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野釣鯽魚如何選點做窩?餌料又如何調製?
首先我們要根據目標魚鯽魚的習性來考慮。鯽魚喜陽光,有充足光照的釣位成為首選,其次水深在2米左右為最佳,再就是我們釣魚人都喜歡選的有鏵尖位置。
餌料選擇上我們要想到,冬季氣溫低,魚兒進食喜歡含有高動物蛋白餌料,補充體能的消耗。其次由於溫度低,魚兒喜靜,活動範圍小,我們就要選擇味型腥香,濃腥的魚餌。味道濃在水下穿透力強,能更有效的勾引魚兒進窩,刺激魚兒的進食欲望。
秉承解答問題,盡量細致,明了的宗旨為釣友解惑。釣魚「留大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
釣魚打窩,怎樣給鯽魚造長久的窩?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根據作釣時間的長短來選擇相對應的方式打窩。
首先,作釣鯽魚常用的窩料有小麥,碎玉米,小米,大米,豆餅等等。這些窩料除了豆餅外,如果想要快速誘魚需要經過二次加工的,比如:熱炒,酒泡,摻加添加劑等等。作釣鯽魚作為代表性的窩料就是酒米。當然,這些窩料也可以直接打窩用的,只是短時間內誘魚效果慢些吧了。
短時間作釣,如何給鯽魚造長久的窩
長時間作釣,如何給鯽魚造長久的窩
對於如何給鯽魚造長久的窩,實際上就是留魚的問題。魚兒都有四處遊蕩覓食的習性,看上去沒什麼規律可循,實際上我們是可以通過「人為給食」的方式來改變覓食習慣,以達到給鯽魚造長久窩的目的。
短時間作釣,如何給鯽魚在長久的窩這裏所說的短時間作釣,指的是作釣時間僅僅幾個小時不超過一天的區間。對於這個時間區間的作釣,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來給鯽魚做窩。
采用打窩器打窩方式
鯽魚是很膽小的魚種。在作釣之前打窩,用手撒式,窩料拌泥土,水溶袋裝袋直接拋投,我感覺問題都不是很大(釣淺的時候這些方式慎用)。但在作釣的過程中,使用這類的打窩方式補窩就顯得不合適了,很有可能造成「驚魚,散窩」的現象。
我本人不管是作釣前還是作釣中,都是喜歡用打窩器打窩的。個人認為用打窩器打窩有三個好處:
1,鯽魚食量不大,用打窩器可以控製窩料的量,做到心中有數。
2,用打窩器打窩能夠可以更準確,集中把窩料送到釣點。
3,不管是作釣前還是作釣中,打窩器打窩都不易造成「驚魚,散窩」的現象。
鉛皮抽窩的方式
這種方式也是很多釣友喜歡的。可以把酒米,碎玉米,米粒和商品餌或者面粉摻在一起 ,開好窩料(一定要註意狀態,不易過幹,過濕,過硬),用拋竿的方式把窩料送到釣點。
但有一點是需要註意的,就是窩量不易過多,我一般一次抽四五竿。但在作釣的過程中,及時補窩是很有必要的。
小結:
上述兩種方式是釣鯽魚打窩和續窩的常用方法。我本人在作釣的過程中,如果餌料沒有「實物」(比如,顆粒,米粒之類的),只要魚口不是太好的情況下,我基本上在一個小時左右,都會適當續窩的。因為只有釣點有足夠的窩料,才能更大程度的起到留魚的作用,進而把它們釣獲上岸。
長時間作釣,如何給鯽魚做長久的窩我本人在前幾年有開辟新釣點的經歷。開辟的新釣點的時候,由於動靜很大,前幾天作釣基本上都是收獲很小。後面我就采用「養窩」的方式來應對,一星期之後再去作釣,效果好的很。
長時間作釣,養窩很關鍵
這裏所講的長時間作釣,是指這個釣點會經常性反復使用。上面提到,雖然鯽魚經常四處遊蕩覓食,但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那就是食物。長時間作釣,這點顯得更加重要了。
如果你發現某些釣點,不管是岸邊環境,作釣環境,水深,魚口都不錯,離你較近或者交通較為方便的話,就可以作為長期釣點的選擇。
可以在作釣中,作釣後,經常會到這個釣點打點窩料進去(作釣中不易過多,作釣後可以加大窩量),誘使鯽魚改變覓食習慣,讓它們一感覺到餓,就會想到這個地方。
長時間作釣,打窩,養窩需要多點開花
魚兒都有一定的覓食時間和覓食規律,錯過了這個時間和規律,魚口就不好。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應對:在一個水域,多找幾個釣點來一起「養窩」。如果今天這個窩點魚口不好,我就到那幾個窩點去釣,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保障漁獲。
還有,在同一釣點養窩,個人建議就直接在這個釣點的附近(幾米以內)多打幾個的方式。「養窩」的時候,窩料可以在釣點的附近多拋幾個點。這樣做的好處是,鯽魚會聚集在這個一小塊水域覓食,在實際作釣的過程中,可以更快的誘到鯽魚。
小結:
長時間作釣,是需要長時間「養窩」的。而「養窩」的目的就是誘使鯽魚改變覓食習慣。讓鯽魚一感覺到餓就會來到這個位置,從而達到釣獲的目的。
引申一點:
鯽魚生性較為膽小,所以我們不管是在「補窩」和「養窩」的過程中一定要註意這點,動靜盡量小一點。
另外,可能有些釣友認為辛辛苦苦養好的窩子,被別的釣友占據咋辦呢?我分享一個方法借鑒一下:
前幾年我時間較多,自己養了好幾個窩子,但常常被其他的釣友占據,我就和幾個較為熟悉的釣友商量,一起養這幾個窩子。這樣做的好處是,我沒有時間,其他釣友有時間的話,可以不間斷的「補窩」,已達到長時間作釣的目的。
如果釣魚的時候,如果遇到陌生的釣友占據,就會和他們講明白,基本上沒有發生過沖突。畢竟現在的人通情達理的還是居多的。
寫到最後:如何給鯽魚造長久的窩點,說白了就是如何根據自己的作釣時間來「補窩,養窩」的問題。如果是短時間內作釣,我們可以根據鯽魚魚口的多少來適當的「補窩」。
但需要長時間作釣的話,就要做到「勤」了。因為只有經常性打窩才能誘使鯽魚來到這個地點來覓食。如果是今天補一下,隔了好幾天再來補一下的做法,想要鯽魚養成覓食習慣是很難的。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註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