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小鯽魚的魚餌配方(丸九系列)?
掐小鯽魚的魚餌配方(丸九系列)?
1、常用的誘魚方法有哪些?
(1)用食物誘魚:也就是利用餌料誘魚施釣,通常也稱撒窩子。可作為食物餌料的素餌有麩皮、玉米、小米、豆餅、大米、菜餅、糠、豆渣、碎米等,動物餌料有:肉骨頭、螺螄肉、蚌肉、雞頭、魚骨、蛙、蛆、紅蟲、蚯蚓(2)味誘:淡水中除梭魚外,大部分魚嗅覺靈敏,能憑氣味找到食物的位置,據此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準備味餌。
味餌要餌料有濃郁的香、腥、臭等味,其顏色,水清的水體以桔紅、藤黃、朱赭等暖色為好;水渾的水體:以白色為佳。
餌的氣味和顏色在白天或黑夜應各有擇重,一般夜釣偏重氣味;白天偏重顏色;水清重色,水渾重味。
(3)光誘:用類似黃火蟲的冷光,可以銹魚,近年來國外生產出藍、綠、黃、紅等顏色的熒光棒,將其扣在魚鉤上以增加上釣率。
(4)聲誘:魚的皮下有內耳,內耳內有聽斑,能準確地辯出聲音的方向和位置。
據此已有"音響誘魚器"問世。
它是把魚群攝食時的聲音錄下,復製,把它放在釣點,通過在水中放出聲音信號,便可誘魚被釣。
5)窩誘:將嫩草用繩子捆紮,系以石塊沈到水底,即成人工魚窩;也可用各種誘餌撒入釣點,形成窩子誘魚。2、餌料如何分類?餌料可分為誘餌和釣餌。
誘餌的作用是:集魚和留魚。也就是使分散的魚集中到一起,而且滯留下來不願離去。
誘餌有散餌和粘餌兩種。
散餌是將顆料餌料撒到水中使分散的魚集聚,以使垂釣;粘餌是將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黃豆粉、面粉等用文火炒香,裝進水盒裏,用時先將魚釣用水浸濕,然後將鉤放進上述餌料混合的粉盒中拌和幾下,有香味的粉料即粘在鉤上,再把釣鉤投入釣點,引誘魚兒集聚,以便垂釣。3、配製誘餌的原則是什麽?
要使自己所配置的誘餌做到使魚"吃不飽、化不了、又不會跑"。
為此配製誘餌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誘餌一定要"散、香"。由於誘餌很香,又是分散的,魚兒怎麽也舍不得離開,且怎麽也無法吃飽。
第二,誘餌一定要有鮮艷的顏色。一一介紹,總之各地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所到釣場的水質、魚況、天氣以及當地擁有餌料的材料等情況製作選用。10、常用的素餌有哪些?如何製作?
淡水釣的素餌主要用於垂釣草魚、鯿魚、團頭魴等。
天然素餌有:各種陸生和水生植物的嫩葉、嫩芽以及瓜果、蔬菜、馬鈴薯、玉米粒、飯粒、麥粒等。
此外還有人為加工製作的素餌如:白面餌:垂釣淡水魚中的鯽魚、鯉魚、青魚、草魚、鯿魚常用此作餌料。
其具體作法是用白面加糖,混合均勻(還可混入少量麻油以增加香味),蒸熟捏成小團即可。也可用生面粉加糖,垂釣時就地取水,隨取隨用,用釣場水體中的水調勻,拌和時註意水量,做到幹濕應適度。
玉米面餌:新鮮玉米粉拌和少量面粉(面粉為粘合劑),用溫水調勻做成窩窩頭,蒸熟後搓揉成團,即可。為什麽不同水域、不同季節、不同垂釣方法所需的餌料也不相同?(1)不同魚種,魚的進食要求也不相同,一些魚類產卵期前後十分貪食,而有些魚類在產卵和交尾期又不喜食,所以不同魚種其貪食期、厭食期和絕食期都不同。
(2)水溫不同,魚的食性亦有變化:鯉魚在水溫18℃-30℃範圍內食欲旺盛,而羅非魚在30℃以上才是貪食期。(3)在一天之中魚的食性也有變化。所以不同水域、不同季節、不同垂釣方法所需餌料是不一樣的。11、製作合成餌料的比例是怎樣的?按一般規律:主料占70%;輔料(粘合劑、松散料)占20%,加味料占10%。製作合成餌料要因時、因地、因魚而異,早秋、深秋時節宜加一些骨粉、魚粉、蠶蛹粉;盛夏就宜清淡一些適量加入一點蜂蜜就行了。此外,還需再適量加一些有香味的佐料。12、釣餌分哪幾類?直接穿在魚鉤上釣取魚類的餌料稱釣餌,釣餌可分動物釣餌、植物釣餌和模擬釣餌三大類。常用的動物釣餌有:紅蚯蚓、蝦、米蟲、菜青蟲、蠅蛆、金龜子幼蟲、土蠶、螟蛾幼蟲、蛹類、蝗蟲、蟋蟀、紅蟲、田螺、蜆、河蚌、青蛙、豬肝、雞蛋、沙蠶、蟶、貝類……。常見的植物釣餌有:飯料、米糕、麥粒、面粉發團、面筋粒、饅頭、面餅、蠶豆、玉米、紅苕、南瓜、洋芋、白菜、嫩青草……。模擬釣餌:是將魚鉤藏在用塑料或其他原料模擬製作的小魚、小蝦或其他蠕蟲裏面而成。垂釣時用模擬釣餌也可誘魚上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