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鰱喜歡餿臭食餌,用自製的發酵面餌比較好,味道酸臭酸臭的越能吸引魚鰱魚餌料。
不過食餌只能餿,不能發黴,不能長毛

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胖頭魚。它們都是以水生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由於鰱魚和鱅魚的食物和生活特點基本相同,垂釣方法也大體一樣,故下面只以釣鰱魚來進行研究探討。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它喜歡群遊於上中層水域,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無雜草等)。鰱魚的膽量特別小,受到驚動或碰到漁線時,常常躍出水面,驚慌逃竄,或潛入石縫中隱藏起來。同時,喜歡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遊水域表現尤為突出。在我國北方地區,鰱魚很難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養。鰱魚既無鯉魚那股土腥氣味,也沒有刀魚所含那麽多的膽固醇,只要烹飪得法,味道相當鮮美。治療產婦缺乳鰱魚餌料、少鈣,也是首選最佳補品之一。

建議用普通的餌料就成,最好是活食,例如蚯蚓。也可以到魚店購買幾種飼料,混合製成餌料,來釣魚,普通餌料還可以加點白酒。

花鰱 、白鰱餌 酸味、腥臭味、霧化好的餌是配製花鰱、白鰱餌的要點鰱魚餌料。其主要原料是預先發酵好、具濃酸味的玉米面濕料。白鰱餌基本配比是:發酸的酸面料50%、玉米面30%、大麥粉料15%,再加入適量帶腥味的蝦粉、魚粉。而釣取花鰱的餌,以主要原料為已經發酵的濃酸玉米濕面外,應加大腥味、特別是臭味,如臭豆腐汁、大蒜泥等的比重。
自製臺釣餌料質量的好與否,除了看垂釣時上鉤率,還要觀察餌裝鉤入水後的化散過程,較理想的餌應在臉盆中試驗時,入水半分鐘餌粒表面開始膨化起一層霧狀,而後開始自然化散剝落,這樣逐步膨化,層層散落,但內層還緊包著魚鉤,直到約2分鐘餌料全部化散、鉤餌脫離(試驗餌粒軟硬度以釣者耳垂為宜),因此,大家在家多試驗幾次,就能達到理想狀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