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釣魚如何選擇餌料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釣魚,用的全是商品餌料,結果狼狽不堪。民間有句俗話,叫「山*吃不慣細糠」 。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這裏的魚兒就沒有吃過商品餌料,見了你的商品餌料當然就不會動心,到水庫釣魚,用餌還得就地取材。
  顆粒魚飼料在很多地方已經比較普及了,這個應該是水庫釣魚的很好餌料。玉米面、麥麩、谷糠,以及其他雜糧面都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
顆粒用水化開後,其粘性還是很不錯的。有人嫌化顆粒的時間太長,於是就把顆粒事先用磨子磨細,這也是一個好辦法。
  飼料廠本身就出顆粒粉,那是顆粒生產過程中的篩余物,很多漁具店就有賣的。
玉米面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有些朋友嫌製作玉米面餌料太麻煩,我看主要還是方法問題。一般人的玉米面餌料是蒸出來的,所以整個製作過程就要麻煩一些,耗時也就多。
  我的玉米面餌料製作很簡單,幾分鐘就好了,我在這裏介紹給大家:
1、適量的涼水下鍋,同時也將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鍋,攪勻後點火並不停的攪動。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涼水就放玉米面是為了讓他們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鐘燒開沒問題。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經燒開了的玉米面糊糊上,這時就不要攪動了,蓋上鍋蓋,改小火燒兩分鐘。這時下層的糊糊還是在煮,上層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這時的火一定要小,否則容易把鍋底的糊糊燒焦了。
3、兩分鐘以後就可以開蓋,用鍋鏟把糊糊和幹面拌勻,鍋底的鍋巴就不要了。
  如果拌勻後的餌料太稀,這時可以再加一點玉米面,直到軟硬合適為止。做好以後的餌料冷卻後會變得比以前更硬一點,我們可以到現場再加水調整,太軟就不好辦了。水和面的比例,試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憑經驗搞的,這裏就不多說了。
這樣做出的玉米面餌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餌料做得很軟效果也很好,鯉魚、鯽魚和草魚都愛吃。
  顏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裏很醒目,實為水庫釣魚的佳餌。
水庫釣魚餌料配方的選擇
水庫釣魚一直是一些釣魚愛好者十分青睞的釣魚方式,不僅可以欣賞秀美的風光,還可以享受釣魚的樂趣,在水庫釣魚有一些技巧,知道了這些技巧相信能為各位釣油們增添幾分樂趣。
  水庫釣魚不僅需要良好的工具,餌料也是十分的重要的,俗話說的好:三分釣技,七分釣餌,下面就跟大家講一下水庫釣魚餌料的應用。
水庫釣魚餌料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釣魚,用的全是商品餌料,結果狼狽不堪。
  民間有句俗話,叫「山*吃不慣細糠」 。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這裏的魚兒就沒有吃過商品餌料,見了你的商品餌料當然就不會動心,到水庫釣魚,用餌還得就地取材。顆粒魚飼料在很多地方已經比較普及了,這個應該是水庫釣魚的很好餌料。玉米面、麥麩、谷糠,以及其他雜糧面都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
  
顆粒用水化開後,其粘性還是很不錯的。有人嫌化顆粒的時間太長,於是就把顆粒事先用磨子磨細,這也是一個好辦法。飼料廠本身就出顆粒粉,那是顆粒生產過程中的篩余物,很多漁具店就有賣的。
玉米面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有些朋友嫌製作玉米面餌料太麻煩,我看主要還是方法問題。
  一般人的玉米面餌料是蒸出來的,所以整個製作過程就要麻煩一些,耗時也就多。我的玉米面餌料製作很簡單,幾分鐘就好了,我在這裏介紹給大家:
水庫釣魚餌料
1、適量的涼水下鍋,同時也將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鍋,攪勻後點火並不停的攪動。
  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涼水就放玉米面是為了讓他們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鐘燒開沒問題。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經燒開了的玉米面糊糊上,這時就不要攪動了,蓋上鍋蓋,改小火燒兩分鐘。這時下層的糊糊還是在煮,上層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
  這時的火一定要小,否則容易把鍋底的糊糊燒焦了。
3、兩分鐘以後就可以開蓋,用鍋鏟把糊糊和幹面拌勻,鍋底的鍋巴就不要了。如果拌勻後的餌料太稀,這時可以再加一點玉米面,直到軟硬合適為止。做好以後的餌料冷卻後會變得比以前更硬一點,我們可以到現場再加水調整,太軟就不好辦了。
  水和面的比例,試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憑經驗搞的,這裏就不多說了。
這樣做出的玉米面餌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餌料做得很軟效果也很好,鯉魚、鯽魚和草魚都愛吃。顏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裏很醒目,實為水庫釣魚的佳餌。
水庫釣魚餌料
南方水庫釣鯉魚絕殺配方
配製方法:到釣場用釣場水將小雞飼料 麥麩 花生麩底窩螺鯉3#浸泡十五分鐘,然後加玉米面一起揉製成團,可加適量粘粉增加鉺粘度。
  
可用小雞飼料 麥麩 老鬼底窩作窩料打窩。
此配方在南方水庫夜釣效果絕佳
巧裝玉米粒釣大鯉
開始用嫩玉米粒串鉤釣鯉魚時,因玉米粒裝得「太老」,魚叼玉米粒拉動漁線時,玉米粒與鉤不脫離,魚鉤很難刺進魚嘴,常常鈴聲大作,提竿收線卻又不見魚。
  後來,經過反復實踐總結了一個較好的玉米粒裝鉤方法,跑魚的事越來越少。
具體做法如下:將較硬的玉米粒臍尖去掉,把魚鉤輕輕從1/3處穿過,露出鉤尖和倒刺,只要魚將玉米粒吃在嘴裏稍微用力拉線,玉米粒就會與鉤脫離,鉤尖立即會刺人魚嘴,很少脫鉤跑魚。
  
大中型水庫如何釣鯉魚
在大中型水庫釣鯉魚,首先要了解釣點的地形,鯉魚的習性、食性和活動規律。這就需要釣友們在枯水期註意觀察釣點周圍的情況,註意每一處溝溝坎坎和高低不平處,對每一處釣點都了如指掌,做到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期間對釣位的選擇心中有數。
  再就是找準季節,一年之中有兩個釣大鯉魚的季節,一是初夏,二是仲秋到立冬。
大中型水庫的鯉魚都有自己的活動規律,其習性是在一處吃飽後就遊到別處去玩耍,到時再回來覓食。0。5千克以下的鯉魚有集群的習性,0。5~1千克的也有三兩條在一起的時候,而大鯉魚就喜歡獨自遊動覓食了。
  大鯉魚覓食喜歡到清靜、食物豐富、安全的地方。用手竿釣鯉魚一定要做到靜、守,做大窩長窩硬餌為主。用海竿糟食爆炸鉤、豆餅鉤或串釣都能釣上大鯉魚,筆者的經驗是糟食爆炸鉤上魚量既多也大。
水庫釣魚餌料
用手竿釣鯉魚,先拴好失手線,失手線要用帶彈性的松緊線。
  釣位應選在水底有凹凸不平或被風浪沖刷出的梯形處、坡與平面的交界處、水閘與防水洞兩邊、經常有人釣魚的地方、溝汊的深水處或水底有大亂石塊的地方,水深在3~5米之間,淺了不上大魚。用手竿釣鯉魚,一旦選好釣點,就要耐心地守下去。因為大中型水庫的鯉魚覓食很有規律,時候不到是很少洄遊到某一地點覓食的。
  有時因不上魚剛換了釣點,別的釣友在你原來的釣點下竿,就連續上魚,到那時你就會為沒有守下去而感到憒憾。用手垂釣,最好用傳統釣法。鯉魚咬鉤在浮漂上的反應是:小鯉魚咬鉤,浮漂點動幾下迅速黑漂,這時可抖腕提竿,拉魚上岸。千克以上的大鯉魚咬鉤,浮漂點動後慢慢有力的下沈。
  應抓住下沈期間的有利時機,迅速提竿,然後根據魚的遊動方向及時領魚離窩。如魚太大,提不起竿(大鯉魚打樁),就要耐住性子,繃緊漁竿,並輕輕抖動,時間不長大魚就會自動離底。要根據大魚的遊動方向及時調整手竿最佳角度,大魚向左遊就及時向右倒竿,向右遊就向左倒竿。
  如果大魚向前方深水逃竄,千萬不要立起手竿遛魚,這樣會迫使大魚向水面方向遊動,並且跳出水面,多數情況不是線斷就是竿折。正確的遛魚方法是:大魚向前方深水逃竄時,要及時向左或向右倒竿,利用手竿的整體彈性,迫使大魚向左或向右遊,這樣就不會形成拔河,如形成拔河就趕緊松手(把手松開,讓手竿從掌心滑過,直至抓住失手線),利用失手線遛魚。
  
用海竿釣,竿長應在2。7米以上的中硬調竿,旋壓式繞線輪配直徑0。35毫米的強力釣線。鉤主要用8號伊勢尼爆炸鉤,小了抗不住大鯉魚的拉力,大了,鉤沈入餌料底,上魚量差。釣餌用魚飼料50%、炒香的碎豆餅30%,配10%的魚粉或骨粉,10%的點心渣子和半包誘魚香精。
  黏合劑用面粉(因各地鯉魚的食性不同,以上魚餌配方僅供參考),用釣點水和勻後,攥成團一捏就開即可。糟食宜幹不宜濕,過濕雖然做餌團容易,但在拋投過程中易出現天女散花或餌團不到底就化掉的現象。做炸彈餌也不是隨便捏成就行,如果餌團做得過大,化開時鉤沈入餌料底,就出現只聽見鈴響而釣不上魚的現象。
  正確做法是餌料能包住鉤即可,即使包不住鉤,餌團在水底化開時也能把鉤蓋住。架竿采用斜臥式,在竿尾處用石塊或別的東西擋住,此種架竿法靈敏度高,即抗風浪又減少魚竿被大魚拉走的機會。
水庫釣魚餌料
釣點選在30米以外(水底地形平整、水淺的釣點,最少在50米以外或使用送鉤法),水底有風浪沖刷出的梯形或凹槽處、凸出點或拐彎處。
  因釣點遠,水深在5米左右就可以。如果釣點平整、無任何障礙物,水深必須在5米以上。
第一二次投竿,餌團要大,落點要集中,每支竿在1平方米之間。第一輪下完後,不管有無魚上鉤,都要收回再換餌料,這樣就可形成餌料窩,留住前來覓食的鯉魚。
  不論那支竿上魚,換餌時一定要投在原來的地方,如果偏離了原釣點,寧願舍棄了這團餌料也要收回換餌重投,否則,就是影響釣獲量了。
釣鯉魚有時會出現鈴響線松的現象,這是魚中鉤後向岸邊遊來,此時要抓起海竿快速揚竿收線,必要時要在收線的同時向後退,這樣大魚才不會有脫鉤的機會。
  
另外,投竿前一定要把搖線輪的拽力調好,大魚要線時要停止收線,不要線時要抓緊揚竿收線。
水庫與池塘如何釣魚
鯽魚洄遊索餌**過去後,大約有半月長的時間,在近岸處是難釣到魚的。
水庫釣魚四法 一、
因時施釣一般養殖塘,可以說並無時間限製,一年四季皆可施釣。
  水庫就不一樣了,由於成庫時間一般有幾十年以上,庫中之魚的生活極有規律。真正好釣要到「五一」左右,特別是下了幾場大雨,而水庫水位又不是太高時。因為魚兒經過板籽(產卵)之後特別需要補充營養,便四處覓食。吃食最「兇」的要數叄鰷、翹嘴鲌、鯽魚了,這幾種魚中還要看哪種魚先板籽,一般情況是小魚先板籽而大魚後板籽,先板先好釣,後板後好釣。
  好釣況可一直持續到「十一」左右,到了晚秋,天氣轉涼,魚兒攝食欲降低,魚群漸窩深水,就不太好釣了。另外,氣壓對釣魚也很有影響,一般晴朗的天,氣壓較高,魚兒好釣;大雨之後乍晴的頭一天,一般不好釣,而過了幾天天晴穩了,則是大好時機。
二、釣位選擇水庫釣魚,釣位至關重要。
  一般來講,水深至少應在2米以上,在湖汊交接凸起之處,水下有碎石或原先為農田的地方一般為好釣點,另外經常有人光顧的地方無疑也是好釣點。筆者常在一廢棄的采石場旁釣魚,釣績不錯,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碎石縫中藏魚吧。
三、誘餌與釣餌如果是新釣點,投放誘餌量要大,本地有句土話:「你舍不得給它吃,它就不舍得給你吃。
  」誘餌主要以水庫周圍田地種植的植物果實為主,筆者就是以紅薯、菜籽餅、花生餅或花生藤打窩,效果很好,常有大魚上鉤。如果是老釣點,誘餌就不宜過多了,甚至不用誘餌也行,即用拉餌,勤拉,魚也會越釣越多。釣餌的用料相對誘餌來說要精細些,可以使用一些商品餌,但不是所有的商品餌都對路,要因地而異有所選擇。
  
四、因魚施釣在水庫釣魚有的人以釣小魚為樂,有的人專守大魚。釣的魚不同釣法也不一樣,釣小魚以釣叄鰷、翹嘴鲌、鯽魚為主,釣線要細,母線2號、子線1號為宜,鉤一般選伊豆或關東2~3號鉤,墜子要輕,浮漂要小,而且以浮釣為主。先釣深後釣淺,即先打底,底部有魚即釣底,底部無魚就將漂座下移10~20厘米,然後逐漸下移;釣一段時間再逐漸上移,如此尋找魚層。
  如果想釣大魚則不能如此,那一定要釣底了,墜子要重、浮漂要大、釣線要粗、餌料要大而偏硬,而且甩竿不宜太勤,因為大魚對雜聲的警覺性很強,勤甩竿可能將它嚇跑。當然最好還是用拋竿、爆炸鉤上槽食來擒大魚了。總之,水庫釣魚確比池塘要難得多,難就難在一個變字,要因時、因地、因魚而變,所謂高手即善變者也。
  
水庫釣鯇體會
一、釣具的配置
1。竿、線。我所使用的是5。4米和6。3米兩支硬調手竿。5。4米手篝配上過線圈和手輪。主線都是直徑0。28毫米的強力線。腦線為直徑0。26毫米。
2。
  魚鉤。兩竿都用黑色伊勢尼5~7號鉤。5。4米手竿配雙鉤:一鉤釣浮,一鉤著底6。3米竿綁三鉤,配6克重鉛墜和泡沫塑料大漂。前兩鉤釣浮,鉛墜安在二、三鉤之間,但第三鉤的腦線要比一、二鉤長。
二、餌料的準備草魚的本性是食草,但對素食,特別是包米粒、稻谷、紅薯等從不拒絕。
  釣草魚,除選好釣位外,打窩大有文章可做。有的釣友認為,在水庫這樣寬闊的水域打窩,就要打大窩,打重窩。但從我近幾年釣草魚的實踐來看,未必如此。我是這樣做的:頭一天(即第一次)多打一點,一般為1。5~2千克,以老玉米粒為主,並摻和一些嫩玉米和稻谷,其目的是對付小白條等小雜魚來爭食。
  到秋季,紅薯上市了,打窩時在以老玉米粒為主的同時,摻入少部分小手指大小的生紅薯塊。下回(即第二次)打窩,誘餌減少四分之一。第三次及其以後垂釣,將誘餌減少到一半。垂釣期間還要依據魚情續窩。但有一點我與別的釣友不同,即適當留一點老玉米粒,在收竿回家之前再撒入窩,特別要在離釣位一米左右的地方撒10來粒,這樣更有利於誘草魚入窩。
  釣餌要靈活掌握和運用。在我們南方一年四季都有嫩玉米賣,因此釣餌總少不了嫩玉米粒。嫩玉米粒最好是那種一擠就出漿的。從玉米棒摘下後,用塑料袋或塑料瓶裝好放於冰箱的冷凍室,一兩天後即可使用。紅薯要選蛋黃色的,垂釣頭一天晚上用高壓鍋蒸至八成熟,剝皮後切成小手指大小方塊。
  釣餌除上述兩種外,還使用早、晚稻穗。這種稻穗必須是灌漿飽滿的,即用手指一掐白漿從穗中滲出的那種,它有一種天然的清香味,很受草魚青睞。
三、釣餌裝鉤 5。4米竿,浮釣掛嫩玉米粒,底鉤掛谷穗(取三根支穗,剪成4~5厘米長的一段,用氣門心圈套好。
  到秋季有紅薯時,底鉤就掛紅薯塊。綁三鉤的6。3米長竿,第二鉤掛嫩玉米粒,第一和第三鉤(即底鉤)都掛稻穗。到秋季,第二鉤仍掛嫩玉米粒,第一鉤和第三鉤掛紅薯。
四、打窩 我每次出釣只打一個窩,打好窩就得「死」 守。在我近幾年的釣鯇實踐中,頭天(即第一次)打窩後,第二次(因有時隔一、二天或三、五天去一次)而且是當天去當天回就能見效。
  如果第二次沒有收獲,第三次收獲會更大。比如,2003年從6月22日到7月8日,我在一塊大石頭腳傍打了一個窩,共垂釣7次。頭一、二次剃了光頭,第三次釣了兩條各1千克重的草魚,第四次就釣了三條3。5千克重的草魚。收獲最大的是7月8日,共釣了5條草魚,重達4。
  5千克。後因農田保苗抗旱,該釣點自然消失。幾天後我又選了一個釣點,仍采取上述打窩辦法,第二天就見了效。但打窩也要根據氣溫、魚情和水的深淺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氣溫在35度以上,必須把窩打在3米以上的深水中,否則前功盡棄,一無所獲。
春釣水庫可深可淺
復雜的水庫地勢和具有的特性,常使水情變得深淺不一,有的釣點,今天尚屬淺灘,但明天漲水後又變成了深潭,而往昔的深水,在旱季卻「顯山露水」,成了淺處……
春天來臨,我們應該在水庫的哪些水域做窩呢?有釣友說,古釣諺不是有:「春釣淺」之說嗎,那就釣淺吧;有釣友則認為,春天仍然是雖暖猶寒,水溫低,魚兒在深水活動,要釣深……所雲不一而足。
  
從長期實踐中得出這樣的體會:我們對春釣水位的深淺認識,應該依據出釣時的月份和當時的氣象來劃分。月份不同,決定著三溫(即氣溫、水溫、地溫)的變化。常在水庫釣魚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同屬春季,早春二月與暮春四月相比,由於溫度的大幅變化(這個差距就我們地區而言,可以由十幾度升到二十幾度),不僅帶來了大自然陸上的物候生長趨勢的差異,而且水中魚類的生存條件也大為改變;氣象有異,則會短時間內影響魚類的生存環境,也使釣點由淺變深或由深轉淺……
魚類的趨暖特性最為突出,它們甚至可以提前二三天預感到未來天氣的變化,而作好防備,表現出覓食積極,或緘口不動。
  基於春季不同的時段和氣象,形成的溫度或高或低,給魚的活動帶來變化,我們在垂釣過程中的應對措施也要隨之而變,一般原則是,溫度高釣淺,溫度低釣深,仲春最宜釣不深不淺。而且在實際垂釣中,我們還會隨著一天中的氣候變化而臨時改變著所釣的深度。
把握住詳盡的時間認識和對氣象變化的規律,用於指導我們的每一次春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實現釣深而有所獲。
  
冬季南方水庫釣魚該怎麽選擇釣位
冬季水庫釣魚做哪種釣餌最好
1。釣位選擇
小水庫的釣位,主要考慮一下幾點:選擇有水草較多的水域;選擇豬欄、牛欄附近的水域,選擇有群鵝群鴨遊動的水域;選擇出水口附近的水域;選擇餐館、飯店、酒家附近的水域;選擇在湖灣、塘灣有大樹蔭的水域;選擇別人極少垂釣的水域。
  
2。釣具選擇
多數用2-2。7米的海竿為好,也可用竹片插釣或用五六米手竿甩釣。海竿可用於浮釣和底釣,魚線用七八磅為好,魚鉤用進口鉤,較鋒利,上大魚也難逃脫,鉛墜可用較大些的,易遠投。手竿釣,可用小浮漂、中型鉤和五六磅魚線。
  
3。釣餌選擇和配製
冬季垂釣,釣餌葷素均可,素餌以有濃烈香味、臭味、蒜泥味為佳,若加些香精、紅糖、蜜糖更好。葷餌紅紅蟲、蚯蚓、蠶蛹以傳掛鉤為好。釣鯉魚、草魚的餌料有:a可用紅蟲、蚯蚓小蝦。b可用蒸熟玉米面窩頭、混合酒糟、蜂蜜、紅糖、香精、紅薯粉、花生粉、芝麻粉等。
  c可以直接用老鬼牌鯉、草魚釣餌。
釣鰱鱅魚的釣餌配製:用蒸熟玉米面窩頭、麥麩、紅糖混合磨碎,加打算你密封發酵20天左右。使釣餌有濃烈的酸味,強烈的蒜臭味和紅糖的甜味。這樣大小鰱鱅魚吃鉤都特別積極,又是上鉤率比夏季還高。
垂釣羅非魚,可提前撒下一些羅非飼料,誘引魚群到位,然後再用五六米手竿,掛蚯蚓或蝦子甩鉤。
  
4。註意事項
(1)冬釣羅非魚,用五六米手竿浮釣較好,夜釣用夜光浮漂,釣點選在網箱餵魚點附近最佳。
(2)冬釣鰱鱅魚,用海竿遠投浮釣最好,釣餌團大小如乒乓球一般最佳。底釣也行,但效果欠佳。
  
(3)釣野鯪魚、鯉魚、草魚,可加多一些酒糟、香精、紅糖、雞蛋。
(4)冬季垂釣,最好時間是上午8點至下午5點30分,以晴天、無風或小風、氣溫在16-21℃為好。
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搶釣漲水魚
每年夏季釣魚的7、8月份,北方的水庫就開始漲水,這是除了春秋兩季胃以外的又一個釣魚人的黃金季節。
  因為「漲水魚、落水蝦」是千古漁謗,漲水魚好釣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何釣魚抓住有利時機,搶釣好短則三天,長則十天半月的漲水魚,其中也有許多的門道。
—、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的釣具
—、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的釣具
垂釣漲水魚對釣具的總要求就是和平時相比要體現一個結實。
  因為漲水之後,魚類都會靠邊尋找食物,很可能釣住平時難得一見的大家夥;同時水位上漲後,原先的許多陸地都會被水淹沒,其中在陸地上生長的許多雜草、樹枝等障礙物都會掛鉤,因此釣具,特別是釣鉤、釣線要比平時大上兩號,魚鉤一般不要小於伊勢尼6號,主線不要小於2。
  5號,腦線不要小於1。5號。即使你是主攻鯽魚等小型魚類,也不要用太細的釣線和太小的釣鉤,因為漲水時釣線的粗細和魚鉤的大小對野生魚類的影響不大,特別是用蚯蚓等生物魚餌時。
當然如果你是用面餌主5:時,釣鉤還是不宜太大,用伊勢尼5號、新關東1號,大小就都可以兼顧。
  手竿以4。5~5。4米為好,雖然漲水魚靠邊,應當用短竿釣邊,但是還要防止有些釣點人無法靠近,因此還要準備長竿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要準備串鉤2~3副,用來垂釣黃顙、鮎魚。串鉤主線不低於4號,腦線1。0~1。5號,防止掛鉤。魚鉤適當大一些,可以減少脫鉤和摘鉤的麻煩。
  同時串鉤的綁製要和平時有所區別,主要就是墜子和第一枚鉤的離要大於50厘米,其目的就是因為漲水之後水底有大量的雜草,如果墜子和第一枚鉤的距離太小,鉤子就會完全被水底的雜草埋住。
二、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的釣點選擇
1。
  進水口兩側。漲水之時進水口兩側是非常好的釣點,但是這會受到許多條件的限製。有的水庫進水口兩側是懸崖峭壁,有的水庫是一望無際的淺灘,根本就沒有釣點可以下鉤;還有的是水深正好,釣位平整也非常適合垂釣,但就是釣點水底有非常多、非常高的雜草,釣鉤下不到底。
  只有漲水之時上漲水頭兩側可以站人,釣點又有1米以上的水深,水底沒有太厚的雜草樹枝,才是非常好的釣點。這是因為魚兒在其遺傳基因的作用下快速大量逆水而上,集中到進水口和水頭附近,在含氧豐富的新水作用下,就餌非常積極,此時如果有合適的釣位,就會大獲豐收,在平時很難釣獲的各種魚類都會釣獲。
  
2。老河道。水庫基本都有不少的老河道和深溝,這些老河道和深溝在水庫漲水之後,就是魚兒的集中活動和就馎之地。因為這些老河道和深溝大多都有雜草樹木以及莊稼地,有許多的昆蟲和草籽果實,因此在這些地方垂釣往往會有不錯的收即使這些地點離進水口比較遠或者在水庫的中下遊。
  
3。莊稼地邊。釣被淹的莊稼地邊不要怕淺,因為有莊稼的掩護,魚兒比較大膽,1米以上水深就可以下鉤,而且還會有大家夥上鉤。
4。連接大水面的大灣子。大灣子水情比較穩,雜物和漂浮物比較多,食物相對豐富,平時也是魚類的集中活動之地。
  但是一定要選與大水面直接連接的灣子,這樣魚群可以很方便地進來,魚的密度會相對大一些。
5。被水淹沒的道路。其好處是水底很幹凈,沒有雜草樹枝,誘馎、釣餌到水底後魚兒可以很方便地就食;而且一般道路兩旁在秋季之時都有莊稼,被水淹沒後,莊稼地邊就是很好的釣點。
  
被水淹沒後,莊稼地邊就是很好的釣點
三、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的釣餌、誘餌
漲水之後魚類的食性也會跟著發生變化,主要就是漲水之前用素餌釣得很好,但是漲水之後魚兒就會明顯嗜腥,對蚯蚓等生物餌料比較感興趣,這可能就是水渾用葷馎,水清用素餌之漁諺所說吧。
  對於本來就吃葷的黃顙、鮎魚來說,漲水後更是十分活躍,因此釣餌和誘餌都要菌繞一個「葷」字做文章。誘馎和釣餌都要多添加一些魚粉、蠶蛹粉、蝦粉,還可以用一些雞腸子、豬骨頭、雞血、豬羊血拌上泥土或者雞飼料等打窩,專釣黃顙和鮎魚。釣餌以紅蚯蚓、黑蚯蚓和腥香型的商品餌為主。
  對於主攻鯉魚的釣友來說,到了水庫漲水兩周以上時,釣馎以香腥為主則釣效更好一些,這可能是因為香腥型的釣餌不太招小雜魚、鯽魚的喜歡,因而給鯉魚留下了更多的就食機會。如果水庫裏面有草魚的話,用嫩玉米做誘餌和釣餌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四、夏季如何在水庫釣魚的註意事項
1。
  釣位釣點要留後手。水庫漲水有時上漲速度很快,因此在選擇釣點和釣位時,要考慮當天的水位上漲量。比如估計一天水位上漲垂直高度50厘米,你就要看看你選的釣位離水面是否有50厘米以上的高度,以防止釣到中途釣位被水淹沒。同時有的釣位地勢比較平坦,你打窩子時就要考慮水上漲後你必須要往後退,窩點就不能太靠前,而要適當靠後(近岸)一米多些,以便在水位上漲,人往後退之後,你的釣竿還能夠打到你原先的窩子裏,這樣就不必在中途重新打窩而浪費時間。
  
2。高低鉤釣離底。水庫漲水後最大的難點就是水底雜草太多,窩底不幹凈,鉤下不到底,其表現是浮漂一竿高一竿低,在下鉤上多加一點重量,浮漂就沈入水下10多厘米或者更多。碰到這種情況,其應對辦法一是加上下鉤之間的距離,具體髙度以水底雜草高度厚度來確定,只要上鉤高出水底雜草高度,不被雜草掩埋就行;二是直接調整浮漂讓雙鉤掛傅都離底,至於釣離底要離底多高,一般以高出水底雜草10厘米為好,還要根據上鉤情況及時調整。
  具體方法就是看浮漂是在完全到位後才有訊號還是在浮漂沒有到位之前就有訊號,及時調整離底高度。
3。釣黎明,釣夜晚。雖說是漲水魚靠邊,但是只有在早上黎明和黃昏夜晚之時大一些的鯉魚、草魚才靠邊,天一亮它們就離開岸邊到了水庫中間或者進入被水淹沒的玉米地中間,讓你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早晚和夜間才是釣獲大魚的關鍵時間段。
  同時一定要保持環境的安靜,拋竿、提竿、補窩動作都要盡量輕一些,燈光也盡量不要照射水面,魚越大警惕性越高。
4。註意安全。漲水之時首要安全問題就是要防止返回的道路被水淹沒而無法返回,特別是在小島上垂釣更是如此。夜釣要註意毒蛇、毒蟲叮咬。
  水漲之後許多毒蛇蚊蟲的巢穴被淹,它們會到處活動,一定要穿高筒靴子,並在靴子上噴灑一些花露水、風油精,以防不測。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