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釣鯽魚絕密配方?
小米200克,碎米200克,蜂蜜半勺,味精一勺,白酒一兩,食用色素少許,製作起來更是不難。
將小米、碎米混合之後,倒入鐵鍋,用小火翻炒3~5分鐘,盛出來放涼後,用白酒將蜂蜜、味精、色素調勻、化開,再倒入放涼的小米中,攪拌均勻。
盛放到礦泉水瓶中,密封24小時後,即可取出使用,這種方法製作的酒米,快捷、簡單,酒味濃郁,適口性很好,提前一天製作,隔天就能使用,一瓶能用很久。
首先我們準備製作餌料的原料:味精10g、玉米糝100g、小米100g、蝦粉50g、黑糖30g、白面50g、雞蛋一個,首先我們把玉米糝和小米放到盆裏上過蒸,切記是幹蒸不加水,大約15分鐘左右蒸好放涼備用,然後我們把蝦粉和白面混合在一起,記著把味精和黑糖用粉碎機打成粉末。
接下來我們把蒸好的物料和白面蝦粉混合在一起攪拌備用,接著把味精黑糖撒到上面繼續揉捏,最後我們把雞蛋打到餌料中心,我們順時針一點一點的攪拌,直至餌料全部跟雞蛋混合在一起。這款餌料就製作完成了。裝入袋中隔天就可以出釣使用。
資料擴展:
鯽,漢語一級字,[1]讀作鯽(jì),〔鯽魚〕體側扁,頭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魚類。鯽魚,亦稱「鮒」 [crucian carp]。魚名,體側扁,中稍高,頭部尖,尾部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銀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稱「鯽瓜子」、「鯽瓜兒」。
鯽魚又叫做河鯽、鯽瓜子、刀子魚等等,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養殖性魚類。鯽魚體側扁而高,腹部圓,頭較小,吻鈍,口端位呈弧線型;眼較大,無須;體呈銀灰色,背部較暗,鰭灰。因生存的環境不同,鯽魚形體與顏色也有所差異。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營養價值較高,在我國各地、各種淡水水域均有分布。
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於養殖,是我國重要的養殖性魚類。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另外,鯽魚還是一種重要的觀賞性魚類,美麗多姿的金魚就是由鯽魚演變而來。鯽魚在我國養殖歷史悠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