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野釣,為何魚不吃餌料光吃蚯蚓?
一年當中有兩個季節魚是超級喜歡葷餌而無視面餌的,一個是初春,另一個是深秋。
對於這種現象,很多人這樣解釋:春天,蟄伏了一冬的鯽魚急需補充能量、恢復體力,以便接下來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秋末冬初,鯽魚需要儲備大量能量以便越冬,於是偏愛葷餌。
我的觀點則不然。在我看來,鯽魚一年四季都喜歡葷餌,即便在夏天,葷餌的誘惑力也比面餌強。
但是因為水溫很高的季節小魚對葷餌的攻擊太過猛烈,於是釣者紛紛放棄葷餌,改用面餌,久而久之就忽略了鯽魚嗜葷這一特性。
我曾在夏天堅持用拋竿遠投法釣鯽魚,掛蚯蚓的上鉤率明顯高於掛面餌。
實際上,是季節的改變導致魚愛吃蚯蚓,不愛吃其他餌料。
鯉魚也是這樣,春末夏初的一段時間用蚯蚓就能釣獲大鯉魚,過了這幾天,蚯蚓就不靈光了。
既然發現了魚類的這個特性,垂釣時就要學會投其所好。
上面的解答針對的是大多數可釣的魚種,假如垂釣對象魚為黃顙之類的肉食性魚類,那麽使用蚯蚓就不分季節了。
我喜歡釣魚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以前釣魚基本上都是用傳統的釣魚法,用鵝管或者鴨管,就是鵝或鴨子的翅膀上的那根很硬的羽毛,剪成五節或七節用針從中間插個小孔,但不能大了,要用很細的針做成七星漂,單鉤用蚯蚓做釣以前的老釣友我想都知道的,對於商品鉺基本上沒有接入,接入商品鉺的時候大概是九幾年以後了,我用的最早的 也就是說最普遍的是野戰藍鯽、918、速攻它是一款廣普鉺當時基本可以說能夠適應各種水域。後來隨著臺釣的普及,我也應時代的步伐開始了臺釣,之後也用過好多種鉺料,比較得心應手應該是老三樣吧!它的片狀粗、大、動 植物蛋白豐富狀態好,誘魚快,而且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與季節,氣溫底的時候可以腥味重點,氣溫高的時候可以香點。在我們這裏我感覺這三種鉺料是比較好用的,比如我在釣三、四米以上的水深時、我選擇釣半水,鉺料入水後霧化效果非常不錯,誘魚快付鉤好,一般情況下連拉五.六竿就有口,特別是對翹嘴、白條有明顯效果。對鯽魚、鯉魚也有很大的誘惑力。偶爾也會上鯰魚昂刺。就我本人而言我認為這就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野釣鉺料,每次出釣都會有不錯魚貨!這是我個人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