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麽餌料釣鰱鱅聚魚
用什麽餌料釣鰱鱅聚魚
準備一些食用面粉,依次將少量麥麩、玉米粉加入,混合均勻後加水揉成團。夏季在水庫臺釣鰱鱅魚的時候,在餌團外再蘸些幹面粉或玉米粉。這樣一來,當魚鉤和釣餌人水後,幹粉會溶化在水的中、上層誘魚。將玉米粉和面粉按照6:4的比例混合製作魚餌,然後加入滾燙的開水,將它們捏團後放進蒸鍋內蒸熟。晾涼後將面團掰碎,加入適量酒曲或酵母粉拌勻,放入容器密封保存。盛夏的時候可以密封放置一周。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可以將魚餌放在太陽下暴曬,餌料產生酸味即可。
釣鰱鱅用丁香油加曲酒好還是蛋奶醬加麝香好
蛋奶醬加麝香。鰱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等。是淡水魚的一種,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根據查詢資料顯示:釣鰱鱅用蛋奶醬加麝香好,丁香油加酒曲對鰱鱅沒有吸引力,而麝香能夠有效的吸引鰱鱅。麝香,中藥材名。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麝或原麝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幹燥分泌物。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
釣花鰱用什麽餌料如題 謝謝了
酸臭的~!現在這個季節釣浮~!用酵鱅1份東峻2份加些粘粉和少許蒜粉就OK了,用拋竿拋到四五十米遠 配方:玉米面40%,豆餅粉20%,白面10%,麥麩20%,麻醬渣5%,紅糖5%,臭腐乳(無辣味)10小塊(按2斤幹粉料1塊配比),熟豆汁2500克(北京豆汁店有售),鮮酵母250克(菜市場有售,如買不到,也可用幹酵母粉或面肥代替)。一次製作10千克(幹粉料)。 製作分三個程序: (一)製發酵酸餌。將玉米面、白面用涼水和勻,蒸成窩窩頭,趁熱掰開揉碎;豆餅粉和麥麩分別用文火炒香:麻醬渣在三四天前先用開水泡軟,裝在闊口瓶內密封,使其發酵變酸;紅糖放進熟豆汁內溶化;鮮醇母用1000毫升溫水化開;臭腐乳搗碎成泥。 將上述幹粉料放入大盆內混合揉勻,將熟豆汁、鮮酵母水、臭腐乳泥倒入揉勻,趁熱分裝在10個大的塑料食品袋內(每袋1千克料),每袋三層,紮緊口密封。夏季日曬半個月,即可製成具有低濃度甜酸味的酸餌。此餌雖已可用,但在肥水池塘或公園人工湖釣鰱鱅魚,上鉤率不理想,只能用於瘦水池塘。欲使餌味加濃,須裝入壇內貯存過冬,製成酸餌的陳餌,即北京釣者習稱的「老食」。 (二)貯藏過冬,製成陳餌。分三個步驟:①裝壇。將20袋發酵的酸餌,打開封口倒入容具,揀出塑料袋漏氣處小塊發紅或黴變的硬塊,將餌揉勻,裝進大口壇內(菜市場有售處理的榨菜或醬菜壇,小壇容量10千克最佳)。酸餌裝滿後壓實,壇口的餌面上,倒人100毫升醋精(食用醋精,酸度30度,菜市場有售)封口,以防黴菌侵入變質。②封壇口。這是貯藏過冬的關鍵。若壇口封得不嚴實,受黴菌汙染,第二年開壇,就會腐爛變稀,有黴臭味,不能使用。壇口封法,先用一塊比壇口大的薄塑料(可用食品店裝食品的塑料袋剪成),蓋住壇口,用細繩紮緊,再將和好的封壇口泥--細土裏摻進麻繩揉碎的「麻刀」拌勻,以稀漿糊代水和成幹濕適度的軟泥,將壇口糊滿,以幹後不裂不漏氣為佳。③貯藏過冬。將封好口的壇移至陰涼處,壇口上面用一舊面盆蓋好,以免碰碎封口的泥。外用舊棉絮做一護壇罩,以免受凍脹裂壇子。到第二年釣鰱鱅魚季節(一般5月底)打開封口,如果聞有一股濃烈的甜、酸、嗆、微臭加醬香味,說明炮製成功,是優質的釣鰱鱅魚陳酸餌。 (三)使用。將陳酸餌50%,當年新蒸的窩窩頭50%,揉碎帶到釣場,按水質的肥瘦,調拌酸嗆味的濃談。一般情況是水肥、水溫高,餌味宜濃;水瘦、水溫低,餌味宜淡。調試方法,陳酸餌和新餌各50%,可得濃酸味;陳餌30%,新餌70%,可得中酸味。新蒸的窩窩頭雖然好用,但有一股新食味。如能在釣魚前幾天蒸好揉碎,加點熟豆汁拌勻,放在塑料袋裏悶幾天,與陳酸餌配用,效果會更好。 (一)糟食的成分 大體上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賦形劑。主要有炒豆餅渣、炒黃豆壓碎過篩後的剩余物、麥麩、米糠、酒糟、稻殼以及幹草的碎末等。二是粘結劑。主要有面粉、豆面或豆腐粉、大米飯糊等。三是添加劑。主要有香精、雞骨發酵後的臭水、花露水、羊骨粉、羊油、阿魏、大蔥韭菜發酵水、焙胎盤粉、焙麻雀粉、酒曲發酵餌、曲酒、香油、芝麻醬等。誘餌中的有些成分也可作糟食的添加劑。 (二)做糟食應遵循的原則 做糟食時,應遵循誘魚效果好、取材方便、經濟適用等原則來選用餌料,同時,又要根據各種魚的食性來選用添加劑。例如,用岸邊順手可拾到的幹草末,摻適量的麥麩為賦形劑,用大米飯加開水沖燙後的糊作粘結劑,加大蔥韭菜發酵水為添加劑。將三者摻和揉搓,能攥成團就可使用了。此餌雖不能說是最佳或首選,但誘魚效果是比較好的。實踐證明,釣餌造價與其釣獲率並不是一定成正比而上升的。麝香、阿魏、穿山甲等中藥材誘魚效果固然不錯,但在一般情況下,不采用為好。這些東西不僅難買到,而且價格十分昂貴,得不償失。如果需要,可考慮用香精代替麝香,用韭菜大蔥發酵水代替阿魏,用焙人胎盤粉代替穿山甲,配上適當的賦形劑,既節省開支,其釣獲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同時,「因魚設餌」也是做糟食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如以釣鯉魚為主,特別是大鯉魚,賦形劑可用煮大麥(參閱餌譜之九)、大米飯、麥麩各1#3配製。其中的大米飯就是粘結劑,添加劑可用白糖或蜂蜜,其特點是色白、目標明顯。如以釣鰱鱅為主,可用酒曲發酵餌(參閱餌譜之七)和麥麩(或米糠)各1#2為賦形劑,加入適量雞骨發酵水為添加劑,其中的酒曲發酵餌既是粘結劑,又是添加劑(有曲酒醇香),也是賦形劑。如以釣草魚為主,可將基礎餌稍發酵,使其略帶酸味(參閱餌譜之七),再摻入1#2的麥麩,加入適量草莓醬為添加劑即可。由於釣鰱鱅、草魚的餌料中都有粘性很強的細玉米面,故均不需要另加粘結劑。 (三)標準糟食的基本要求 無論做何種糟食,其標準均須達到能攥成團,投入水中三五分鐘後就能溶化散開(可放在水盆中實驗),才能使用。一般情況是「寧幹勿媳,當幹到攥不成團時再加入適量大米飯。如果過稀,在投竿時易散,致使垂釣無法進行,只得掃興而歸。如粘度過大,投放後5分鐘內不能溶化散開,可摻入適量疏松劑加以調和,如酒糟、豆腐渣、米糠、麥麩等。有時出遠門駐釣,或旅遊垂釣,可帶些糟食幹品,如雞餌料、面粉、魚粉等,到了釣場用水一調,即可施釣。為了有備無患,出釣之前要多備幾種餌料,特別是參加釣魚比賽,或到一個未去過的新水域,若不準備充分,就很難適應新情況。 施用糟食,必須配炸彈式組鉤,否則無法垂釣。炸彈式組鉤,又分為帶托餌器和不帶托餌器兩種。帶托餌器市場有售,故不贅述。現將不帶托餌器炸彈式組鉤的拴法簡介如下:取6根0.25~0.3毫米粗、36厘米長的尼龍線(絲線或棉線易絞勁打結,現在很少使用)為腦線,在此線兩端各拴一只伊勢尼(日本產)6~9號鉤(下同),在對折中間1~1.5厘米處打一死結。 在此結的上方為套扣,掛上聯接器或轉環,與主線聯接,即為無托餌器集束炸彈式組鉤。伊勢尼圓底短柄鉤,不僅鉤尖鋒利,刺魚有力,而且便於各種常見淡水魚吞食,有時能吞入肚中,不用摘鉤器很難取出。施釣前多拴幾組不同型號的集束炸彈式鉤,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變換型號。假若出現魚咬鉤的信號,提竿有重感,但又拽不上魚來,說明漁鉤型號小了。假若出現魚咬鉤的信號,提竿又無魚,則說明漁鉤型號大了,魚無法吞入。鑒此,用型號略小的漁鉤為宜。多拴幾組炸彈式鉤還有其他許多好處,諸如一旦漁鉤被掛掉,可以及時更換;多組帶餌團的集束炸彈式鉤交替使用,可以不失時機地投竿「打連發」,擴大垂釣戰果等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