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餌的誘魚是哪些因素呢?
除臺灣釣法不單獨使用誘餌外,用手竿在淡水中垂釣大多都 要使用誘餌。
誘餌與釣餌在配製和使用方法上有許多不同之處:一是誘餌 的用量大於釣餌。少則雞蛋大一團,多則可用榨過油的整塊餅塊 掰開投入水中;二是誘餌的質量比釣餌粗,多用粉類物質、顆粒 狀物質添加香味用水拌和成團;三是投放的面積比較大,可以用 一大團投入水中,也可用許多團投到一個水域的多個位置,使之 形成片狀,以擴大影響,增加誘惑力。
誘餌如何誘魚:
(1)以顏色誘魚
魚的視力是比較差的,為了盡快讓魚發現水中餌料,應使用 鮮亮顏色的餌料,如黃色的小米、玉米粉,白色的面粉、奶粉,紅 色的蚯蚓、紅蟲。這些物質的顏色在水中比較鮮明,也是魚喜愛 的顏色,忌用灰暗、黑色的物質。
(2)以實體誘魚
氣味和顏色是誘魚的重要手段,但畢竟是虛的東西,而實體 物質才是魚最為需要的。無論是顆粒狀物質還是粉末物質都是魚 的食料。應註意的是作為誘餌投放量應大一些,誘餌投入水中後 會慢慢溶化散開,粉末狀誘餌會隨著水波、水流擴散,魚發現餌料後會聚集過來覓食,誘餌也就起到了誘魚的作用。
(3)以氣味誘魚
魚的嗅覺比視覺發達,大多數魚的鼻孔有兩對,分別在魚頭 前部的兩側,一對在前,一對靠後,鼻孔內有鼻囊。魚在水中遊動時,水流從魚的前鼻孔進入鼻腔,鼻囊即對流進的氣味進行分 辨,然後水流由後鼻孔流出。
不過,誘餌氣味的濃淡也應適當,過淡起不到誘魚作用,過 濃其效果也適得其反。
通常的使用規律是氣溫高時,誘餌的氣味 可淡一些;氣溫低時,誘餌的氣味應濃一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