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強 男,漢族,1972年11月出生,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3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工學碩士,現於內蒙古工業大學計算機系任教,系主任。

湖南劉誌強釣具有限公司是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註冊地址位於湖南省臨湘市三灣工業園(浮標產業園B棟5樓。

湖南劉誌強釣具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註冊號是91430682MA4M3E8J5G,企業法人蔡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南劉誌強釣具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是:漁具製造及銷售,垂釣服務,競技體育科技服務,互聯網上零售,魚餌、體育用品、體育器材、戶外裝備、電池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湖南劉誌強釣具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湖南劉誌強釣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有人這麽評價網紅店,「不是在消費,而是在社交」。這樣的心態,讓商品品質往往退居其次。  尹誌燁作(人民圖片)  隨著社交媒體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期,從社交媒體圈子關註和購買「網紅」產品早已成為潮流。不過,社交媒體並沒有篩選機製,使得良莠不齊的「網紅」產品一同湧現出來。如何辨別真假「網紅」產品?又該如何進行監管和引導?這考驗著市場參與者和監管部門的智慧。  火熱背後存隱患  最近,25歲的小吳愁眉不展,他感覺女友對「網紅」產品著了魔――天天網購各種「網紅」零食、衣服、護膚品,外出吃飯喝水要去「網紅」店,在家下廚也要參照「網紅」食譜做。雖然有點極端,不過,小吳女友對「網紅」產品依賴也從側面反映出當下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  何為「網紅」產品?有專家認為,「網紅」產品不局限於一種物品,還可能是一個人、或事件或商品。比如,景區、餐廳、遊樂園、特色小鎮等借由某一熱門話題進行炒作,就可以將自己打造成「網紅」產品。網絡紅人和網絡爆品都屬於「網紅」產品,它們先在社交媒體上聚集人氣,然後通過各種渠道變現。  有機構估計,2016年「網紅經濟」規模已經比中國電影票房高出15%,今年可能超過1000億元。火熱的「網紅經濟」的另一面,卻是因部分「網紅」產品失信帶來的誠信危機。近日,浙江省工商局發布《上半年消費訴求情況分析》稱,在該省上半年受理的消費投訴和舉報中,有近1/6與「網紅」產品相關,主要反映的問題有直播內容誇大宣傳、質量問題、商標侵權、成交量作假等問題。浙江省這份分析報告所反映出的問題,在整個「網紅經濟」中並不少見。  「網紅」營銷套路深  有媒體報道,為了打造「網紅」產品,推手們真是腦洞大開:線上花錢刷「贊」,線下雇人在門店排長隊,誇大產品的功能;虛構各種奇葩的榮譽,自擡身價;合成加盟代理商「喜提車房」之類的照片,虛假炫富。有些營銷手段已經涉及到違反廣告法。  一位自媒體人日前爆料稱,生活方式類的博主如旅遊、美妝、時尚等,數據造假非常普遍。在中國時尚類榜單50強的博主中,至少11位博主的數據存疑。  此外,「好評」造假也不新鮮。據某資深寫手透露,在一些熱門社交平臺上,都有職業買手、網絡大V等通過寫「用後感」製造「網紅」產品,但實際上寫手並沒有用過這些產品。  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約束「網紅」產品推手們所采用的營銷手法,但對社交平臺提出了一些規定。如《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為「網紅」產品提供服務的網絡平臺,有責任和義務對其采取監管措施。但是,由於「網紅」產品往往可以帶來巨大的流量,很多社交平臺對這種營銷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從長期看,問題「網紅」產品賺一把就走、追逐短期利益的行為,會導致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不僅損害誠信經營,擾亂正常市場秩序,也讓普通消費者深受其害。一些「網紅」產品的抄襲仿冒行為,尤其值得註意。  提高品質是王道  「網紅」產品實際上也是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大眾消費升級的產物。從「最劃算」升級到「我喜歡」之後,緊隨而來的是對「我喜歡」內容的升級,這是社交媒體用戶從過激消費到理性消費的必經之路。專家也指出,未來對產品的體驗感和品質感將逐漸取代價格與名人效應,最終成為左右用戶選擇的重要因素。  「網紅」產品也會因為市場的調控能力(例如銷量、口碑)而優勝劣汰。因此,要想長遠發展,「網紅」產品同樣需要抓住「品質」和「體驗」這些重要因素,進行升級換代,從專註流量到專註產品,抓住「網紅」產品的「品質爆點」,做經得起檢驗的爆款產品。這種思維才是「網紅」產品暢銷不衰的不二法門,也符合商業市場的規律。  對於市場監管,專家則建議,要對「網紅」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建立誠信追溯機製,一旦失信將永遠被貼上失信者的標簽,讓其在商業市場上寸步難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