣到鯉魚。

大水面的淺灘區、深水區釣鯽魚,有風的天氣觀漂困難,宜在晴朗升溫的無風天出釣。

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和關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