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因為氣溫、水溫比較低,草魚逐漸停止進食,就比較難釣到鱅魚商品餌料。但有時在釣鯽魚時偶爾也能釣上草魚。這說明草魚此時不再吃草了,攝食也以蚯蚓、紅蟲等葷餌或者面餌為主



在養殖魚池,一般塘主餵的是顆粒飼料或者餅粕類的飼料,草魚終年吃這樣的食物,不可能喜歡其它餌。



草魚的食性也與魚的年齡有關,在一般自然水域,小草魚愛吃腥,大草魚愛吃草,老草魚愛吃谷物。所以,在自然水域公認的釣草魚釣餌是:素餌為嫩青草、嫩葦心、南瓜葉、韭菜、藕筍葉、酒糟麥粒、半熟的紅薯、嫩玉米粒、綠豆芽、鮮黃瓜塊、嫩青豆、谷穗、米飯粒等。葷餌有螞蚱、蟋蟀、青蟲、蚯蚓、蠶蛹、蟑螂、螻蛄、蠅蛆、蜻蜓、蝦肉、螺螄肉、面包蟲等。下面推薦一款餌料。



麥麩6份

粗玉米面3份

豆餅(炒黃)1份

按照上面的比例混合,放入少量蜂蜜或者白糖(蜂蜜更好),以剩米湯攪拌,用鍋蒸10分鐘,然後根據粘度放入適量面粉,摻入少許丁香酒或香精。此餌天氣溫度高時開始呈香甜味,經太陽照射後出現微酸味。此餌對混養魚塘中的草魚特有效,還可兼釣鰱鱅。

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是指最為中國人所熟悉的四種食用魚類鱅魚商品餌料。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經過一千多年的人工選擇成為優良的水產品種。在中國的淡水養殖品種結構中,四大家魚一直占據主要位置。四大家魚的產量約為淡水魚類總產量的80%,長江產區最高時魚苗產量達300多億尾。四大家魚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大水系,養殖和天然都大量保有。四大家魚的經流量,魚苗產量一直是官方漁業資源統計中的重要指標。

產生
在唐代以前,鯉魚被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青、草、鰱、鱅的四大家魚。

在北宋時四大家魚繼續發展到更廣泛的區域養殖,在長江,珠江的養殖逐漸興盛起來。根據周密(1232~1298)《癸辛雜誌》的記載,四大家魚魚苗的捕獲,運輸,篩選,販賣已經達到專業化程度。而且,宋代產生了四大家魚混養技術,而且迅速普及。混養技術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資源,而且豐富了魚戶的產品結構,降低了生產的風險。

主要特點
四大家魚都屬於鯉形目,鯉科。由於這四類魚生長迅速,抗病力強的共同特點,適於作為大眾食用魚。而且四大家魚的生長拐點年齡均比其性成熟年齡大2-3齡,性成熟後仍會繼續生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